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黎黎 梅健
摘 要: 在高职类院校中,凸显实践优势一直是与本科院校相区分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在当前,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学校提供的实践场地和时间,很难确保每位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因此,本文基于此,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提供一些个人的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247-01
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应用能力,一直是当前高职类学校实践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这是学生应对21世纪各种复杂情况的应有能力。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上,它是一个就业面相当广阔的职业,各行各业有其专业培养的人员,有公务员性质、文秘类性质、教育类性质等工作。当前是信息化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能在保持其中文系的特色下,加快吸收信息技术等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当前的大学生毕业问题的上逐步凸显出来。由此,如何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中文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这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汉语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类型的建构
(一)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主要体现在平时课程的教学中,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的学生理论知识有,但是实践能力较弱。有的体现在学生的讲授能力,有的是口语表达能力,有的是文本的写作能力,还有的是一种市场应变力。作为高职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教师应首先从学生的实际切确能力出发,通过教师的实践观察或学生的“民意”反映,集“集体智慧效应”进行课程实践的改革。如设定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改革目标,那学生就要针对汉语言专业制定学生基础能力训练项目,如公文写作能力、演讲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专业职业技能等。
(二)集中实践
主要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实习,让学生切身的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自身的不足,以此可以进行自我针对性的改变、提升。集中实习是高校都有的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策略,但是如何让汉语言专业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是学校的实习或者见习,之后可以让学生针对见习的实际经历,进行自身的实践汇报,尤其是要抓住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期的实习,这是学生即将进入社会的前奏;二是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课程作业,让学生扎根实践,既可以是进入教育系统、党政机关、新闻传媒、文化出版、厂矿企业等进行实践调查,也可以是规定好名著的数量,通过写一些感想,提升学生的文本写作能力,提升汉语言学生专业的文学素养。
二、提升实践能力,构建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一)建立长效的素质培养
在當前的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上,以学生的毕业论文作为学生素质衡量的指标之一,学生的素质是相当存在问题的。一是学生的论文创新度不够,这是与当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相违背的,因为学生的抄袭率高、观点空洞,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一个创新型人才应该是一个有着严密的思维逻辑和敏锐的观察力,以此才能成为时代的宠儿,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学生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所以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开始培养学生一种严密的逻辑思维,平时在学生的回答问题上,可以引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让学生多反思自己的言行;其次,还可以增设《逻辑思维》课程和《教育哲学》这样的课程,因为汉语言文学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一种基于感性思维模式下进行的创作,感性的思维可以教人发散思考,但是却很难让学生建立严密的逻辑思维,而逻辑学和哲学能让学生学会理性。理性是当前社会所需的,因为理性从学生个人角度讲,可以让学生学会判断自身放入现状,客观的分析自我,避免好高骛远。从用人单位来讲,理性可以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做事有条有理。
(二)营造学习自主的学习氛围
学习自主重在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当前的快餐文化下,如何让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做一个“朗读者”,这是需要学校专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上至领导,下至教师都要积极主动的做一个“朗读者”。当然这样的“朗读者”既可以是以无声的静读,也可是大声的朗读,还可以是借助表演形式的旁白。文学是一个寓情容景的圣地。因此,学习可以结合本学科的具体特点,力图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围绕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实践训练,创造出一套富有专业特色的教改研究体系,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如在静读上,可以定期开展“咖啡静读”活动,让学生徜徉在汉语言的文学世界中;在大声读上,可以开展一些“朗读者”活动,又或者竞赛性的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最后在借助表演形式的旁白上,“以演促学”,通过表演话剧《西厢记》等文学作品,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既很好地体悟了专业知识,又锻炼了写作、语言表达、心理等综合素质。
三、结语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改革,才能逐步的走向完善。但是在当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既是社会的必然需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应然状态。
参考文献:
[1]唐贤清.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J].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