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

2017-09-15 08:44刘慧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国家认同青年香港

刘慧

摘 要 香港青年作为香港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对于祖国的认同和归属感将直接影响着祖国的统一与稳定。但在特殊的历史境遇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下,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出现较为严重的欠缺,成为阻碍内地与香港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问题。为此,通过对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现状及其危害的分析,找出国家认同欠缺的原因并据此制定有效的措施,来积极促进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提升。

关键词 香港 青年 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D676.58 文献标识码:A

香港同胞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缺少的一员,其对于祖国的认同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祖国的统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香港同胞,特别是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问题。但随着近年来,香港与内地往来的持续深入,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香港青年反应更为强烈,发生公然辱骂、驱赶内地游客的行为,并由此孕育出反国民教育的思想。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阻碍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发展,也不利于香港青年对于祖国的归属感和实现祖国真正的统一,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香港青年对于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现状

国家认同是指人们对于自己存在于其中的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对自己国民身份的一种承认,是对祖国主权、历史文化、政治体制等方面的认可,它对于国家保持稳定性、统一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国家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社会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此观察便会发现香港的国家认同问题并不是一直以来就有的。

英国殖民者当初占领香港是将其作为进入中国的门户,故一直鼓励和支持香港与内地之间的人员流动和商贸往来,而内地也常有居民为躲避战乱投奔香港,这一时期无论是内地来港居民还是本土港人对自己的中国人身份都有较高的认同度。但1949年新中国成立,对香港采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工作方针,随后,英国政府在香港也实行了严格的入境管理制度,自此,香港和内地不再经历相同的历史变迁,香港与祖国在情感上逐渐疏离。

香港于1997年正式回归祖国,在“一国两制”政策下,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也保持着和谐繁荣的局面。这不仅成功解除了部分港人的疑惑和担忧,也使得刚回归祖国的他们感受到中央政府对于香港地区的关怀与支持,促使其对于政府的认同感和祖国的认同意识都有所提升。据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1997的数据显示,23.2%的被访者自觉是香港人,32.9%的被访者自觉是香港人、但都是中国人,32.1%自觉是中国人,是中国人、但都是香港人的占11.6%。较之于“九七”回归前,港人对于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有了明显的提高。

近几年来,随着“双非婴儿”事件,“狗与蝗虫”对骂事件,“占中”事件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矛盾不断出现,香港对内地人逐渐生出了排斥甚至是厌恶情绪,而这些事件中不乏香港青年的身影。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在2014年的调查中显示,在18-34岁这个年龄层的被访者之中,有38.1%的青年自觉是香港人,是香港人、但都是中国人的比例为44.5%,有13.1%的青年自觉是中国人、但都是香港人,而自觉是中国人的青年仅有4.3%,与刚回归时青年中国认同相比有明显的下降。当前的香港青年,受西式教育以及父母长辈的心态的影响,既不认可中国共产党,也不认可中国政府,认为其是不民主、腐败的,从而对于中国人身份也产生怀疑与排斥。可见,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存在严重的欠缺。

2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缺失的原因

要妥善解决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问题,首先要对问题产生的背后原因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可知,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存在缺失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此处仅论述香港方面的原因。

2.1受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

殖民统治期间,英国当局为一方面长期实行“无根”教育,即刻意避开政治,鼓励学生漠视民族和国家观念,忽略中国历史教育,从而淡化香港民众的国家意识;另一方面,又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一系列推动香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制度,使香港民众真切得感受到了“好处”,从满足民众基本利益需求方面来减少反殖力量的产生。而当今的香港青年受到这种环境的熏陶,再加上从小接受的是不同于内地的西化教育,他们的思想文化受西方的影响较大,他们认同的是西式自由民主;同时,当今的香港青年属于高度“本土化”的一代,他们认同香港本土的法律制度、生活方式,更愿意归属于“香港人”身份,在他们看来内地是不民主的、落后的甚至是贫穷的。这种意识的持续发展,就使得香港青年形成了一种优越感,甚至产生了一种妄自尊大的排斥中国人身份的心理,很多香港青年是不屑于去了解内地的制度、文化以及祖国的历史发展,也就无法对祖国产生认同。

2.2内地—香港差异导致的结果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香港与内地基本处于分离与隔断状态,而这使得香港对于内地的地理、人文和社会都缺乏了解,而这种长期独具一体的生活方式,使得香港对于本土的归属感愈来愈强烈,并形成了所谓的“香港文化”,自此,香港与内地之间有了不同的历史轨迹和社会境遇,也就有了各种文化心理的差异与隔阂。1997年香港回归后,一方面,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保留了与内地不同的原有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以及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香港的回归使得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商贸往来和人员流动日益密切和频繁,在加深彼此之间了解的同时,也使得彼此之间的差异与隔阂在密切往来中突显出来,如“内地儿童在港便溺”事件,“奶粉限购”事件等。文化认同上的不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以及对祖国的长期不了解等都导致香港青年缺乏对于祖国的认知和归属感。

2.3部分媒体对于内地负面形象的恶意渲染

香港媒体作为一个自由开放的行业,本应是更为独立和客观的宣传媒介,但从近年来香港的一些运动中可以看出,部分香港媒体被不法分子所控制,成为这些势力鼓吹自己理念的强有力的工具:一方面大肆地渲染内地的负面形象,刻意挑选负面消息来播报,扭曲内地的情况,阻碍香港青年了解内地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通过播报一些激进的香港青年的示威游行活动,积极宣传他们的激进口号,从而传达一些反政府分子的政治主张,煽动其他香港青年参与其中。同时,社交媒体作为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讨论交流的平台,其开放性的特征极大得吸引着香港青年,在内地与香港的问题上,社交媒体起到了明显的舆论引导性,大家的评论看法都一边倒向内地的负面情绪,而这极易影响和感染到认知还不够成熟的香港青年,使他们形成内地一切都是负面的、不好的思想,使排斥厌恶情绪更加高涨。endprint

3加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思路

面对不同的历史境遇和现实条件,香港青年在国家认同方面出现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重视起来,针对产生的原因以及青年的实际情况,找出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来提高青年一代的国家认同水平。

3.1促进内地—香港交流,提高香港青年对国家的认知水平

香港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的往来更为密切和频繁,在促进两地交流发展的同时暴露更多的却是两地之间的隔阂与矛盾,香港青年更是排斥内地游客,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香港青年对于祖国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欠缺。为此,要提高香港青年对于国家的认同,就必须促进内地与香港两地多方面的交流:一是香港地区政府可以加大支持力度和资助水平,以鼓励社会团体或学校积极组织香港青年到内地考察交流活动或者是祭祖寻根活动,从而促进香港青年对于祖国政治经济的了解;二是内地学校可以加强与香港学校的合作,吸引更多的香港青年来内地求学,在内地多年学习和生活,不仅可以使香港青年有更多的时间和场所来真正了解自己的祖国,还可以打破他们独居一方的生活观念,从而在思想上、行为上都认同国家;三是内地和香港可以合作举办长期稳定的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内地和香港的青年共同参与,使两地的青年在共同参与和合作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也使香港青年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有客观的了解与认知,从而加强对于祖国的归属感。

3.2扩大香港青年内地就业机会,切实解决香港青年的实际困难

要增强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就必须关注于香港青年的切身利益:其一将内地的就业机会更多得向香港青年开放。随着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其就业环境越来越规范化,工作机会也多样化,当前的内地可以给香港青年提供更为光明的就业前景,可以通过与香港本地企业的合作或者通过内地企业到港招聘等活动,吸引更多的香港青年加入到内地企业之中,从而扩大他们的就业机会;其二香港社会要给予香港青年更多的支持与关注。香港可以借助地区优势,大力发展经济,鼓励产业多元化发展,为青年创造就业机会,也可出台政策支持青年到内地就业创业;其三内地也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来促进香港青年在内地更好更公平的就业,比如与内地青年同等的晋升机会、公平的就职机会等。只有解决了香港青年关注的就业问题,满足了他们的真实需要,才能使香港青年真切得感受到政府和中央对于他们本身的支持和关怀,从而使青年从内心认同祖国。

3.3规范香港传播媒介,多渠道宣传内地的正面形象

香港青年对于祖国的一些负面情绪,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了香港媒体以及社交网络的影响。因此,要加强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就必须对这些现象予以管制:一方面,规范香港的传播媒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传播媒介都受到了香港青年的极大欢迎。为此,内地可以与香港媒体加强联系,共同对香港传播媒介予以规范,严厉遏制夸大或故意播报祖国负面消息的行为,提倡更多地播报内地的正面消息,使香港的传播媒介担起公正真实播报的责任;另一方面,积极利用传播媒介,拓宽内地形象宣传渠道。内地可以通过更为开放的姿态与香港加强交流,拓宽宣传渠道,通过诸如电视剧、舞台剧、交流会等香港青年喜欢的方式来宣传内地的文化、风俗、历史以及社会制度等,使香港青年可以多渠道的获得内地的消息,避免渠道狭窄为不法分子所蒙蔽,从而使香港青年获得关于内地更为客观真实的认识,提升对于祖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总之,香港青年作为未来香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提升他们的国家认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们要认识到,国家认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一勞永逸,而是要根据香港青年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循序渐进地推动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国家认同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社会综合因素所决定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国民教育的取消,国外反华势力的介入等等。而这也就决定了国家认同的复杂性,为此我们必须多渠道多维度得开展国家认同工作,使其更加深入香港青年内心,更好得外化为行动。

参考文献

[1] 张萌萌.香港认同构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N].人民日报,2015-08-26(1).

[3] 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香港人的身份与国家认同调查结果[EB/OL].http://www.com.cuhk.edu.hk/ccpos/images/news/PressRelease_20141110_Identity.pdf.

[4] 邢立军,徐海波.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和构建途径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14(4).

[5] 何志平.香港青年问题与出路[J].港澳研究,2015(1).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青年香港
香港之旅
展与拍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