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悦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却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真正价值。对“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及解决对策展开讨论,以期提升英语合作学习的效果,减少合作学习中的低效现象。
英语教学合作学习低效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自尊心、自信心以及社交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但是由于合作学习理论知识的缺失以及教学实践的不完善,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有时变成一种口号,实践上偏重形式,其内在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因此,课堂上看似活跃的合作学习,却缺乏实质性的意义。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利用问卷和课堂实际观察了解课堂合作学习的真实现状,进而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然后针对问题,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得出相应的策略,为高中英语教师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合作学习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一、英语教学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和合作主体认识肤浅
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培训,多是泛泛地提及其重要性,对于其具体理念、开展模式、实践要求的培训仍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对其认识相对肤浅。
高中生作为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有着自己年龄阶段的特点,这也是现在大多数教师所忽视的地方,而教师只是一味简单模仿,最终造成小组合
作学习的低效。因此,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其次,高中学生更加在意同伴的看法,自尊心更强,也更有自己的个性。通常大多数学生不大敢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基础好的同学也仍停留在等待老师点名汇报的阶段;有的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还停留在独自思考阶段,不愿意与其它成员进行交流;有的消极自卑,害怕失败;有的过于活跃,总是主导合作。因此,对高中生个体差异的重视和对他们合作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同样都不应该被忽视。
2.组织小组不当,合作任务不合理,生成问题质量低,讨论内容简单化
教师在分组时按入学成绩分组或是任由学生自由结组,组长由教师指派,学生没有发言权和选择权,一开始就没有创造公平的氛围,且没有建立规章制度,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明确组长和组员的责任与分工,其结果是学生不知所措,还是以单干为主。某些小组讨论的任务设置不合理,有的由于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看似热闹,但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有的问题过难,没有层次性,跳跃大,学生解决不了。虽然有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是学习过程缺乏内涵,其结果是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效能。
3.学生合作意识差,缺乏交往合作技能,不会交流与合作
小组活动成了另一个“微型课堂”:好学生讲,基础差的学生听。无法实现合作学习所提倡的平等对话、人人参与、共同发展。具体表现为:优秀学生大包大揽,独自完成学习任务,或在讨论中只顾自己侃侃而谈,不会倾聽别人的看法和意见。而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似乎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因而要么不开口,要么推卸逃避学习任务。缺乏交往合作技能,不会交流与合作。
二、对低效现象进行总结、归因后,提出几项改进具体策略
1.深入理解合作学习本质,正确转变教师角色
从对教师的访谈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大多停留在一知半解这种比较肤浅的层次,什么时候要用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达到什么目的等都没有能深入理解,真正地把握合作学习的本质。正如此案例中的教师一样,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调控者,认为只要在英语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就行。这种对合作学习形式化、表面化的理解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必须要全面透彻理解合作学习的本质,以求真正掌握其精神实质。
而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固定流程:把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任务,而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特质。其实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成熟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在西方发展这么多年,决不是像有些教师想象的只要运用合作学习的基本程序就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要从单纯的模仿中走出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和吸收才能真正创造性地把它运用好。因为真正的合作学习应该是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特质的一种教学模式,一种师生交往,一种因材施教和资源共享。在对合作学习本质理解提高的同时,教师还必须要重新认识和定位原有角色,以多重身份、角色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组织者,他还是参与者、指导者、监督者。如何实现这种角色的转换?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既不是小组合作中一个单纯的“看客”,也不再是一个“授业者”、权威,不再高高在上,不容有异议。而应是和学生一样平等的主体,一样地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指导促进作用。因此,只要教师在合作学习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将对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和促进有重要意义
2.科学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合作准备充分,精选合作内容
笔者认为,学习小组并不是高中三年“从一而终”的固定组织,教师应该在合作学习初期让学生过渡性的接受合作学习,可以采纳“帮助—接受型合作学习”,小组规模比较小,两到三人为宜,任务比较简单,每个人的学习结果是独立的。然后逐渐根据不同的合作任务来选择不同的小组结构。待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有较好地了解之后,教师先在班中推选出性格外向、协调能力强、英语成绩较好者做代组长,由他们按照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家庭背景差异性组合的原则“招兵买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组长。待有结果之后,再把一些“散兵游勇”吸纳到各小组中,最后再进行微调。
3.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和反馈是检验教学质量,提升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合作学习中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是教师获取信息以便对教学材料进行修订,使得材料尽量符合要求。当教学的最佳成品形成时,可能会由其他的评估人员来收集数据以确定其效果,此时的评估称为总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向小组成员反馈其小组活动的状态。而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对合作学习的完整的一次活动,如一次演示、一次测试等的质量的评估。
合作学习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如设置小组奖励分的个别化测试,这种方法将评估标准个别化,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估,这使得小组每个成员都受到鼓舞。如果小组内全体成员都达到或超过教师设定的标准,则每个人能获得一个奖励分数,或其他的奖励形式。而日常行为评估法比较繁琐,由于班容量比较大,可以把记录的任务交给各小组内的记录员记录,定期进行评估。或对于内向的或几乎差的学生教师专门记录其每天的合作学习情况。这有助于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帮助其纠正。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技巧
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充分注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个性、生活背景、智商水平,尊重他们不同的认知、情感和体验。很多不善于合作的学生,是因为英语学习基础没打好,英语成绩不理想,因而对英语这一学科失去兴趣、望而生畏,进而不愿涉入合作。有的是因为个性比较羞涩,怕出错,不敢大胆参与。因此,在英语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给予信任、关爱和理解。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值得深刻研究的主题,需要不断地深入调查研究。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技能作为归宿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