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奇
改善凝血,阿司匹林能否与中成药联用
文/朱奇
一些脑梗(脑卒中、脑缺血)、心绞痛、心脏支架植入、心脏瓣膜置换或房颤的患者,需要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平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正规抗凝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以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不少患者还同时使用银杏叶制剂、复方丹参滴丸、三七舒通胶囊、血塞通片等中成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改善微循环,降低全血黏度等功效。但常有患者有疑问,阿司匹林能与这些中成药放心联用吗?
1.临床抗凝治疗目前以西药为主无论是治疗还是预防,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不是抗栓的主药,是配角,为辅助用药。这是因为:其一,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正规抗凝药相比,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抗凝作用比较弱。其二,中成药的活性成分复杂、含量不统一,服用后的疗效变异大。其三,它是药物,不是保健品,不可自我随意加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最后,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并非安全无毒,仍应注意防范其可能加重胃肠出血、血尿、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更不可长期过量使用。
2.与阿司匹林相比,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剂量难以个体化,疗效难以量化。阿司匹林用于预防脑梗、心梗的剂量为50~100毫克/日,在确保疗效时,也减少了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但水剂量阿司匹林也有不安全处。合理的做法是,先检查各项凝血指标,再根据血小板凝聚力水平和患者身高、体重确定阿司匹林的合适用量。由于阿司匹林剂量越大,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应尽可能选用最低有效剂量,强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用药策略,不能干篇一律地长期使用同一治疗剂量。如前所述,合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有疗效协同作用,但剂量难以个体化,疗效难以量化评估,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3.中成药不能有效地防控产生血栓的各大危险因素此处危险因素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引起脑梗、心梗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另一个是指影响阿司匹林安全使用的禁忌证(消化道溃疡、凝血功能障碍、哮喘、水杨酸过敏)。危险因素要防控就是指引起脑梗、心梗的各类危险因素要全面控制在合理水平,存在阿司匹林安全使用的禁忌证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以确保安全不出意外。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片面强调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凝、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其实并不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它们对引起脑梗、心梗的高危因素的防控效果并不理想。
对此,2016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出警示,含阿司匹林的中成药或能造成凝血问题,耍求慎用。为了确保用药疗效与安全,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谨慎选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不要自行加用.更不可自行长期、过量服用此类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