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新型运维模式探讨

2017-09-15 08:35王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年20期
关键词:输电线路

王鹏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企业及人民对输电线路的依赖性越来越重。但输电线路在搭建和维护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本文指出线路搭建和维护中的现状及问题,如何在科技时代利用科技成果,为企业和人民做到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维模式;巡查与监管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迅速发展,科技企业日益增多,所需输电线路也越来越多,输电线路长度越来越长,越来越杂乱。为保障企业安全,必须更为严格仔细的监管。处于高科技时代的输电作业,要学会利用高科技,对日益繁多的输电线路进行监管,保障企业用电安全,保护企业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输电线路安全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对电能的应用极其广泛,在生产革命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工业、农业、科技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其他各部门中,电力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如:电灯、电话、电影、电视、电脑、无线广播等都少不了电能的带动。没有电能的输送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也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依靠电能运作发展的社会,在失去电能后会对整个社会带来极大冲击。

线路输电是电能产业一个重要的自由城环节。电厂与电力负荷中心通常处于不同地区,通过线路传输,使电能远程输送到负荷中心,使电能的开发与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

输电线路的安全关联着企业生产与人民生活。对于企业生产而言,输电线路的安全决定着电能输出企业的经营与声望,用电企业的生产。骨干网架是全国性或省际间的电力输送主干架,主要交流500kV及以上(750kV、1000kV)和直流正负800kV输电线路;局部电网是省内、市内等电网,一般在500kV以下至10kV(500kV、220kV、110kV、35kV、10kV);区域电网和局部电网概念可以互通或相互涵盖,电网系统文件中同时出现局部电网和区域电网的情况很少见,从两词出现时所指电网电压等级和涉及范围来看,区域电网应比局部电网的概念要高级,就是说如果两个词同时出现,应该区域电网比局域电网所指的范围要大、电压等级要高,主要性也高。我国多采用特高压电网,电压数可达1000kV。当骨干网架由于监管不当,造成电流输出不稳定或网架被破坏。当事故发生时被认定为生产事故,对企业对外持续输电造成影响,设备破坏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在发生人员伤亡情况下还会被要求索赔,给输电企业的社会口碑和社会影响带来不良后果。由于供电不及时,用电生产企业生产机器失去电能无法运作,信息型企业由于供电不稳定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转,影响企业生产工时,即使短暂停止供电,也会给企业生产带来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输电线路的安全监管也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输电线路的建设要保证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不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输电出现问题会对人们的通信、出行、房屋居住、饮食造成影响,有线通信远程通信如传统座机电话,电脑网络中断;电梯停用对高层住户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居民住房尤其是夜间的居住,饮水安全,对生鲜食物的加工也不可避免的用到电能。

二、输电线路现状

我国现有输电线路存在问题突出而棘手。

在输电线路构建本身上,线路铺设规划性较弱规划不合理,伴随着科技发展,用电企业的日益增多,电缆的铺设越来冗长,越来越杂乱。与各部门见的电缆铺设区别不明显,如输电线路和通信线路管道的公用,往往在出现问题是,属于通信部门管辖的线缆,群众将情况反映到电力部门,本该电力部门管辖范围内的线路,又有人“归罪”到通信部门,这样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使群众产生一种部门间相互推卸责任的误解。

电路铺设整体上,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土壤复杂多变,由于不同地区的地形和土质问题,给电路的铺设带来阻碍。

再有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如中西部地区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东北西北地区常见的大风天气,会给线缆或电桩带来破坏性的灾难,妨碍人们生活用电甚至危害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在各类杆塔倒塌、导线断股等严重事故中,由风引起的约占30%。

除了线缆铺设自身和自然灾害因素外,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施工在线缆下进行。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需要发展,城建和园林绿化部门在种植树木时或种植后影响电缆工作,或受电缆阻碍。电缆下的城市建设不免发生与线缆的碰撞,极易发生高压触电这一类安全事故。在西南部山区,电缆的铺设大多数要穿过山林,若监管不当易引发山林火灾等安全隐患。

三、建议运维模式

正视我国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在科技时代的背景下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实际有效的方法是电力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

1.面对复杂多变的地形和土壤,现阶段解决办法为: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冻土带,不利于电桩的嵌入,这种情况下往往采取挖洞注桩的作业方式,保障搭建工程的顺利进行;中东部地区如上海市的土质较软,电桩大多采用嵌入式、锚杆式以及大板式,造价高昂且质量难以控制;西南山区地基主要为岩石,以岩石锚桩、嵌固式基础和斜插式基础,难度系数较其他地区要高,危险系数大。使用灌注桩,造价高,质量不易控制;使用大板式基础,基础尺寸大(约为7m×8m)、钢筋用量多(7t、8t)、土方量大、施工复杂、成本较高,且基础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桩基础的费用是掏挖基础的4~5倍,造价非常昂贵。针对电缆铺设过程中,土质地形差异较大,铺设困难造假高昂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长久性的思考与勘测,加大科技性人才的储备,人才的选拔要全方位,多领域,认真听取学习土地管理部门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加大对骨干架及电桩铺设方式的研究,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难度与工程费用。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做好规划。尤其注重西南部山区的电力设施铺设,重点解决西南山区用电困难问题,保障西南山区居民电能的正常使用。

在输电线路的规划上,为减少日后线路的延长和线路过多导致的交错冗长,要用长久的严管做出规划。培养专业规划人才,着眼未来,对占地的居民人口,线缆存有量,附近设施等多方面进行考量,规划出合理的铺建线路。

为避免给群众在识别上造成误导与设有电缆的企业(如通信部门、警方监控)等进行协商,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识别办法公布给社会,并做好群众学习工作。

2.我们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和大风天气,纵使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做好勘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中西部地区的监管与预警与过去相比要容易很多,联合地质部门,做好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危害的预测,提前告知居民,做好应急准备,保障居民人身安全,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切断供电,控制企业损失最小化。

应对大风天气,紧密与气象部门的合作,结合现有技术加强对大风地区的监管。在搭建时做好加固工作,加强日常监管,故障排查,降低自然天气影响对企业国家资源带来的损失。

森林火灾频发山区,做好远程监控最好是无线传输避免更多的线缆,无人机巡查工作,加强在山民中的宣传,民众积极配合发现险情,及时上报。

3.针对线下作业问题,做好电力保护法的宣传工作以及安全作业教育工作。《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严禁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在电力设施保护范围内作业。

结语

电力输送是企业及人民享受电能带来便利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保障输电线路的正常维稳运行,结合当前时代下高科技的发展,充分运用科技改变运维模式,有利于电力输送的高效稳定,以及企业人民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金华.剖析输电线路新型运维模式[J].决策与信息,2016(6):169-169.

[2]戈睛天.輸电线路新型运维模式探讨[J].硅谷,2014(16):155-156.endprint

猜你喜欢
输电线路
浅谈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要求
输电线路运行事故及其解决对策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10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
浅浅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