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2017-09-15 10:56:53杨美丽褚宏洋庄皓明
关键词:汇量碳汇二氧化碳

□杨美丽 褚宏洋 庄皓明 李 颖

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杨美丽1褚宏洋1庄皓明2李 颖1

随着我国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碳交易与碳会计核算已经发展为环境经济与会计的重要领域。如果要进入交易和会计系统核算,必须首先确定其经济价值。本文从森林带来的碳汇量及经济价值入手,以山东省为例,运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及平均成本法测算了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丰富了森林资源管理与核算理论与实务。

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

近年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引起的温室效应及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多,我国面临较大压力。众多学者研究显示,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可通过同化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将其固定在植物体和土壤中,使森林成为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碳汇或碳库。我国具有广大的森林面积,利用这一机遇发展以碳汇为目的的森林经营,建立碳交易市场,发展碳汇贸易,不仅对环境改善有益,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森林碳汇进入市场的前提是必须能以经济价值量表示,现实中碳汇经济价值计量仍处于初期阶段,严重制约碳汇交易体系的发展。本文拟对山东省森林碳汇量及碳汇价格进行探讨,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一、森林碳汇相关概念

(一)碳汇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对碳汇方面的研究愈来愈多,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总体上可以从以下抽象和具体两个角度来理解碳汇:从抽象角度来看,碳汇是一种机制、过程或活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中的碳汇定义为:任何清除大气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气溶胶或其前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抽象地认为,碳汇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及其他含有碳元素的温室气体、气溶胶或其前体的机制、过程或活动;从具体角度来看,可以将碳汇理解为吸纳碳的储藏库。李顺龙(2004)[2]等认为“碳源是指释放二氧化碳的源,碳汇是指自

然界中碳的寄存体,碳汇主要是指海洋、土壤、岩石与生物体。”,即将碳汇理解为吸纳碳的储藏库。由以上我们可以认为,“碳汇”一般是指通过生物固碳或物理固碳等方式将空气中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从大气中固化的过程、活动和机制,从而将该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水平降低。物理固碳就是利用一些技术将空气中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捕获后深埋地底或海底的碳库里。生物固碳是指利用绿色植被自身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吸纳进植被体内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糖和氧气,这样使二氧化碳能够储存在植被体内或经过微生物分解后贮存在森林土壤里,它主要是指利用载体吸收并存储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载体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通常载体有森林、土壤、岩石、湿地等。碳汇一般按贮存的载体不同被区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包括海洋碳汇和海洋生物碳汇,海洋碳汇是海洋生态系统碳汇碳汇的主体。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又包括陆地生物碳汇、土壤和岩石碳汇。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中最主要的载体是森林。

(二)森林碳汇

森林碳汇归属于碳汇的一种,但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出台,探索森林碳汇的人愈来愈多,并引起了愈来愈多人的注意。在《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下森林碳汇是指通过CDM造林或再造林项目产生的一种存储于森林内的碳集,使得汇集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变成立看得见、摸得着的可计量商品。金巍(2006)[3]给出了森林碳汇广义的定义,任何森林减少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都被称作为森林碳汇。何英(2007)[4]表明森林碳汇可以看做可以交易的商品,这实质上是指温室气体的排放权。支玲等(2008)[5]认为森林在全球的碳的循环之中,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将空气里充斥的无机物形态的二氧化碳吸收进植被体内,进而将其转化成有机物,这便是所说的碳汇。因此,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阐述森林碳汇的定义:1.从生态学的角度上,具体指植被在生长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有机物贮存在植物体内、林下植被或土壤里一种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森林在一段时间能够吸纳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每公顷森林每年吸纳并储存的二氧化碳的多少;2.从会计学角度来看,森林碳汇可以看做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利,简称为碳排放权,能够作为一种可供交易的资产在市场上买卖,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约定了碳排放的额度,当超过额度时可以通过购买一定的森林碳汇来完成。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巨大,在全球碳循环中承担着重要的调节温室气体和净化大气的作用,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汇,在参与缓解温室效应稳定全球气候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李顺龙等(2004)[6]认为绿色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能够使能量完成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并且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含碳有机物,为人类带来大量能量的同时也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伴随着这一能量转化的过程,二氧化碳被固定同时降低了温室效应,减缓了气候变暖的速度,森林碳汇的这种作用主要以“森林生物固碳”、“林地固碳”和“林下植物固碳”这三种固碳形式得以实现。由此可见,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在参与碳循环、维持全球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预防生态危机的发生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森林碳汇的价值

森林碳汇具有多重价值,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效益,可以将森林碳汇分为三重价值即生态环保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1.生态环保价值

森林是潜力巨大的碳库。森林碳汇生态效益高。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存碳系统,地球上大约有2.48亿吨碳存于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所储存的碳约占了一半,大约是1.15万亿吨,森林不光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还可以净化空气,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被誉为最有效的吸碳器。研究表明,在一公顷面积内,植被覆盖率如果达到40%以上,可以吸收1000kg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大约三分之一以氧气形式释放,其余大部分则固化为有机碳。现如今,面对形势严峻的气候问题,世界各国都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如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再造林等来增加碳吸收量,利用森林碳汇改善环境,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水平。森林碳汇改善了空气质量,清新了空气,给人类造就了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所以,森林碳汇具有一定的生态环保价值。

2.经济价值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森林不光能提供一些木材资源,其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也是尤为重要的,也是目前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最经济的手段。目前世界上主要通过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但是降低煤炭的使用率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但是森林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净化二氧化碳方面所需成本较低。根据麻省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每剥离一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需要花费几十美元,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该技术不适合目前的基本国情。但是森林碳汇功能是一种天然的净化空气方法,通常在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域,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低。而且森林的这种功能不需要花费很大成本,只需保护好植被适当增加造林面积即可。森林每生长1cm3大约吸收850kg二氧化碳并释放大量氧气,可以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动态平衡,因此我们可以扩大森林的面积来提高其经济价值的实现。同时森林碳汇还可以被作为资产用来交易,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约定了碳排放的额度,当超过额度时可以通过购买一定的碳排放权完成。综上,森林碳汇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3.社会价值

森林碳汇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由其公共物品性来决定,其净化空气后所带来的好处是适应所有人的。造林育林,开发林业资源后,森林碳汇功能加强,既可以创造社会财富,又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解决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的安定。而且其碳汇功能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沃度,使得造林育林更加简便。森林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林木面积增加后,可以适当的开发旅游项目,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增强保护环境意识和提高森林碳汇的认知度。不仅为乡村人员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农民提供致富的途径,焕新农村新面貌,从而落实了国家的“三农”政策,使国家的安定得到保障。

二、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的评估方法

进行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的评价需要知道森林的总碳汇量和对应的碳价格,在这里可以认为森林碳汇量是森林过去生长吸收二氧化碳的结果,是森林碳汇的历史性形态和经济效益。所以,计算森林植被的碳汇量十分重要,评估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的第一步就是先计量出森林的碳汇量。

(一)森林碳汇量计量方法

根据相关文献可知,国内外学者在计量森林碳汇实物量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种计量方法,主要方法包括生物量法、蓄积量法、生物量清单法、箱式法和涡度相关法等,这其中的生物量法又包括平均生物量法、生物量转换因子和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其中生物量法和蓄积量法等虽然简单明了,但是其计算时通常只包括地表以上的部分,虽然有时可能也会对地下进行实地测量但取样困难度增加,测量结果未免可能存在有失准确的数据;而涡度相关法等可以实现持续测量,但是仪器昂贵,并且使用方法复杂,需要观测的周期较长,这无疑增加了实验的成本。通过研究该几种计量方法发现,各种方法各有独自的优缺点,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提高估算的准确性。

目前关于森林碳汇量的估算大都主要以计量林木碳汇量的研究为主,即位于地表上的部分,而位于地表下的腐殖质、林下植物以及森林土壤固碳量研究需要涉及具体的实地测量与实验,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故涵盖此类的研究少之甚少,这也就导致了目前对森林固碳量的估算结果大部分是偏低的。因此,本文将采用郗婷婷、李顺龙(2006)[7]等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基础上提出的森林蓄积量扩展法对森林总碳汇量进行估计,采用森林活立木积蓄量来计量比采用森林蓄积量计量能够包含更大范围的森林碳汇量,即地表上所有树木蓄积的总量,涵盖了森林蓄积、疏林蓄积、散生木蓄积以及四旁树蓄积四大类,这样就能把它们全部涵盖在森林碳汇量中,能够提高估测结果的准确度。具体方法如下:

以森林活立木积蓄作为计算依据来计算森林总的碳汇量。在计量过程中森林的全部固碳量主要包括林木生物量固碳量、林下植物固碳量以及林地固碳量三种。

C=C1+C2+C3

(1)

式中:

C——森林全部碳汇量;

C1——林木生物固碳量;

C2——林下植物固碳量;

C3——林地固碳量;

公式(1)中林木生物量固碳量C1可以通过蓄积扩大系数法先计算出树木的生物量,然后根据容积密度即干重系数计算出生物量干重,最后再通过含碳率计算出林木生物量固碳量,如公式(2)。林下植物固碳量C2可以通过森林林木生物固碳量与林下植物碳转换系数进行转换,换句话说,就是依据森林林木生物固碳量与转换系数的乘积计算林下植物固碳量,如公式(3)。同样的道理,林地固碳量C3可以通过林下植物固碳量C2与林地碳转换系数进行转换,即:

C1=V×δ×ρ×γ

(2)

C2=α×C1

(3)

C3=β×C2

(4)

式中:

V——森林活立木积蓄;

δ—— 蓄积扩大系数;

ρ——容积密度;

γ——含碳率;

α——林下植物碳转换系数;

β——林地碳转换系数;

综合以上步骤,整理后的森林碳汇总量计算公式为:

C=(1+α+β)×V×δ×ρ×γ

(5)

这里各换算系数(δ、ρ、γ、α、β)的取值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规定的默认取值,蓄积扩大系数δ默认为1.90,容积密度即干重系数ρ默认为0.5,含碳率γ默认为0.5,林下植物碳转换系数α默认为0.195,林地碳转换系数β默认为1.244。

(二)森林碳汇参照价格

对于碳汇的单位价格,通常单位表示为:元/吨 C,不管是成本替代法,还是碳税法,在同一环境下求出的结果差别很大,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每固定1吨碳,有的成本需要几美元,但是有的高达数百美元。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参考碳汇价格如表1所示。

表1 常见几种碳的单位价格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整理

(三)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方法

由于森林碳汇具有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性,在市场经济内进行交易具有困难性,而且国际上计算森林碳汇价值的方法具有多样性,初步建立出评价方法体系。目前常用的价值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人工固定二氧化碳成本法、造林成本法、碳税法、变化的碳税法还有支付意愿法等。

进行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的评估是为了确定森林碳汇功能带来的收益,将森林固定二氧化碳的量用货币的形式表示出来能够使人们更直观的了解森林碳汇功能所发挥出的巨大效用。基于以上资料的分析,对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的评估主要参考的是森林碳汇量和市场上碳汇价格两个方面,那么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计量公式就可以表示为:

Q=C×P

(6)

式中:

Q——表示森林碳汇的总价值;

C——表示碳汇量;

P——表示碳汇价格;

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是造林成本法和碳税率法,本研究接下来将采用这两种方法分别估算,对两者结果取平均值作为评估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最终结果。造林成本法将选取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单价分别对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进行估算,取三者平均值作为造林成本法的估算结果;碳税法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21]中推荐使用的固碳价格1200元/吨C,该价格由瑞典碳税150美元/吨C的价格折合成人民币的价格得来。

三、山东省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的评估

从文献资料来看,以东北长白山区和西南、东南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为研究对象计算碳汇经济价值的文献较多,以山东森林作为碳汇经济价值的文献较少,所以本文选取山东省为例进行研究,期望为促进山东开展森林碳汇及相关研究尽绵薄之力。

(一)山东省森林资源及覆盖率

山东省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半岛地区嵌入太平洋,被渤海、黄海两大海包围,处于N(34°22.9′-38°24.01′)与E(114°47.5′-122°42.3′)之间。与山东省接壤的省份自逆时针排列为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还有江苏省,山东省是黄河流入渤海前经过的最后一个省份,由于黄河的冲击形成了广袤的平原,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山东省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比较集中,雨热同季节,春秋两季节较短暂,冬夏两季节较长,全年平均气温大约为11℃到14℃之间,东西部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南北部地区。山东省的地形较为复杂,中部山脉突起,其中泰山的主峰玉皇顶是最高点,海拔1545米,而西南部、西北部是低洼地区,地势平坦,东部地区稍微有丘陵起伏,故形成了总体以山地丘陵支撑,以平原和盆地交错纵横填充的地形。主要地貌类型有九种分别是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其中平原为主要地形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55%,其次是山地和丘陵分别各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5.5%和13.2%,其他综合占16.3%。

山东省土地总面积1571.26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3%,居全国第19位。其中据2013年的统计可知森林覆盖率16.73%,位列全国第23位,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2360.74立方米,以北温带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20世纪50年代前山东省的森林资源贫瘠,森林覆盖率仅仅只有1.9%,经过近几十年来的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使得山东省森林资源总量增长较快。

(二)数据来源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是有国务院林业部门进行组织实施的,其结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有较高的信度,所以本文根据1994-2013年这20年间全国第五次至第八次森林资源资料中山东省的清查结果来计算,同时对于数据丢失或模糊的结合《中国林业统计年鉴》(1994-2013)[22]、山东省森林资源一类清查资料、《山东统计年鉴》[23]、《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4]等。

1.山东省森林碳汇量

本文通过搜集1994-2013年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等资料,查找出山东省历年活立木蓄积量,分别以每五年为一组求平均值,得到山东省历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活立木蓄积量如表2所示。

表2 山东省历次森林资源清查的平均活立木蓄积量

接着以山东省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为例,用上述内容所叙述的森林蓄积量扩展法结合公式(2)、公式(3)、公式(4)分别求出林木生物量、林下植物和林地碳汇量,运用公式(1)求出森林总碳汇量,如表3所示。

表3 山东省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森林碳汇量

资料来源:根据本项研究资料整理

按同样的方法分别求出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森林总碳汇量,汇总后如表4所示。

表4 山东省第五次到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碳汇量

资料来源:根据本研究整理

由上述计量结果可以发现,山东省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的碳汇量相差不多,以微小幅度逐渐下降,也可以说几乎相等,而由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计算得到的森林碳汇量显著增加,这可能与近些年山东省推行建设“绿色山东”和“生态山东”有关,在山东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增加森林资源管理力度和扩大植树造林面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山东省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价

根据之前理论分析,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的评估主要参考的是森林碳汇量和市场上碳汇价格两个方面,其中山东省的森林碳汇量已求出。由于针对不同的碳价将产生不同的估算结果,如何选择恰当的碳价变得尤为重要。为了使计算结果相对公正,本文将同时用三种造林成本法的不同价格核算出一个均值,同时结合碳税法核算出的结果,取二者中间值作为估算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的最终结果。通过参阅大量相关文献,选取比较常见的三种碳价格,分别是260.9元/吨C,273.3元/吨C,305元/吨C来进行估算,再结合碳税法对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估算,其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山东省第五次到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碳汇经济 单位(万元)

由表5可知,造林成本法比碳税法对森林碳汇的估值要小很多,取二者平均值能够使估测结果相对准确些,得出山东省第五次到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森林碳汇价值分别为5161721.57万元、5075106.15万元、4988139.31万元和8035424.78万元。可以发现,山东省自1994-2008年间森林产生的碳汇经济价值十分稳定,大都保持在500亿元左右,从2009-2013年这五年期间,随着森林活立木蓄积量增加,由此产生的森林碳汇经济价值也有所提高超过800亿元,增长了大约60%,具体如图1所示。

由上文可知根据最近一次的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计算出的山东省森林碳汇经济价值有了大幅度增长,这可能与近些年山东省推行建设“绿色山东”和“生态山东”等政策对森林贮碳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么从借助外力因素来增加森林碳汇量从而提高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不失为一种良策,加强植树造林活动和有效地森林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但这些仅是猜想还需进一步验证。

图1 山东省历次森林资源清查森林碳汇经济价值量

四、研究结论及存在问题

理论上,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的结果对于碳交易体制的完善补充了较为可行的操作方法,可以为市场参与主体建立生态补偿提供依据,还可以促进碳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完善和披露。但是,我国关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较国外来看起步稍晚,并且多数评价方法是“拿来主义”。我国自身的自然与经济状况跟其他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直接套用就会导致出现了各种“水土不服”的反应,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认识不统一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与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从生态学意义上说,我们评价的对象即使生态系统为我们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区域的不同,生态系统基础亦会产生差异,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不同导致评价不同的单项具体服务,生态服务功能的量化就无法统一比较。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的另一重要基础就是经济学基础。我们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是转化为货币形式的,具体转换是采用的标准有无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或者其他非物质利益价值,都存在着争议。如森林游憩中景观价值属于非物质利益,如何用货币形式准确表现其价值,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森林碳汇评价方法探索期,评价结果差异大且存在重复

评价方法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估值的核心基础,也是研究的重中之重。但我国评价方法不成熟,大多是直接地借鉴国外的做法,移植到我国的时候,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要使引进的方法本土化,还需要长期的不断摸索。从众多学者的文献来看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的基础要素——碳汇量、碳汇价格可选择性比较大,导致相同一片森林碳汇价值结果差异明显。

森林生态系统系是一个有机、庞杂的系统,系统内部存在着交织不清的关系,然而我们在评价的时候是按照单个的森林服务功能进行的,没有进一步理清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关系,评价对象不明,评价结果会出现重复的结果。可以说出现这样的结果归根结底的原因是评价体系的模糊和不完善。重复评价得出的结果并没办法完整、科学地反映出该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存在一定的弊端。

(三)缺乏后续性、动态性研究,无法指导实践

纵观全球,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不少学者运用大量的评价方法对不同范围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了价值评估,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是这些结果仅仅是得出来了并没有后续的研究支持。如果能利用核算出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等问题的解决所提供的帮助是巨大的。由于受到当前的技术水平与评价体系的限制,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大多只能站在静态的数据上进行的。森林生态系统本就是一个动态循环的圈子,每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甚至决定对该区域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如果不能反映出森林生态的动态性,跟不上变化的脚步,则评价结果可以说是没有实践指导意义的。

五、政策建议

(一)加强理论研究,统一认识

森林碳汇经济价值方面与经济领域其他研究相比还比较薄弱,也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理论界应该加强该领域基本理论及评估方法研究,减少分歧,统一认识。政府应当扩大对碳汇研究的投入,是研究成果能普及并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

(二)出台森林碳汇分类评估相关标准

林业管理部门应该对能提供碳汇功能的林木种类分类出台评估方法及技术标准,为碳汇交易市场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特别是对评估的基本要素——碳汇量和碳价格区别不同地域、不同功能区、不同时期建立标准,避免重复评价和评估结果差异大的现象。

(三)建立实时碳汇计量和动态监测信息系统

研究中发现在搜集山东省碳汇相关基础数据资料时存在数据不完整,不及时等问题。不同主体编制的统计年鉴有差异。究其原因,是相关数据库没有建立起来,数据统计的时间间隔较长。建议选定观测点利用科学、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时监测碳汇量,为长期持续的理论研究提供数据,也为实务中碳汇交易提供准确信息。

综上所述,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的研究,把生态服务功能的无形的价值以货币的形式体现出来,不但有助于人们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直截了当的认识,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其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政府制定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参考。但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领域,对于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还未有明确的解决方法,比如如何动态的评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或者评价理论与评价方法的完善等问题,因此,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1]UNFCCC.The Kyoto Framework to the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1997.

[2][6]李顺龙,杜咏梅,蒋敏元等.我国森林碳汇问题初探[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4,6(7):5-6.

[3]金巍,文冰,秦钢等.林业碳汇的经济属性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06,7(4):14-16.

[4]何英,张小全,刘云仙等.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现状与潜力[J].林业科学,2007,43(7):106-111.

[5]支玲,许文强,洪家宜,等.森林碳汇价值评价———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人工林案例[J].林业经济,2008,(3):41-44.

[7]郗婷婷,李顺龙.黑龙江省森林碳汇潜力分析[J].林业经济题,2006,26(6):519-523.

[8]普罗莫德·康德.印度热带生态系统碳汇项目的真实成本:收益性的经济分析[M].北京:林业出版社,2003,2(41):149-160.

[9]李长胜,李顺龙.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碳汇及经济评价[J].中国林业经济,2012,115(4):40-43.

[10]Winjum J K, Brown S, Schlama dinger B. Forest harvests and wood products: Sources and sinks of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J]. Forest Science, 1996, 271(21): 1576-1578.

[11]袁嘉祖,范晓明.中国森林碳汇功能的成本效益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1997,12(1):20-24.

[12]涂慧萍,陈世清,陈建群,等.对森林碳汇及试点的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04,6(42):18-21.

[13]张小全,朱建华,侯振宏.主要发达国家林业有关碳源汇及其计量方法与参数[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2):285-293.

[14]成克武,崔国发,王建中,等.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4):66-71.

[15]崔丽娟,马琼芳.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综述[J].生态学杂志,2012,31(10):2673-2680.

[16]许文强.森林碳汇评价——以黑龙江省三北工程人工林为例[D].昆明:西南林学院,2006.

[17]Dixon R K, Houghton R A. Carbon pools and flux of global forest cosystem[J]. Science, 1994, 263(8): 185-190.

[18]李金昌.生态价值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165-167.

[19]候元兆.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136.

[20]施溯筠,李光,张三焕,等.长白山区森林固定CO2价值的评估[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2,28(2):134-137.

[21]国家林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2008.

[22]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统计年鉴(1994-2013)[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3]山东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1994-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4]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199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7-02-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503148)“基于碳汇功能的粮食作物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1.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271018;2.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杨美丽(1972- ),女,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生态经济与财务; 李 颖(1975- ),女,博士,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本文通讯作者。

F127

A

1008-8091(2017)02-0077-08

猜你喜欢
汇量碳汇二氧化碳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哈哈画报(2022年8期)2022-11-23 06:21:32
四川桑园历史碳汇的评估工作完成
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12-01 19:31:28
“抓捕”二氧化碳
山西省碳汇造林及碳汇交易发展研究
山西林业(2021年2期)2021-07-21 07:29:28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学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24
完形填空
青阳林场不同林分类型碳汇计量及碳汇价值评价
对内蒙古发展森林碳汇的思考
时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 18:32:35
汇量科技段威:将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步伐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汽车零部件(2014年8期)2014-12-28 0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