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东平
(贺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贺州 542899)
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
彭东平
(贺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贺州 542899)
目的 探讨将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11~2016.12该院手足口病患儿94例,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研究组,各4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案,并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案,研究组及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87%、80.85%(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中,可对减少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等均产生积极影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小儿手足口病;护理
手足口病属于儿童多发传染性疾病,还可称为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以5岁以下小儿为患病主要人群。此外,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症状主要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形成疱疹或黏膜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并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1],严重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及发育,对小儿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具有群体性发病特征,因此,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除积极对症治疗及积极防治外,还应采用科学护理方案对其进行干预,有助于降低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提升小儿手足口病救治效果[2]。本次研究对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此类患儿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现分析讨论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11~2016.12该院手足口病患儿94例,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研究组47例。其中常规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73±2.36)岁,病程1~5 d,平均病程(3.62±0.73)d;研究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5.37±2.64)岁,病程2~6 d,平均病程(3.74±0.36)d,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案。由于小儿群体特殊性,发病后患儿及家属普遍伴有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应对导致患儿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此外,加强环境管理,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病室环境,消除患儿对陌生环境恐惧感,消除患儿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应加强饮食护理,手足口病发病后导致患儿产生口腔溃疡症状,且患儿消化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患儿应以流质饮食及无刺激性饮食为主,避免刺激性饮食,多进食维生素含量丰富、高蛋白质、清淡饮食,维持充足饮水量,必要时还可饮用适量淡盐水,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定期对患儿进行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给予适量淡盐水进行漱口,对于年幼无法漱口及口腔内有疱疹患儿,给予适量康复新液进行干预。部分患儿皮肤上形成疱疹,对于此类患儿应做好皮肤护理,及时采用阿昔洛韦软膏对皮肤疱疹处进行涂抹,进食前对药物进行清除,维持床单及皮肤干燥清洁,按时对患儿指甲进行修剪,以免患儿抓破皮疹引起感染。此外,还应加强对患儿及家属健康教育,向患儿及患儿家属耐心讲解小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包括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措施及预防对策等,提升患儿家属小儿手足口病知识水平,通过多种不同健康宣教方式从根本上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疾病防范意识。向患儿家属说明小儿手足口病重在预防,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加强对患儿营养支持,提升患儿免疫力及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临床疗效标准,按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患儿体温正常,皮疹于3 d内消退,于7 d内痊愈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体温趋于正常,皮疹于5 d内消退,于11 d内痊愈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体温持续异常,甚至产生神经功能障碍、抽搐等症状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组及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87%、80.8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手足口病为儿童多发传染病,严重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及发育,同时对小儿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此外,小儿手足口病可导致患儿手、足、口腔等部位形成疱疹及黏膜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且具有群体性发病特征,易感患儿极易被传染,同时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小儿手足口病重在预防[3],由于小儿群体特殊性,患儿普遍治疗依从性较差,且部分患儿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意识较差,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延误。
除临床积极诊断治疗外,临床护理水平直接影响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及疾病预后。因此,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除做好临床基础护理外[4],还应对其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案,有助于提升健康意识,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由于小儿患病群体特殊性,且部分患儿家属缺乏疾病相关专业知识,对疾病健康意识较差,导致手足口病患儿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更高[5]。常规护理为临床常常用护理模式,但对手足口病患儿护理效果并不理想,护理不当甚至可能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且无法提升患儿及其家属健康意识。因此,对于此类患儿除实施综合护理方案外,还应加强疾病相关健康教育,可有效弥补临床常规护理不足之处。综合护理为全新护理学理念,通过心理护理、环境管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多项护理措施提升临床整体护理水平。综合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科学、高效的综合护理服务,同时不断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持续进行护理质量改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6]。本文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案,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将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方案,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提升治疗效果,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1] 张 青,邓丽珊,李洁明,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应用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570-3571.
[2] 段绍芝.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9):1251-1252.
[3] 岑宝兴.不同护理方法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期间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4):139-140.
[4] 梁 艳.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112-113,116.
[5] 李鸿玲.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21):76-77.
[6] 黄 敏.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38-140.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22.1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