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与技术交叉学科建设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9-14 09:25刘东青余金山程海峰王楠楠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交叉学科纳米材料研究生

刘东青+余金山+程海峰+王楠楠

摘要:交叉学科建设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激发创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纳米材料与技术交叉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着重阐述了纳米材料与技术交叉学科建设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纳米材料;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098-02

交叉学科是在两门或两门以上传统学科的基础上,由不同学科领域和部门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彼此融合而构建的一类新型学科[1]。交叉学科建设是指相关单位依据学科发展需求的特点,建立适合于交叉学科产生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交叉学科建设在制度机制和机构设置上打破了传统的以单一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制度和行政体系,在学科方向上关注的是一些科学上的空白之点,在人才队伍上需要的是具有多学科知识、勇于创新的人才[2],在机构设置上追求的是无行政力量的自由联合体。纵观近现代科技发展史,具有颠覆性意义的重大理论突破和技术发明,大多来源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因此,目前交叉学科建设已成为各高等教育院校重点发展的战略之一[3],而且在教學活动中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纳米材料与技术本身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整合聚集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优势资源,开展纳米材料与技术交叉学科的建设,不但有利于学科发展和科研工作,而且对于身处其中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巩固和拓宽知识体系。纳米材料与技术交叉学科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电子、机械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研究生通过跨学科合作导师选择交叉学科的课题进行研究,就必然促使其去主动学习本学科以外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在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本学科和本研究领域以外的更多的信息,同时在向别人阐述自己专业领域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此外,有些原来理解不深甚至理解不到位的知识点,在同别的学科的研究生交流时,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时,可能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知识体系是创新的一个基础,有了优化的知识结构和跨学科的专业知识更能够激发出研究生的创新活力。

2.有利于碰撞出新的学术思想。交叉学科建设通过一个客观平台把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员、研究生聚集到一起,有利于随时随地、畅所欲言地进行学术沟通、交流和讨论,在多种学术观点的碰撞中有可能产生新的学术思想。在纳米材料与技术交叉学科平台上,每个研究生周围都是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生,可以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交流,通过合作研究,可以得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成果。交叉学科本身是由多个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彼此融合而成,有利于开阔视野,专业互补。而且不同学科在研究方式、方法、思维等方面有所不同,在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时,便于从新的角度上去观察探究研究对象,有利于摆脱固定的方法和思维的束缚,容易产生触发灵感的契机,最终产生具有突破性、原创性的方向。

3.有利于提高情商和心理素质。纳米材料与技术交叉学科平台是一个大家庭,身处其中的每个研究生都是其中的成员。大家聚在一起,为了创新的目标,团结协作,刻苦攻关,积累下了深厚的友谊和情感。研究工作之余,大家在一起更多交流的可能是生活、娱乐等。交叉学科建设使研究生们告别了闭门造车的境况,使他们能够在一个和谐融洽的开放人际关系中,在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中,深入钻研,潜心研究,使得创新效率更高。而且一个跨学科的交叉学科项目,参与项目的研究生往往需要长期反复的攻关,为使项目顺利完成,必须具备充足的信心,保持乐观的心境,克服浮躁情绪,这就对研究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要求。参与项目时,各学科方向的研究生融合在一起,克服了平常交流少的困境,有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纳米材料与技术交叉学科虽然包括很多内容,但是在具体建设时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可能所有方向的研究生都能够参与到这个平台上来。而且,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新的学科交叉点不断涌现,新的研究生需要补充进来。在建设初期,由于研究方向凝练得还不够完全成熟,可能会出现不应该进的进来了,想进的又不能够及时补充进来的现象。因此,如何凝练好学科方向,动态调整优化相关学科方向布局,让想交叉、能交叉的研究生们参与进来,通过这个平台促使他们去创新,是当前纳米材料与技术交叉学科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应当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特点、研究生队伍的研究特色和专业特长,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进行建设,形成一个结构优化的研究生创新团队。

2.完善流动机制,深度交叉融合。许多方向在最初建设时,只是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而组成的临时团队,是平台把各个方向的研究生逼到了一起,这种松散的组合容易造成融合程度不够。研究成果也只是每个方向简单相加的和,1加1大于2的效果体现得还不是很明显,这样就很难出现高水平的研究生创新成果。而且交叉学科平台与校外甚至国际上其他学科平台的交叉融合不够,相对固化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导致人才流动困难,缺少具有国际视野且能敏锐把握学科动向的带头人才,难以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起到更大的引领作用。纳米材料与技术交叉学科要成为吸引汇聚研究生交叉人才的平台,需要建立可行的研究生引进与流动机制。选出优秀的研究生,不仅能开辟新的学科方向,而且能吸纳一批相对稳定的研究生核心团队。

3.创新制度机制,提高共享程度。纳米材料与技术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有一流的办公环境,同时更重要的是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由于各方制度不尽相同,很难建立统一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设备共享和使用率不高。研究生的大部分创新工作可能要依托大型仪器设备来完成,便利的仪器设备使用有利于创新成果的脱颖而出。适时建立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日常运行管理。完善设备管理维护和使用共享机制,建立设备体系及其存放地点、负责人等公共信息平台,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共享率和完好率。建立研究生分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完善研究生学术成果共享机制,调动研究生个人和团队参与交叉学科研究和建设的积极性。

三、结语

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学科进行支撑,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生去培育。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研究生队伍,对于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建设纳米材料与技术交叉学科必将极大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步伐。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和妥善解决,如何实现真正高水平的深度的交叉融合,如何最大程度地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活力,仍然有很多工作值得去做。

参考文献:

[1]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等.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46-47.

[2]胡卫锋,贺世泉,梁莉,等.一流大学交叉学科建设[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242-243.

[3]邢英杰,孙晶.关于加强理工类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4,(4):45-46.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纳米材料研究生
武器中的纳米材料
二维纳米材料在腐蚀防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文学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作为交叉学科的法治文化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中医文献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MoS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抗辐照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