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翀
(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徐 翀
(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 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因心搏骤停实施心肺复苏危重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由科室责任护士进行经验性急救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管理,记录两组急救转运效率与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抢救室至心肺复苏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和抢救室停留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能提高转运效率,保障了患者在转运期间的安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天数,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标准化急救护理;危重症;转运效率
在危重症患者类型中,心搏骤停患者比较常见,有效的心肺复苏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把心搏骤停患者安全快速运送至相应科室,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对心搏骤停的急救基本遵循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指南,存在比较大的漏洞,也使得抢救效果不佳[3]。标准化急救护理是通过流程设置,让急救人员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与目的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提高抢救质量。本文总结了标准化急救护理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因心搏骤停实施心肺复苏危重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心搏骤停的诊断标准,需要实施心肺复苏;年龄≥16岁;从急诊抢救室或手术室直接收入ICU的患者;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妊娠与哺乳期妇女;外院急诊处置或住院治疗后转入我院的患者。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39.55±2.33)岁;入院平均APACHEⅡ评分为(18.64±5.38)分;平均GCS评分为(9.11±3.45)岁;基础疾病:心肌病36例,冠心病24例,瓣膜病10例,其他8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PACHEⅡ评分、GCS评分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由科室责任护士进行经验性急救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科室内急救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负责,护士长根据科室平时急救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订流程质量控制计划表。(2)急救护理前
做好物品定位摆放和仪器设备准备,对急救管理中的潜在危险进行估计和预见,准备相应抢救药品。护理管理小组认真评估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充分给氧,根据病情适当使用镇静剂,纠正患者机体各项抢救中的不安全因素。(3)与接受部门衔接为确保急诊与各科室的无缝隙衔接,积极向接受科室再次确认转运信息;转运到相关科室后,与接收人员共同安置患者,履行转运风险告知,交接患者病情,积极与患者家属充分说明。
1.3 观察指标
(1)急救转运情况:观察与记录入抢救室至心肺复苏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和抢救室停留时间。(2)临床转归情况:记录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急救转运情况对比
观察组入抢救室至心肺复苏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和抢救室停留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救转运情况对比(±s,min)
表1 两组急救转运情况对比(±s,min)
组别 n 入抢救室至心肺复苏时间 心肺复苏时间 抢救室停留时间观察组 39 4.21±4.29 9.24±1.49 69.33±11.94对照组 39 7.22±5.11 14.29±2.19 100.29±15.87 P<0.05 <0.05 <0.05
2.2 临床转归对比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I C U住院天数分别为(5.67±2.13)天和(8.97±2.11)天,明显少于对照组(9.87±1.49)天和(12.48±3.15)天,(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天数对比(±s,d)
表2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天数对比(±s,d)
组别 n 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天数观察组 39 5.67±2.13 8.97±2.11对照组 39 9.87±1.49 12.48±3.15 P<0.05 <0.05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一项重要急救手段,若心肺复苏不及时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但是对于护理的要求比较高。在标准化急救护理中,突出了急救转运的“急、快、紧”特点,也突出了急救人员的定位配合,提高了团队意识,使急救配合达到程序化[2]。其要求医护协作无缝隙紧密配合,各负其责,紧密协作,医生、护士分工明确。比如护士负责病情观察、监护仪工作情况观察;医生负责患者的安全,组织团队实施抢救[3]。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入抢救室至心肺复苏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和抢救室停留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早期急救转运不及时是心脏骤停患者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4]。标准化急救护理从不同角度体会急救全过程,提高团队精神,使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工作责任心不断加强。也培养护士养成了流程护理习惯,使转运护理的各环节紧密相连,也使护士能够及时预见风险。
总之,标准化急救护理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能提高转运效率,保障了患者在转运期间的安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天数,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1] 杨惊涛.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278-279..
[2] 涂建锋,蔡文伟,张美齐,等.中美联合院前急救培训课程培训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04):360-363.
[3] 李崇娜.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内科,2014,9(3):327-328.
[4] 杨正飞.如何改善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2):1139-1143.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2.2
B
ISSN.2096-2479.2017.28.1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