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荣
在小学语文讲读课的提问中,如何厘清学生的思维过程,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学语文思维方法重要课题几年来,我们从研究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问题的现状出发,从条理学生的思维过程入手,把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深刻性,作为独立思考问题的基本品质,使学生逐步由不会想问题到会想问题,有效地提高了阅读的质量。
当前,讲读课上,普遍的运用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从接触到的一些讲读课来看,教师只注意提出问题,学生如何想问题,却被忽视了,课堂上重“问”轻“想”的现象较为普遍。
显然,课堂上学生想问题的过程就这样自觉或不自觉的被堵塞、代替甚至压抑了。这样,势必造成思维品质的“先天”不足,给学习二类、三类课文带来后遗症,久而久之,一个学生在语言学习上就会掉队,一个班级后进生就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直接原因。
首先,是对条理学生思维过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阅读的质量取决于学生对读物的认识程度。阅读不仅表现在要学生想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想问题,善于解开学生思维的“疙瘩”,及时展开学生想问题的过程,这才是阅读的深入,思考的收获。那种堵塞、代替甚至压抑学生思维过程的做法,首先是对条理学生思维过程的重要性不认识或认识不足所造成的。
其次,是对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着差异的必然性认识不足。学生想问题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所以,学生回答的问题常常出现在答不准、答不全、答不深的差异,这是学生想问题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正常现象。差异即是矛盾,学生的思维正是在解决这些差异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并学会思维的。有些教师对存在这些差异的必然性不认识或认识不足,总怕学生回答的不理想,耽误了教学时间,因而,采取了一些师勤而功半的处置办法。
再次,是对学生思维过程本身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有些教师常说,思维太抽象了,看不见摸不着,课堂上不好掌握。古人说:“言为心声”。语言和思维是互为表里的。只要你说话,就可以了解你的思维状态。课堂上通过回答,学生的思维就具体的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因此,通过学生的口头回答可以直接检查学生的思维动向,这是发现学生思维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准确地从学生的口头回答中判断出思维过程中的每一个“漏洞”,并予以填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功。
从哪里入手,条理学生的思维过程呢?从三个方面谈一些看法。想偏了,拨正思维的方向人们想问题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就是说,指导学生想问题,要先看往哪个方向想,是想对了,还是想错了;是想偏了,还是想准了。教师要善于排解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疑难,使学生始终沿着明确的方向思索,一步步接近思维的目标,以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我们看到,课堂提问中,学生对词语理解的狀况,直按影响着思维的方向。因为,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而概念是用词来表达的,所以,学生思维方向上的每一个“漏洞”首先反映了对词的理解上的缺陷。学生理解“干渠”一词,有的说:“干渠是没有水的沟。”也有的说:“干渠是大家干出来的渠”。学生对“干渠”一词的理解说明,词语是认识事物的媒介,学生是凭借在学习中积累起来的词语去认识事物,表达思想的,如果对词语不理解,或理解不确切,就会搞错了认识的对象,把“干渠”错认为是“没有水的沟”或“干出来的渠”。固而,带来思维方向上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学习语文,实际上,就是建立概念系统,科学地从事思维训练,只有在学生的头脑中真正的建立了词的概念,才能进入科学的思考和准确的表达。
教学中,对于表现中心思想的关键词,富有特殊含意的词,易于混淆的词,反映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虚词,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做到词意理解得透,思维表达得准。
教师的责任在于准确地判断学生思维的动向,机敏地体察到学生在哪里错,为什么错,及时地拨正学生思维的方向,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完成这个思维的过程。学生想问题,思维方向上出差子,还由于文章中的内部联系未被发现。学生分段时,有的分三段,有的分四段,常常争论不休,这一方面是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在很多情况下,是把文章中的内部联系搞乱了。思维是一系列的暂时联系,思维方向上的错误是认识中文章内部联系的错乱。所以,还要在课堂提问中,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某种联系,以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通过课堂提问,要引导学生从这些联系中,发现作者在文章中的认识程序,以训练学生严密而准确地思考能力。从不同理解的比较中,把那些零星的“半截子”认识完整起来,既理清了此句中的各种成份,及其相互关系,又训练了思维的准确性,长此以往,持之以恒,下一番“润物细无声”的功夫,思维的幼芽是会茁壮成长起来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