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健,杨春玲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5)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探究
孙 健,杨春玲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5)
目的 分析和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75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39例和B组36例。A组给予人性化护理,B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护理前后血糖变化。结果 护理前,对比两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护理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人性化护理;糖尿病;护理效果
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有数据显示,我国35岁以上群体中,其发病率为6%左右[1]。其主要症状为多饮、多尿、消瘦、多食等,属于慢性终身性病症。该病的治疗周期偏长,易引发诸多并发症。相关学者认为,科学护理能够延缓其病情发展,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文旨在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详细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75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39例和B组36例。A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53.21±2.11)岁;病程2~17年,平均病程(10.62±1.66)年。B男20例,女16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53.55±2.29)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10.12±1.5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B组给予一般护理,即用药指导、生命体征监测、应急处理和环境护理等。A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第一,细致化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了解其基本资料,并为其建立档案。积极与患者沟通,不定期了解其护理需求,做好病房的细致化布置,使患者感到舒适。制定每一项护理工作的预期目标,并做好记录。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护理对策。第二,人文关怀: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真诚、友善的关怀,保护其隐私。治疗前做好保暖护理,输液时进行血管保护知识讲解,并定时为其进行心理疏导,以纠正其消极心态。第三,个体化护理:每位患者的治疗重点不同,所以需要护理人员实施个体化护理。可为每位患者讲解降糖药的用法和注意事项,普及药物种类、不良反应和规格等知识,并告知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注射时间与部位,使其明确治疗方法。第四,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适时调整其饮食结构,并为其制定食谱。鼓励其多食用高维生素、高纤维、高蛋白、低热量、低脂肪和低血糖类食物,需戒烟戒酒。第五,运动指导: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散步、瑜伽和太极拳等运动,为其制定每日运动量,并告知其最佳运动时间是餐后1 h。同时限制心脑血管疾病者、视网膜病变者和感染患者的运动量,建议其禁止运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 h血糖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对比两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护理前后血糖变化(±s,mmol/L)
表1 对比护理前后血糖变化(±s,mmol/L)
注:a表示与B组相比,P>0.05;b表示与护理前相比,P<0.05;c表示与B组相比,P<0.05。
组别 n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餐后2 h血糖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A组 39 10.70±2.12a 6.42±1.55bc 8.53±1.80a 6.44±1.26bc 13.98±3.24a 9.04±2.11bc B组 36 10.41±2.11 7.95±1.23b 8.26±1.51 7.16±0.84b 14.25±3.11 10.19±1.83b
糖尿病的致病原因复杂,包括遗传、精神、感染和免疫等因素,其属于代谢紊乱综合征[3]。该病的治愈率较低,需要长期、持续治疗方可纠正病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患者的治疗负担,继而影响整体疗效[4]。一般护理强调集中化护理干预,重点是降低护理工作中的缺陷率,其无法满足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人性化护理主张“患者第一”、“人文关怀”,尊重护理需求的差异性。其通过细致化护理、人文关怀、饮食指导等措施体现出对患者生存权、知情权、参与权等权利的尊重[5]。要求将人性化护理观念贯穿于护理全程,并融入到住院环境、临床指导和治疗流程等各个方面。经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负面心理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并主动配合相关治疗工作。而护患关系也会进一步拉近,使病区环境越发和谐和欢乐,这都会有效促进患者康复[6]。
护理后,两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其血糖水平,促进其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1] 蒋雪梅,游云祥,解清颖,等.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4):1857-1858.
[2] 杨 丹,谌剑飞.人性化护理对胰岛素治疗后低血糖病人夜间睡眠障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30):3382-3383.
[3] 段华芬.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8):67-68.
[4] 杜晓玲.社区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130-131.
[5] 魏琼容.实施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193-194.
[6] 朱冬梅.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2):146.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28.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