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点》记者 蒋李 李章颖 实习生 陆凌慧
区域
武汉:下一个世界“设计之都”?
《支点》记者 蒋李 李章颖 实习生 陆凌慧
设计行业是最环保的产业之一,产值高、社会价值大,对武汉的产业转型升级有积极作用。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全球22个“设计之都”中,中国共有3个城市入选,分别是深圳(2008年)、上海(2010年)、北京(2012年)。
之后,人们一直在猜测:谁将是中国的第四个全球设计之都?
这个答案或许不会让人们等太久。
日前,武汉已正式向联合国递交申请表,申请加入“设计之都”。“申都”结果将于今年10月31日揭晓。
值得关注的是,武汉入围胜算几何?“设计之都”内涵是什么?入围能带来哪些红利?
今年4月以前,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武汉市设计之都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武汉申都办”)主任陈劲超,曾长期在武汉地产开发集团任职。
“刚接触‘设计之都’概念时,只是很本能地从项目角度理解,如申报之后是不是能获得一些资金、补贴等。”陈劲超对《支点》记者说。
对“设计之都”内涵充分了解后,陈劲超发现,“申都”可能不会直接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但间接效益不小。
对任何城市而言,“设计之都”都是个不可多得的国际荣誉。
事实上,“设计之都”只是创意城市网络中的一种。创意城市网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推出的一个项目,致力于发挥全球创意产业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分为设计之都、文学之都、音乐之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电影之都、媒体艺术之都、美食之都等7个门类。
目前,全球已有包括蒙特利尔、名古屋、柏林在内的22座城市加入了“设计之都”,中国有深圳、上海、北京3座城市获得这一殊荣。
“武汉设计力量较强,所以申报的是‘设计之都’。如果成功,就相当于加入了一个档次很高的‘沙龙’,能极大地促进武汉的国际化。”陈劲超说。
2009年1月,武汉市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工程设计之都”。2015年底,武汉市成立设计之都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整体统筹全市“申都”工作。
对大部分人来说,申请“设计之都”像是“政府的事”,与企业离得“有点远”。
实际上,“设计之都”绝非单纯的城市荣誉,有了这张国际化“金字招牌”,能为城市设计产业扩大海外业务、进军国际市场创造更多机遇。
以上海为例,上海获批“设计之都”3年后,其文创产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同比增长10%。深圳获批后,也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
“设计行业是最环保的产业之一,产值高、社会价值大,对武汉的产业转型升级有积极作用。”陈劲超说。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臧中海则向《支点》记者表示,一旦“申都”成功,武汉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时会更有底气。
不过,好东西自然不乏竞争者。
2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2017年度创意城市网络申报规则。
评审方式第一步,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以下简称“全委会”)进行筛选,确定三个推荐城市,申报两个以上门类。
彼时,全国共有5个城市提出申报需求。其中,武汉申报设计之都,长沙申报传媒之都,青岛申报电影之都,澳门申报美食之都,南京申报文学之都。其中,澳门的情况较为特殊,不占用名额,其余城市则需“四选三”。
最终,武汉、长沙、青岛获得申请资格。这也代表武汉成为国内唯一申报“设计之都”的城市。
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申都”之旅将是一场“世界级较量”。不过,《支点》记者所接触的采访对象均表示,目前还无法获悉竞争对手有哪些。
申请加入“设计之都”的条件,包括城市特色、文创产业、文化景观、设计流派等诸多要素。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独创的“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22个“设计之都”多是政治中心或沿海发达城市,而武汉却是一个地处内陆、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工业城市,看似并无太多优势。
但在武汉申都办副处长彭朝晖看来,这种差异化特征,不仅不会成为“减分环节”,反而会大大增加成功概率。
“从联合国的角度看,肯定希望选出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像武汉这类城市无疑更多,选中武汉会更具示范效应。”彭朝晖说。
围绕这一特色,武汉提出的口号是“老城新生”。“老”,指的是历史悠久,武汉近年虽然保持了高速发展,但也面临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挑战;“新”,指的是创意设计向城市文化、经济、社会、生活和环境渗透,让老城市不断焕发新活力。
对世界上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城市而言,发展设计产业带动城市转型升级的“老城新生”模式,更具示范意义。
此外,武汉还有产业优势。“在设计产业方面,武汉的优势体现在‘工程设计’板块,因此我们一直提出打造‘工程设计之都’。”彭朝晖说。
截至2016年,武汉工程设计企业共有497家,从业人数达7.28万人,营业收入131.94亿美元,其中包括铁四院、中铁大桥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南电力设计院为代表的一批国际知名设计机构。
一组数据能说明“武汉设计”的硬实力:全国投入运营高铁里程的60%都由铁四院设计;中铁大桥院设计的大型、超大型桥梁数量世界第一;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以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代表的多个大型水利工程的勘察设计;中南电力设计院有70%的产值是境外承接工程创造的。
“世界跨度1000米以上的悬索桥有29座,建成和在建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共21座,这两项‘武汉造’占了一半。”中铁大桥院副总经理庄勇对《支点》记者说。
2015年底,武汉市正式启动“申都”工作后,申都办便从申报材料、设计活动、对外交流三个方面推进。
“设计是个大概念,除了工程设计还包括其他领域。”彭朝晖说。
2月15日申报规则出来后,武汉便聘请了一个上海团队做申报材料,之后又请相关专家进行了十轮修改,最终形成可上报的中英文版。
这一材料包括政治和财政支持、文化创作和文化氛围、现有产业、基础设施、国际形象及前景等诸多内容。
“武汉已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9月22日前会有世界各地的专家评审团来汉考察,10月31日公布最终评判结果。”彭朝晖说。
申报“设计之都”,除获得全委会推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外,还需要22个“设计之都”城市的投票表决。
今年6月,武汉市市长万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一行举行会谈,班德林表示会竭尽所能为武汉“申都”提供帮助。
针对22个“设计之都”,武汉市也逐一进行了宣传造势,以争取支持。
去年,武汉市领导带队拜访了深圳、上海、北京以及法国圣埃蒂安、西班牙毕尔巴鄂和英国邓迪等“设计之都”,并与当地负责人深入交流,推介武汉。
申报过程中,民间组织也助力良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促进中心”)。
促进中心前身为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以下简称“产业联盟”),该联盟在2010年由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成立。后来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参与”的申报规则,武汉市将产业联盟实体化,形成现在的促进中心。
“相对于政府而言,民间组织代表武汉参加国际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着力推介‘武汉设计’品牌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彭朝晖说。
今年3月,促进中心在武汉申都办的委托下,组织武汉民营设计企业代表团拜访新加坡、韩国的“设计之都”城市工作机构,为武汉“申都”宣传造势。
据了解,新方、韩方都十分赞赏武汉积极创建“设计之都”的成就,并明确表示,同为亚洲国家,支持共享“设计之都”称号的殊荣。
截至7月底,武汉已拜访了13个“设计之都”城市,另外9个城市也制定了拜访计划。
在争取各方支持的过程中,一些挑战也暴露了出来。
“武汉工程设计实力不弱于北上广深,短板在于缺乏较强的对外交流网络,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不高。”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对《支点》记者说。
比如,不少武汉企业参与设计建造的海外工程已运行多年,但当地人士却不一定知道这些项目具有“武汉设计”标签。
此外,一位熟悉“申都”情况的人士表示,出于地域平衡因素,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会有限制性规定——即在七大类里,一个国家每大类一般只有两个城市。
“现在中国已有3个城市加入‘设计之都’,已属‘特殊现象’。因此武汉能否成为中国‘设计之都’第四城,不到最后一刻也很难说。”该人士说。
谈到“申都”,各界人士有种共识——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更重要。
“在申报过程中,应让老百姓有直观的获得感。比如一栋老建筑、一栋危楼,通过设计的力量让其焕发新生后,市民的感觉也会很好。”陈劲超说。
“武汉设计之都客厅”翟雅阁就是典型代表。其前身为文华大学体育馆,建于1921年,属于武汉市二级保护建筑。
2007年,由于年久失修,翟雅阁暂停使用,一度被评定为危楼,楼底腐朽,岌岌可危。
直到前年,情况才发生转机。
为推进武汉“申都”,2015年2月1日,武汉设计之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对翟雅阁实体空间实施改造。
改造竣工后,自2016年11月11日开始,翟雅阁每天迎接150多名访客,目前已累计接待参观人员5万名以上。
除开放参观,翟雅阁还承接沙龙、研讨会、展览等文化传播活动,其中包括2016年武汉设计年度发布盛典。
“设计可涉及高楼大厦、建筑桥梁、危楼改造、海绵城市。这些名词听起来高大上,但一定要让老百姓感受到这种变化。”陈劲超说。
产业层面也有益处。目前促进中心有100家成员单位,单位成员总体员工达10万人,设计领域员工约6万人。
“当前市场下行压力较大,成员单位需抱团取暖,共同提高产业集中度。”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汪祖进如此评价。
过去,工程建设领域的策划、设计、咨询等工作需由不同企业执行,而促进中心提出“综合设计”概念,由成员单位联合提供一条龙服务。
目前,促进中心以“综合设计”模式组织联盟企业联合开拓市场,形成了一批包括上海通用产业园、武汉园博园、鄂州机场综合设计等项目。
“现在项目越来越大,设计越来越复杂。就城市综合体这类项目,单个企业的创新能力、设计师管理能力都会不够,必须通力合作。”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肖伟对《支点》记者说。
基于此,促进中心在地下空间、绿色交通、低碳建筑、循环经济等专项领域,成立了若干个技术合作群。
“无论申报能否成功,武汉都需要持续推进设计产业的发展。而促进中心未来旨在宣传武汉设计成果,以自行组织或政府采购方式开展各类设计活动,推动设计产业协同合作。”促进中心理事长金志宏如是说。
另一方面,工程设计行业过去直接面对建设单位,离市民较远。但在设计从业者内心中,一直希望能靠近终端用户。
“‘申都’过程中的一些互动性活动,能使市民了解、尊重设计,还能让企业听到更多终端用户的心声。”中南建筑设计院副总经理杨剑华对《支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