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庆涛
肠息肉不切除可能会癌变
文/赵庆涛
体检查出肠息肉后,医生建议最好切除,可是有的患者却不以为然,觉得这病不痛不痒,又不出血,没必要处理。但是,有的肠息肉可能会发生癌变,最终发展为肠癌。所以,发现肠息肉,不仅要尽快切除(特别是对于有肠癌家族史的人),术后更要密切关注,防止肠息肉悄悄复发、癌变。
肿瘤专家指出,定期接受防癌体检,能够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发展到中晚期癌症。肠癌是预防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一是因为出现癌前病变即肠息肉时,一般需要很多年才能发展为癌症。很大一部分肠癌都是由肠腺瘤变化而来的,肠黏膜转变成肠腺瘤性息肉大约需要10年时间,而从腺瘤性息肉转化为肠癌的时间约为5年。二是因为在临床上,痔疮和直肠癌有很多相似的症状,在治疗痔疮时,医生可同时进行筛查,而结肠镜检查能100%发现息肉和肠癌。
所以,在腺瘤性息肉尚未转变为肠癌时,就将其摘除,能够减少肠癌的发病概率。对于小于2厘米的良性息肉,可以直接在结肠镜下切除;大于2厘米的息肉,若无法在结肠镜下切除,可先取组织标本做病理检查,确诊息肉是否有癌变的可能,改日在腹腔镜下做切除手术。若有癌变,可扩大切除范围。近年来,肠癌的生存率非常高,若能及时发现和反早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是,在我国,早期发现的患者不到10%,这与结肠镜筛查不足有关。
建议以下八类人群尽早做筛查:(1)40岁以上的人群;(2)有痔疮和长期便血者;(3)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者;(4)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者;(5)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者;(6)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者;(7)长期精神抑郁、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者;(8)肥胖者,因为肥胖者息肠癌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