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外展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

2017-09-16 07:49:06梁敏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0期
关键词:框内经筋外展

梁敏

黑龙江省虎林红十字医院

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外展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

梁敏

黑龙江省虎林红十字医院

目的对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外展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进行全面分析。方法对治疗组予以选穴:外展经筋一、二、三点。外展经筋一点:处在眼外眦角上两公分处,眶上缘中端。二点外展经筋处于眼外眦边缘及球后连线中心,眶下端内侧。三点外展经筋处在眼外眦边缘。予以一点外展经筋针刺的过程中,要告知病人向下端斜视,医生通过手指向下端,同时轻扶眼球,针刺依附于框内呈弧状向内刺入,深度为一寸。针刺二点外展经筋的过程中,要告知病人向上内斜视,医生通过手指向上端轻抚患者眼球,针刺向框中呈弧形刺入,深度为一寸。针刺三点外展经筋的过程中,要告知病人向内视,医生通过手指向内轻抚眼球,针刺向框内呈弧形刺入,深度为一寸,上述均以刺至外直肌为准。我们对对照组:一般刺法针刺患者印堂,百会,太阳以及上星;同时针刺配穴阳白,四白,合谷以及风池。深入为一寸。上述病例都通过三十二号一寸半不锈钢毫针予以治疗,每天两次,二十八天为一个治疗循环。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合对照组予以对比,两组的总疗效存在差异。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因此证实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病例的治有效率要超过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结论针刺一、二、三点外展经筋,其深处就是外直肌所在,针刺外直肌在于疏经通络,使气至病所,深化眼附近血液循环,在此基础上刺激外展神经与其肌肉的肌梭、肌腱等组织,提高了神经肌肉的收缩耦联,因此加速神经肌肉功能的痊愈。

针刺;眼部经筋;外展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

现代医学认为“外展神经麻痹”,其主要致病因素为糖尿病,其次为炎症、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病等。差异化成因造成的外展神经麻痹预后也有所差异,针对病因对症第一时间进行治疗,眼神经麻痹症状恢复较差。目前针灸疗法在此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文章将以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外展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此组病例包括17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上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4(±6.1)岁,其中包括八例糖尿病病例,六例高血压病例,六例炎症病例,六例脑梗塞病例,四例脑出血病例,。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眼部经筋治疗组与针刺常规穴位对照组,两组均十五例病例。

1.2 诊断指标

中医诊断指标:单眼及双眼黑睛偏斜于眦侧,转动不畅,视一为二。西医诊断指标:患眼出现内斜视,由外直肌瘫痪,外展运动受损,存在复视。

1.3 纳入指标

匹配于上述诊断指标的病例,因糖尿病、高血压、炎症及脑血管病造成的可纳入。

1.4 方法

我们对治疗组予以选穴:外展经筋一、二、三点。外展经筋一点:处在眼外眦角上两公分处,眶上缘中端。二点外展经筋处于眼外眦边缘及球后连线中心,眶下端内侧。三点外展经筋处在眼外眦边缘。予以一点外展经筋针刺的过程中,要告知病人向下端斜视,医生通过手指向下端,同时轻扶眼球,针刺依附于框内呈弧状向内刺入,深度为一寸。针刺二点外展经筋的过程中,要告知病人向上内斜视,医生通过手指向上端轻抚患者眼球,针刺向框中呈弧形刺入,深度为一寸。针刺三点外展经筋的过程中,要告知病人向内视,医生通过手指向内轻抚眼球,针刺向框内呈弧形刺入,深度为一寸,上述均以刺至外直肌为准。我们对对照组:一般刺法针刺患者印堂,百会,太阳以及上星;同时针刺配穴阳白,四白,合谷以及风池。深入为一寸。上述病例都通过三十二号一寸半不锈钢毫针予以治疗,每天两次,二十八天为一个治疗循环。

2.结果

2.1 治疗效果指标

通过治疗眼球可以正常运动,且无斜视、复视症状为痊愈。通过治疗眼球得到恢复,向患侧视的情况下瞳孔外端及目外眦距离两毫米为显效。通过治疗病人向患侧视,瞳孔和目外眦距离为四毫米为有效。通过治疗,黑睛区域没有改变即无效。

2.2 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对比(%)

通过Ridit测检,治疗后治疗组合对照组予以对比,两组的总疗效存在差异。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因此证实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病例的治有效率要超过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

3.讨论

经筋对骨骼存在一定的控制力,同时可以使关节活动,确保人体常规运动功能。外展神经麻痹,祖国医学将其归类于经筋范畴。相关古籍指出“足太阳之筋,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足少阳之筋,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足阳明之筋,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手太阳之筋,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毗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手少阳之筋,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经针刺一、二、三点外展经筋,其深处就是外直肌所在,针刺外直肌在于疏经通络,使气至病所,深化眼附近血液循环,在此基础上刺激外展神经与其肌肉的肌梭、肌腱等组织,提高了神经肌肉的收缩耦联,因此加速神经肌肉功能的痊愈。

[1]Tatsumoto M,Odaka M,Hirata K,Yuki N,陈海.孤立性外展神经麻痹是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局部变异型[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16年08期

[2]郑永慧,周海纯,王和平.头穴丛刺长留针间断行针法治疗核上性眼肌麻痹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2年03期

猜你喜欢
框内经筋外展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经筋排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数学能力月月赛(1)
感知10以内的数量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记数字
“三角形的外展双叶形”的拓展与链接:由“枯井与宝剑”的故事说起
趣味数独4则
意林(2010年8期)2010-05-14 08: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