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星
摘 要 竞技体操是体操的一个分支,简称为体操。是一项在规定的器械上,完成复杂、协调的动作,并根据动作的分值或动作的难度、编排与完成情况等给予评分的运动。竞技体操自奥运会体操比赛记载,在1896年第1届雅典奥运会中设立了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和单杠项目,还有爬绳。但没有自由体操项目,也只有男子体操比赛。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子競技体操项目的发展和器械和技术动作的不断完善,项目分别为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近年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们多次站上奥运会领奖台,从而关于女子竞技体操项目训练特点方面的研究也随之得到更高的重视。通过应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分析近年来我国关于女子运动员竞技体操项目训练特点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近年来我国女子竞技体操项目训练特点的研究情况,为女子竞技体操项目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女子竞技体操 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32 文献标识码:A
1女子竞技体操技术训练的项目特征及基本规律研究分析
女子竞技体操具有独特的技术要求与裁判规则,决定了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完善的体操技术和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对体操规则的深入了解和理解的能力,良好的心血管系统机能和神经肌肉系统功能,良好的协调能力、时空判断能力、强有力的肌肉力量与良好的柔韧性和自我调控能力,在战术上要求有良好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等等。同时竞技体操动作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复杂多变、高难惊险,且大都在特定的器械上完成。动作的高难度、准确性和稳定性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还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要全身心投入,注意力高度集中,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同时由于体操运动员初训时间早、训练年限长、淘汰率高、训练艰苦、单个或成套动作的训练难度大等原因,导致运动员常年超负荷和向极限挑战,以至于绝大多数运动员都留下不同程度的伤病。这也要求竞技体操运动员要有极强的心理耐受能力和承受极重的生理负荷的能力。
女子竞技体操项目运动技术训练实践主要包括身体基本功动作训练、舞蹈课训练、难度动作训练和各项器械技术训练。是属于非周期性运动,练习中有静力性动作和动力性动作,完成复杂的难度动作,同时技术多样。运动员大约在30秒到90秒的时间内完成一套动作,动作难度大,动作编排独特,完成动作质量高。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具有力量、柔韧、灵敏、动作速度、专项耐力、果断、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女子竞技体操的动作结构是由单个动作联合组合成的成套动作,练习时要形成单个动作和成套动作的动力定型。女子竞技体操要求具有优美的身体形态,运动员具有较高的均衡性和灵活性,运动员的视、听、触觉感受器及本体感觉灵活、准确,对力量、柔韧、灵敏、专项耐力、动作速度要求都非常高。
2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选材的研究分析
运动员的选材是一条能使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捷径。即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研究设计选材成功的方法,以便在各大赛事上拿到好成绩。现阶段女子体操朝着男性化发展,这对女子运动员的选材和自身素质要求会更严格。
女子体操的选材年龄小,可塑可变因素多,要进行定量定性双向研究,树立整体性动态选材观。特别要强调用动态的观点超前和预见性选材。选材必须与世界体操发展及国际规则的演变结合起来,单项素质突出的孩子要予以充分考虑。选材一定要对遗传基因给予充分重视,体操选材不适宜搞全国性统一的量化指标,要有区域性弹性指标,幼儿体操基本功训练应列入幼儿园教学大纲,这是启蒙体操的最佳途径提高幼儿园老师的体操教学能力,真正做到国家队到专业队,到体校,到幼儿园的层层衔接的训练网。选材包括了多方面因素,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如果抓住了主要矛盾,选材质量便会大大的提高,优秀的选手将会层次不穷。
3女子竞技体操竞赛评分规则的研究分析
随着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评分规则也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它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演变许多次了,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完善的过程,体操评分规则是体操运动技术发展的导向,它代表了新时期新阶段体操运动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作为具有社会法规效应的规则,它对体操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导向和制约作用,体操规则是体操技术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它深刻的影响并指导着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方向,对体操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也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分析与探讨新规则变化的特点,了解其影响因素,把握规则变化的动向,力求走在规则的前面,这将对我国体操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4女子竞技体操运动损伤的研究
随着竞技体操体操竞技向着力、美、难、新、稳方向的发展,尤其在一些违背身体发育的难度设置,使竞技体操运动员损伤的问题日益突出,竞技体操运动损伤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和重点。随着体操新规则的制订和新赛制的执行,竞技体操的竞争日趋激烈,现代竞技体操运动水平在当今的器械,科技水平以及规则的导向下正逐渐逼近人类自身能力的极限。应当承认,运动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难度技术动作的发展,已成为运动员争金夺银的关键所在。另外,随着难度动作发展,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也不断加剧,因伤病原因提早退役致使竞技年龄短暂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运动员。运动损伤不仅在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不久、身体素质差、基本技术训(下转第224页)(上接第177页)练不够的阶段容易发生,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发展高难度动作时亦难免出现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一旦发生,将破坏运动员训练的系统性,影响训练质量和比赛成绩的提高,给运动员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因此,重视对运动损伤的研究,解决发展难度技术与运动损伤的矛盾,既是对运动员的一种人文关怀,也是有效提高训练效益的需要,对发展动作难度、延长运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女子竞技体操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表明,我国女子竞技体操运动训练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调查案法、观察法,研究方法的应用比较简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新周期评分规则的研究方面,其次是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康复研究方面。近几年研究内容种类不多,以及不够深度。未来对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研究、运动员的选材、运动训练的方法特点与走向、运动损伤的有效预防和康复仍是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危琳琳.我国女子竞技体操的训练理念与规则演变的关系[D].集美大学,2012.
[2] 韩军生.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和阶段性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3] 袁刚.女子竞技体操选材力量因素的实践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17-118.
[4] 张泽军.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
[5] 郑湘平,袁卫华,赵元吉.2008年奥运会我国女子竞技体操后备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8,(01):26-28.
[6] 李春华,余国英.浙江省竞技体操女子选材现状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151.
[7] 凯·丹尼斯,于明湖,吴群振.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研究(上)[J].山东体育科技,1991,(01):57-60.
[8] 程飞,孙晓伟.竞技体操价值论美学的哲学基础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1,(05):37-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