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璐李永祝谭力铭吴寒冰肖 敏
(1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湖南 怀化 418000;2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一科,湖南 怀化 418000)
2011年~2015年某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抗肿瘤辅助用药的分析及建议
龚 璐1李永祝1谭力铭1吴寒冰1肖 敏2
(1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湖南 怀化 418000;2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一科,湖南 怀化 418000)
目的通过分析恶性肿瘤辅助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合理使用该类药物的办法,促进辅助用药的规范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调查430例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用药情况,收集预防和治疗抗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辅助药物的应用信息,并统计所用药品的费用,分析、评价临床应用辅助药物的合理性及经济性。结果2011年~2015年本院使用抗肿瘤辅助用药品种数由34个增加到47个;护肝药、护胃抑酸药、止呕药、升血细胞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下降,而扶正祛邪中药制剂及免疫调节剂销售金额则呈逐年上升趋势;护肝类、护胃抑酸类、止呕药类、升血细胞药DDDs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扶正祛邪中药制剂、免疫调节剂DDDs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抗肿瘤辅助用药注射针剂所占比例较大,其DDDs在近5年中始终保持在80%以上。结论该院抗肿瘤辅助药物的使用频率高,存在无用药指征,使用不规范,使用不合理等现象,大大增加了治疗成本;必须加强该院抗肿瘤药物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用药管理水平,促进抗肿瘤辅助用药的规范及和合理使用。
抗肿瘤辅助药物;销售金额;构成比;不同给药方式
抗肿瘤辅助用药[1]是指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化学治疗、放射等过程中,为达到预防或治疗相关主药的不良反应或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品。按临床治疗目的和药物作用机制将辅助药物主要分为:减轻骨髓不良反应、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减轻肝肾心不良反应、减轻放射治疗不良反应、中成药、免疫调节剂类药物、其他类等七大类;虽然抗肿瘤辅助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药物治疗效果并降低了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但是近年来因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存在肿瘤辅助用药不合理、不规范用药情况,大大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本文通过调查回顾性分析怀化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抗肿瘤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不合理原因,为临床合理、规范、安全用药并降低其医疗费用提供科学依据。
1.1 资料来源:本文资料来源于我院肿瘤科,回顾性调查430例在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期间接受化疗或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进行抗肿瘤辅助用药合理性评价;
1.2 方法:分析的抗肿瘤辅助药主要包括:护肝药、护胃抑酸药、止呕药、升血细胞药[2]、扶正祛邪中药制剂[3]、免疫调节剂[4];分析内容包括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抗肿瘤辅助用药的总销售金额,各类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构成比,各种抗肿瘤辅助用药不同给药方式用药分析。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dailydose,DDD)[5]指药物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使用平均日剂量。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system,DDDs)使用DDD进行计算,日均费用(DDC)=某药一定时间内的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值。数据处理采用Excel2007及统计学软件处理。
2.1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年我院抗肿瘤辅助用药的总销售金额:见表1。由表1可见,2011年~2015年我院使用抗肿瘤辅助用药品种数由34个增加到47个,共有6大类,分别为护肝药、护胃抑酸药、止呕药、升血细胞药、扶正祛邪中药制剂、免疫调节剂。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年我院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销售金额和其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2013、2014、2015年增长率为13.93%、3.50%、2.68%、4.36%,表明肿瘤发病率升高,肿瘤患者逐年增多,致使用总量逐步增长。
2.2 2011年~2015年我院各类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见表2。由表2可见,2011年~2015年护肝药、护胃抑酸药、止呕药、升血细胞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下降,而扶正祛邪中药制剂及免疫调节剂销售金额则呈逐年上升趋势。
表1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年我院抗肿瘤辅助用药的总销售金额
表2 2011年~2015年我院各类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
表3 2011年~2015年本院各类抗肿瘤辅助用药的DDDs及构成比
表4 2011年~2015年我院各种抗肿瘤辅助用药不同给药方式用药分析
2.3 2011年~2015年我院各类抗肿瘤辅助用药的DDDs及构成比:见表3。由表3可见,2011年~2015年我院各类抗肿瘤辅助用药DDDs中,护肝类、护胃抑酸类、止呕药类、升血细胞药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扶正祛邪中药制剂、免疫调节剂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2.4 2011年~2015年我院各种抗肿瘤辅助用药不同给药方式用药分析:见表4。由表4可见,该院抗肿瘤辅助用药注射针剂所占比例较大,其DDDs在近5年中始终保持在80%以上。
2.5 我院抗肿瘤辅助用药的使用分析: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压力增大、环境的恶化,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本院抗肿瘤辅助用药逐年上升,由表2、表3可以发现,2011年~2015年本院使用的扶正祛邪中药制剂、免疫抑制剂均逐年增长,特别注意的是随着接受手术、化疗、放疗的患者增多,止呕及生血细胞药亦增长。
2.6 我院抗肿瘤辅助药用法与用量不合理现象:没有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如:香菇多糖注射液1 mg,1日1次,静脉滴注,用法不合理,宜1次1 mg,1周2次,2次间隔约3~4 d;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1日1次,1次2支,静脉滴注,用量不合理,宜1次1支。
2.7 抗肿瘤辅助用药联合使用不合理现象:联合使用两组中成药口服,如联合使用平消片和复方斑蝥胶囊;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液,如香菇多糖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同时使用中药注射液及免疫抑制剂,如香菇多糖注射液和白细胞介素-2注射液;同时使用多种止呕药,如昂丹司琼、托烷司琼、帕洛诺司琼等;联合用药均无指征,且联合用药依据不足,属于重复用药。抽查病例中某患者诊断为直肠中分化腺癌术后放化疗后,输液中同时输注核糖核酸、胸腺五肽,两种药物都是用于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都属于免疫调节药,不适宜重复使用。
2.8 溶剂及溶剂量选择不合理现象:举例:如使用参脉注射液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置100 mL,溶剂及溶剂量选择不适宜,按说明书应选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50~500 mL静滴。溶媒选择往往是临床医师易忽略的问题。医师通常会考虑到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治疗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溶媒,而忽略了每种溶媒均有其规定的pH范围。如,常用的葡萄糖注射液的pH范围约为3.2~5.5,对于在酸性溶液中易降解的药物则不宜选用。氯化钠注射液的pH范围约为4.5~7.0,接近中性环境,当药品说明书规定溶媒仅为氯化钠注射液时,则不宜选用糖作为溶剂,以免药物在偏酸性环境中发生理化性质改变,甚至产生不溶性沉淀,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2.9 更换药品不合理现象:无正当理由频繁更换扶正祛邪中药制剂,如使用康艾注射液2 d,更换为使用香菇多糖注射液3 d,或更换为使用艾迪注射液4 d。患者用药期间无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医师更换药品无相关理由,病志中无分析。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6]的不断升高,抗肿瘤治疗方法的不断多元化,为预防和减轻抗肿瘤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辅助用药的使用比例、销售金额也逐步升高,从总体来说抗肿瘤辅助用药的作用还是积极有效的,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多种药联用、不良反应增加、治疗费增加等情况,应对抗肿瘤辅助用药的合理使用进行指导及监管。
我们知道,临床使用抗肿瘤辅助用药的基本原则[7]:①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经济实惠、个体用药;②综合患者个人情况及辅助药特点来制定制定方案,如给药品种、给药剂量、给药次数、疗程、单用还是联合用药;③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来使用;④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⑤严格控制抗肿瘤辅助药的联合应用,同一机制药物不超过1种,同一类药物不超过2种;⑥根据辨证施治来合理使用中成药进行抗肿瘤治疗;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该院的抗肿瘤辅助药销售金额所占比例从2011年42.20%上升至2015年46.23%,该院抗肿瘤辅助药的比例、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存在不合理使用,用药针对性及目的性不强、重复联合用药、溶剂及溶剂量选择不合理、更换药品不合理现象等情况。如2种中药注射剂抗肿瘤免疫调节剂同时使用,用药指征不明确,违反辨证施治原则,重复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增加,用药疗程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结合目前国内医保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形势,为解决恶性肿瘤患者治病难、看病贵的情况,达到降低医疗费用及合理使用辅助药的目标,对这些抗肿瘤辅助用药的不合理使用,必须加强监管;具体管理措施为:①实行抗肿瘤辅助用药的分级管理,各医疗机构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辅助药的特点、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当地经济情况、药价等,将抗肿瘤辅助用药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大类进行监管,住院医师可开具非限制抗肿瘤辅助用药,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可根据患者情况使用非限制性抗肿瘤辅助用药,特殊类药物需在高级职称医师、临床药学部、医院监察科的联合商讨同意下才能使用;②临床上因根据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药价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来选用辅助用药,优先使用非限制辅助药物,其次为限制性药物,特殊使用的药物应严加管制,且使用相关药物时应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在相关文书上签字;③建议医院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对抗肿瘤辅助用药的合理规范使用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监督和考核,对不合理用药、违规用药进行批评、处罚,并及时纠正;④对临床各级医师进行定期培训,了解各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⑤加强临床药学的建设,对临床用药进行技术干预,促进合理用药;⑥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抗肿瘤辅助用药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和干预不合理用药;⑦临床药学部每月对抗肿瘤辅助药物进行排名,为调整医院抗肿瘤辅助用药品种提供数据;⑧制定符合本院、本地区的抗肿瘤辅助用药指南。
综上所述,我院抗肿瘤辅助用药的使用水平及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应引起肿瘤专科医师和临床药师的重视;加强抗肿瘤辅助用药的规范及和合理使用,不仅有利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及减少治疗成本,而且有利于培养医者的科学精神,合理使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为抗肿瘤治疗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
[1] 顾海娟,冯平,倪美鑫.临床药师参与抗肿瘤辅助用药干预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56-58.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编写.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药学专业知识(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87.
[3] 扎西翁姆,王波,杨晓敏.中药制剂介入治疗恶性肿瘤39例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8):12-13.
[4] 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的医院用药现状[J].中国执业药师,2011,8(3):16-18.
[5] 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s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6):215-217.
[6] 许可葵,史百高,廖先珍,等.湖南省2011年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5,24(5):354-362.
[7] 司宏,徐艳艳,倪美鑫.我院抗肿瘤辅助用药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药房,2015,26(11):1565-1567.
R97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0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