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娜,何 焘,钟小秋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何林娜,何 焘,钟小秋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肝胆外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添加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状态,减少手术耗损,提升术后恢复速度。
肝胆外科;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肝胆疾病属于临床多发疾病,一般多需要手术干预治疗。由于手术创伤性,以及疾病治疗的不确定性与威胁性,患者自身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1],心理状态的消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甚至会影响手术推进的顺利度,因此需要针对患者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干预,有效提升治疗配合度,优化治疗效果。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肝胆外科患者,分析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肝胆外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5±5.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14例,大学7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3.2±6.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13例,大学5例。所有患者均同意治疗与研究工作的开展,并签署同意书,不存在精神意识障碍,可以较好的配合工作的开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添加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保持亲和有礼的护理服务态度。术前要充分的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掌握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根源性原因,而后充分的针对其性格、年龄、知识结构、社会角色、宗教信仰等多种情况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处理[2]。不同个人情况,在沟通中所使用的语言风格、举例说明等方式都应该采用个体化差异,力求让患者有更好的接受效果。其中要配合健康教育进行,让患者意识到疾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成熟性、专业性,同时通过成功案例真人现身说法来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任度,避免对手术结果或者操作创伤引发的担忧焦虑。要做好家属的配套心理护理工作,通过家属更好的了解患者个人情况,反过来需要疏导家属的不良情绪,疏解其压力,让其能够更好的做好患者心理支撑[3],同时提供良好的生活管理,让患者从生理、心理上的关照来优化整体的心理状态,提升治疗配合度。要强化心理评估与心理干预,术前、术中、术后都需要定时进行,这样可以有效的依据不同阶段需求做针对性的心理调适与疏导,让患者在围术期每个阶段能够有效的配合治疗工作的展开。主要操作集中在积极的鼓励与心理暗示,让患者对治疗有一种正向的思考能力,放松心理状态,可以配合适宜的放松疗法与音乐疗法来让患者得到心理的松弛。同时要做好环境管理,保持环境的舒适度,这样有助于患感官体验提升,从而减少因为环境不舒适引发的心理不良情绪。同时要注重患者生理感受的处理,术后要做好疼痛护理,从而有效的减少因为疼痛引发的不良心理反应。
1.3 评估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心理评分情况,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等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不良心理状态越严重。同时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等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指标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比较(±s)
分组 手术时间(min) 手术出血量(mL) 住院时长(d)观察组(n=40) 196.21±31.04 228.08±71.79 7.87±3.63对照组(n=40) 245.76±41.45 336.91±80.52 15.98±5.27
2.2 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肝胆外科患者围术期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其更好的配合治疗,从而发挥治疗效果,减少治疗中的矛盾与纠纷,避免不良护理事件,优化患者围术期治疗体验感受,构建和谐护患关系,适宜临床广泛运用。具体操作中,要从护患沟通技巧、患者心理学、疾病特点等多种方面展开,要做好护理人员综合素养的培训管理,让护理水准符合患者实际所需。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比较(±s,分)
分组 时间 SDS SAS观察组(n=40) 护理前 43.24±4.41 45.26±5.65护理后 24.45±2.24 22.71±3.28对照组(n=40) 护理前 43.82±4.28 45.49±5.81护理后 35.68±3.63 43.93±4.12
[1] 崔淑芹.心理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中的效果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0):155-156.
[2] 田玲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45.
[3] 孙学萍,朱 红,何彩珍,等.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2015,(41):210.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4.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