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作用

2017-09-14 20:42黄儒霖林文春马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小儿

黄儒霖+林文春+马兰

【摘要】 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作用。方法 9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入院后進行对症支持治疗, 仅采用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入院后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 各47例, 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78.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21.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4±2.9)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7.3±3.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较为安全有效, 且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4.089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for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94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symptomatic support treatment after admission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ing symptomatic support treatment after admission, and personalize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with 47 cases in each group.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s 95.7% than 78.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0 than 21.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screo as (96.4±2.9) points than (87.3±3.7)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Personalized nursing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children, and it can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Key words】 Personalized nursing;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Children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指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多发于儿童, 起病慢, 临床表现多为咳嗽、咳痰, 多数累及肺部以外的脏器, 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研究显示,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儿的康复[1-3]。现就个性化护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作用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搜集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4例, 所有患儿均符合以下标准: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符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②无先天性疾病;③排除有心肺、肝肾疾病, 药物过敏史;④无精神异常;⑤患儿家属同意加入实验,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将所有入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7例。实验组男、女分别25、22例, 年龄最小6个月, 最大11岁, 平均年龄(4.8±2.5)岁。对照组男、女分别27、20例, 年龄最小8个月, 最大12岁, 平均年龄(5.1±2.4)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在入院后均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行血液学检查, 检查结果确诊为支原体感染后, 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药量均依据患儿的体质量进行调整, 1次/d, 首次服用10 mg/kg, 第2天开始减量, 5 mg/kg, 总剂量≤0.25 g, 连服1周。并在治疗期间配以相应的护理措施。

1. 2.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环境护理, 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营养护理及睡眠支持,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endprint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患儿年龄小, 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 导致护理人员在与患儿沟通中出现障碍, 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沟通时因面带微笑、语气和蔼, 给患儿以良好的感觉, 在进行交谈时, 护理人员可采用图片、动画的形式, 为患儿及家属讲述疾病的相关知识, 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同时还应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患儿及家属的担忧情绪,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②健康宣教。向患儿家属详细的介绍该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预防措施, 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③症状护理。依据患儿出现的不同症状, 进行相应的症状护理。a.发热:有发热的患儿, 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 一旦出现体温波动, 则应及时告知医师, 以采取相应措施。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应督促患儿多喝水, 避免患儿因高热而引发惊厥。b.咳嗽、咳痰: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在进行治疗时, 患儿应取坐位, 并向患儿及家属讲解雾化吸入的必要性, 更好的配合治疗, 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患儿的咳嗽时, 可教会患儿家属正确的叩背手法, 协助排痰, 力度应适宜, 必要时, 可吸痰处理。c.喘息:严重者可进行机械通气, 以缓解患儿的缺氧状态, 在进行给氧的过程中, 需加强对患儿皮肤及黏膜的监测。

④呼吸道护理。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帮助患儿进行翻身和叩背, 指导3岁以上儿童进行咳嗽训练;当患儿病情稳定后, 可对3岁以上儿童进行吹气球训练。⑤用药护理。在进行用药期间, 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观察患儿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严格控制静脉输注速度(<10滴/min)。⑥饮食运动护理。指导患儿饮食, 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流质饮食, 加强患儿的营养水平, 并指导患儿进行康复训练, 提高患儿的身体素质。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护理满意度, 治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头痛等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5]:显效:治疗1周后, 体温、咳嗽、水泡音等症状体征彻底消除;有效:治疗1周后, 体温正常, 咳嗽、水泡音等有所好转;无效:治疗2周后, 体温、咳嗽、水泡音等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 满分100分, 分数越高, 护理满意度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78.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儿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儿有腹泻4例、恶心呕吐1例、头痛2例、乏力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9, P=0.001<0.05)。

2. 3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4±2.9)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7.3±3.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7, P=0.000<0.05)。

3 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类型, 由于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在支原体进行人体后, 能够寄生在细胞内, 当儿童抵抗力较差时, 引发呼吸系统的感染[6-9]。本次实验就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个性化护理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个性化护理是在患儿入院到出院, 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护理内容, 发挥全程护理的作用[10]。在本次实验中, 患儿因疾病的痛苦而产生烦躁的情绪, 家属因患儿疾病产生担忧、焦虑等情绪, 护理人员通过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并其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 缓解患儿及家属的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患儿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 护理人员应依据患儿的临床症状情况, 进行适宜的症状护理, 帮助缓解患儿的症状;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需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 并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 促进恢复;在患儿用药的过程中, 进行用药护理, 严格控制静脉输注速度,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儿进行饮食运动护理, 提高患儿的身体素质。从多方面的个性化护理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较为安全有效, 且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徐凤芝, 魏国俊.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内蒙古中医药, 2015, 17(9):160-161.

[2] 顾骞, 孙晓虹. 个性化护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8):236-237.

[3] 陈丹. 个性化护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医学信息, 2016, 29(36):268-270.

[4] 崔亚利, 陈丽珠, 陈永传.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研究进展. 海南医学, 2016, 27(9):1486-1488.

[5] 郑秀莲. 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5):229-230.

[6] 杨怀志.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2(7):927-929.

[7] 陳英, 王玲玲, 韦翊.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17):4366-4367.

[8] 徐莉, 赵小娟, 张宗菊.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评价. 中国医药指南, 2013(9):716-717.

[9] 屠丽萍.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17):2059-2060.

[10] 黄亚娟, 夏芳.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26):2953-2954.

[收稿日期:2017-02-2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化护理小儿
小儿难养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效果分析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警惕小儿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