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现状

2017-09-15 11:31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双边东盟国家竞争力

(辽宁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现状

王莹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00)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情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2016年7月1日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自贸区升级谈判文件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再上新的台阶。本文以中国、东盟为主要分析对象,先研究在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现状,接着重点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货物贸易竞争力。最后我们分析中国与东盟在货物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扩大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推进自贸易区的发展。

中国—东盟自贸易区;货物贸易;对策

2015年11月22日中国与东盟经过4轮谈判后,签订贸易区升级版协定书,在协定签署之前自贸区已经对90%~95%的商品实行零关税政策,而经过升级谈判在提高了货物自由化水平、使得双边贸易额得到了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对原产地规则和贸易便利化措施进行升级,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

CAFTA的升级为中国与东盟共同步入“钻石十年”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扩大了货物贸易的贸易规格,优化了区域内产业结构,改善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环境。本文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背景,以中国和东盟的货物贸易合作为主要研究基础,分析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促进中国东盟货物贸易的发展,把握其中规律,为我国日后深入发展货物贸易、促进在自贸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意见。

一、文献综述

国内对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和贸易效应研究两个方面。有关于货物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彭可、常志有(2013)基于TC和RAC指数,发现基于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的背景下,初级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相较于东盟来说存在明显的劣势,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存在优势,应首先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挖掘中国与东盟国家产品的多样性,提高自身比较优势,加强双边贸易的深化分工。①邹国勇、吴琳玲(2016)认为,由于中国与东盟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都比较相似,因此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企业应抓住产业优化的有利时机,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养可持续竞争优势。②黄智铭、杨月元(2016)建议加大产业转型的力度,使“中国制造”由低端迈向高端产业才能使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由竞争状态转化为互补状态。③在贸易效应研究方面,进行贸易效应分析最常用的模型就是引力模型,郭柳、张应武(2015)运用 BRCA 和 IRCA 的二维分析框架,得出了CAFTA提升了东盟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力,增加了中国和东盟初级产品部门中部分行业的互补性的结论,应进一步扩展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④而原瑞玲、田志宏(2014)在货物贸易的基础上深入到农产品行业,发现CAFTA对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⑤

二、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合作现状

(一)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快速发展

东盟国家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重要沿边发展国家,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重要投资目的国,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发展地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不断深化,其经贸发展形势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而根据双边贸易额的变动情况,可以反映出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发展总体情况。

2006年至2009年期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而到了2010年,双边贸易额突然高至约2928.9亿美元,可以看出,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易区的建立使得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联系得到了切实加强,使得东盟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的最大贸易组织。

至2103年,在“一带一路”战略而的影响下,双边贸易额达至4436.2亿美元。而中国—东盟自贸易区于2014年的升级更是将双边贸易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在该年达至4802.9亿美元。随着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委员会、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以及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的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不断推动互联互通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等的投资开发,使得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在2015年保持在4717.6亿美元,双边贸易关系逐日密切。2016年东盟十国从中国进口的总额占东盟全地区的26.23%,而占东盟对中国的出口总额则高达到83.1%。

可以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推进升级,“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渐发展,东盟的区域经济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与中国的经济依存度不断上升,市场潜力与发展巨大,加速了中国—东盟自贸易区的区域一体化程度。

(二)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商品发展情况

2015年年底,中国与东盟结束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并签署了升级版《协议书》,中国—东盟自由贸区一区升级谈判全面结束,双方近95%的商品都已经实现了零关税。而中国政府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更是中国与东盟升谈判中的一大亮点,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在货物贸易方面的经贸联系,使得双边贸易额飞跃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总体商品贸易顺逆差来看,2007年至2016年,中国与东盟由长时间的贸易逆差转化为贸易顺差,且其顺差额逐年递增。2007年至2011年,中国与东盟的货物逆差逐年增大,在2011年,贸易逆差额达到229.4亿美元。而2012年,二者由贸易逆差转换为贸易顺差,顺差额逐年递增,至2015年顺差额扩大至895.4亿美元。

从主要商品贸易顺逆差情况来看,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标准分类(SITC)第三次修订本的分类结构及编码,进出口商品共分10类:0 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类,饮料及烟;2 类,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 3 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燃料;4类,动植物油脂及石蜡; 5类,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6类,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8 类,杂项制品;9类,未分类的其他制品。

按SITC分类,2016男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的主要产品有杂项制品、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其中杂项制品顺差额为367.6亿美元,同比下降2%;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贸易顺差额为479.1亿美元,同比下降21%。

图2-2 2016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逆差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据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B数据库整理计算所得

从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产品来看(图2-2),按SITC分类,2016年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的主要产品有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燃料,动植物油脂及石蜡,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其中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逆差额为193.9亿美元,同比增长30%;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燃料贸易逆差额为104.0亿美元,同比下降13%;动植物油脂及石蜡贸易逆差额为64.9亿美元,同比上升28%;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逆差额为29亿美元,同比下降251%。

(三)小结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黄金十年”发展过程中,零关税的进一步扩大,在2016年中国东盟双边货物贸易中,工业制品占84%,而初级产品仅占16%,同比2015年,初级产品同比增长4.28%,工业制品同比增长0.56%,初级产品增长速度大于工业制品增长速度,商品的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三、中国东盟货物贸易竞争力分析

(一)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又称为比较优势指数(TC)即已过某一产业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差额与进出口总额之比。它剔除了各国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也排除了因国家大小不同而使国际间数据不可比较的障碍。指一国特定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额与该产业或产品进出口总额之比。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即一国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TCai=(Xai-Mai)/(Xai+Mai)

TCai表示a国i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越接近于-1表示a国i产品贸易竞争力越弱;TC≥0且取值越接近1贸易竞争力越强。

表3-1 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在SITCRev.3标准下贸易竞争指数比较

数据来源:据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B数据库整理计算所得

从表中可以看出,就初级产品而言,中国在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有轻微比较优势,而东盟在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上具有轻微比较优势,未分类的其他制品具有较大比较优势,动植物油脂及石蜡上具有极大的比较优势。东盟国家在5、7类产品上,即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轻微的比较劣势,而中国则具有轻微比较优势。在6、8类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中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东盟旨只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杂项制品上显示出比较大的比较优势。

(二)小结

从TC指数上来看,中国作为货物贸易大国国际竞争力较强,但在初级产品上相较于东盟则显示出了明显的比较劣势。这是由于东盟许多国家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而中国虽然经济能源持续增长,但自然资源却也随之短缺。因此,在初级产品上,中国与东盟具有互补性。

而从2007年至2016年的数据可知,我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优势不断加强,而东盟则一直处于轻微的比较劣势。因此,我国应当进一步发挥其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附加值,增强其竞争能力。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处于极大的竞争优势,这是由于我国的“劳动力丰富,且劳动力成本低”的国情所决定的。

由于我国和东盟国家,在经济结构上具有雷同性,因此应当充分挖掘产品的多样性,将竞争优势优势发挥到最大。同时,在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的背景下,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强双边的经贸合作,进一步促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四、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合作中面临的对策建议

(一)产业结构趋同性强,优化双边贸易结构。尽管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逐年增加,货物贸易也从贸易逆差转化为贸易顺差,商品结构也进一步达到了优化,但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中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性强的问题。中国与东盟在货物贸易方面存在着竞争性和互补性,对于竞争性方面,中国应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其科学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优化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对于互补性产品方面,中国应加强挖掘产品的多样性,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发挥产产品的互补性,进行跨国经贸合作,加强与东盟的经贸联系,深化在货物贸易方面的分工合作

(二)提高便利化水平。随着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谈判升级,零关税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非关税壁垒也进一步降低,然而中国与东盟的便利化水平还有待提高。比如边境口岸阶段性通关不畅等问题都影响着双边便利化水平。因此,在海关方面,简化通关手续,推进边境口岸的开放。在基础建设方面,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能源等领域方面的合作,使货物的运载自由化,推进货物贸易运输便利化。

(三)各国政治局势不稳定。东盟成员国中的文莱、越南、菲律宾都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存在一定争议会给企业的投资带来政治风险,都为货物贸易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中国在与东盟地区进行贸易往来时,一定要注意成员国国内政治文化变动情况,以免给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1]温怀德.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发展趋向[J].商业研究,2010(6):208-212

[2]徐清军.2014年世界贸易主要特点及2015年发展走向[J].国际贸易,2015(5):14-18

[3]彭可,常志有.中国在东盟市场货物贸易竞争力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2):72-73

[4]祈春凌.TTP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挑战及中国的对应之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5(1):8-11

[5]黄智铭,杨月元.“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的机遇及挑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6(2):3-5

[6]郭柳、张应武.中国—东盟自由贸区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竞争力的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5(1):49-54

[7]原瑞玲、田志宏.中国—东盟自贸区农产品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济探索,2014(4):65-74

[8]邹国勇,吴琳玲.TPP.RCEP背景下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挑战与应对[N].吉首大学学报,2016-3(37)

[9]李建伟,吕玲玲,黄悦琛,甘慧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背景下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发展路径[J].东南亚纵横,2015(3):34-38

【注解】

①彭可,常志有.中国在东盟市场货物贸易竞争力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2):72-73

②祈春凌.TTP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挑战及中国的对应之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5(1):8-11

③黄智铭,杨月元.“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的机遇及挑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6(2):3-5

④郭柳、张应武.中国—东盟自由贸区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竞争力的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5(1):49-54

⑤原瑞玲、田志宏.中国—东盟自贸区农产品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济探索,2014(4):65-74

王莹(1996-),女,汉族,辽宁,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双边东盟国家竞争力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电子产品回收供应链的双边匹配策略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日本竞争力
新型自适应稳健双边滤波图像分割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双边同步驱动焊接夹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