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伟人铸就军魂

2017-09-14 16:20碧澎
时代报告 2017年8期
关键词:前委党代表指导员

碧澎

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英雄。他曾在非洲率领军队打败了“沙漠之狐”德军元帅隆美尔。

毛泽东和他很谈得来,曾两度同他握手,还一起回顾了各自的军事生涯。

在1960年的会见中,毛泽东说:“你有35年军龄,你比我长,我只有25年。”

蒙哥马利自豪地纠正说:“我有52年了。”

毛泽东也不示弱:“可是我还是共产党的军事委员会主席。”

坦率的对话,不难看出两个统帅对自己的军事生涯都特别珍惜和自豪。

一年后再次相见,蒙哥马利也再度询问:“在这许多年打仗的时期,主席有没有亲自在战场上指挥作战?还是说主席主要还是在上面指挥?”

毛泽东回答:“22年中,有十几年在战场上指挥,有4年当全国的统帅。”

蒙哥马利或许是明知故问:“主席有没有军衔?”

毛泽东的回答显得漫不经心:“他们要给我军衔,我不要。”

一个统帅竟然不要军衔,蒙哥马利似乎感到不可思议:“主席不想当元帅?”

毛泽东回答很干脆:“将、校、尉都不要。”

不想当元帅的毛泽东,却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大元帅。

孕育中国大元帅的土壤,是中国大地东南罗霄山脉中段一片峭险峻拔的群山,人们称它为井冈山。

多少年来,这里虽然雄伟,却很荒凉。

1927年9月28日,永新县西乡临近九陇山的九陂村,停驻着一支八九百人的队伍——从湖南浏阳开过来的秋收暴动的工农革命军。部队是昨日下午从莲花县三板桥开过来的,要在九陂歇脚一天,这是前委书记毛泽东的意思。他听说这儿离三湾只有30里之遥,要静下心来考虑几件大事。

转兵井冈山的决策是前委按照江西省委的指示作出的。这一情况变化之大,变化之快,连毛泽东也是始料不及的。如今,转兵井冈山的方略大计已经确定,前委书记已经无暇考虑别的事情,只有面对现实来思索一个问题:如何使前委能够牢固地掌握这支部队?毛泽东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只有真正地实现了党对部队的领导,才能在今后的转兵中有所作为。

看上去一身书卷之气且第一次带兵打仗的毛泽东,能够把部队的现状看得如此清晰、理智,恰恰证明他在“怎样缔造一支新型人民军队”问题上的考虑成熟和睿智。

湘赣边的秋收暴动于9月9日爆发以来,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连打败仗,军力由初时的5000余人,锐减到现在的千人不到。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暴动前期还没有、也来不及在部队中实现前委的统一领导。各路部队的军事主官各行其是,自作主张。

芦溪遭襲以来,部队中不断发生的逃跑现象,明显是因为党对这支连打败仗的部队缺乏有力的领导。在这支部队中,虽然有不少党员,但都是松散地存在,没有形成坚强的组织核心,部队的指挥权掌握在军事主官手里。那些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官们,是希望建立军事长官的权威的,不高兴看到由党代表指挥部队的一切。他们沿用的是一套旧的带兵方法,严重地妨碍着部队中的上下一致,官兵一致。

以上的这些情况,积压在毛泽东心里,使他感到焦虑不安,也成为他让部队停下来歇息一天的主要情由。他要腾出时间与一些同志交谈,通过与他们的思想交流,在如何有力地掌握部队的问题上,拿出一个好办法来。

从文家市出发以来,毛泽东一路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虑。在周围的政治工作干部中,有一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此人就是在第1团担任连指导员的何挺颖。

毕业于上海大学的何挺颖,是陕西汉中人。其实在北伐革命期间他就已经是团指导员了,后来组织上安排他在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担任连指导员,他毫无怨言地接受了,在如何做好连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方面,何挺颖渐渐地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才干。他所在的连队政治气氛较浓,无论是军事干部还是士兵们,对平时被人称为“卖狗皮膏药”的连指导员极为尊重,连队没有一个逃兵。这种现象自然引起毛泽东的注意。

九陂是个只有30多户人家的村庄,家家户户都住上了部队。

毛泽东住在村里一户姓刘的农民家里。师部副官杨立三动员房东把一间房腾出来,收拾干净后摊上一床门板搁铺,让毛泽东有了单独的住处。

第二天上午,毛泽东让人把何挺颖叫到了自己的住处,同他进行了一番长谈。前委书记喜欢与这个思维活跃,看问题很有见地的连指导员进行讨论。

他们讨论的核心问题是部队怎样才能不垮掉、散掉。何挺颖提出了党对队伍的领导权问题,而这也正与毛泽东多日来的思考不谋而合。毛泽东的思路骤然开阔,一抒这些天来的思考:“这次暴动中的诸多失利,就体现出了党的领导问题。比如兵力分散、收编不当,麻痹轻敌等等,就是军事主官自行其是的结果。今后必须树立前委的领导,不允许自行其是,不允许阳奉阴违,一切行动得听从前委的指挥。”

对于毛泽东的想法,何挺颖坦率地谈出自己的见地:“问题是怎样才能树立前委的领导?这不是一句命令就可以解决的呀。”

毛泽东听后叹出一口气,感到对方说得实在,切中了要害。

何挺颖说:“恐怕要从军中的党组织去考虑。现在,部队里的党支部太少,这样不行,等于抓不住部队。”

何挺颖的这番话,猛然触发了毛泽东内心的深层次思考,他将目光落在何挺颖身上,说道:“挺颖,你在军中搞过团指导员,又当过连指导员,你说,党怎样才能抓住部队?抓住士兵?”

显而易见,何挺颖也在思虑这个问题,并形成了自己的定见,他缓而有力地说:“党的组织,也就是党的支部,在我们的队伍里不是没有,而是太少了,一个团才有一个支部,连队一级都没有党的组织,这就不能抓住士兵,等于抓不住部队。我看要把党的支部建立到每个连队,就是班、排也要有党的小组,营以上建立党的委员会,举凡军中的重大事情,都要经过党支部、党委来决定,这样方能保证党对部队的领导。”

“对!你讲得太好了!是应该扩大党在军队中的基层组织,把党支部建到连队一级。另外,把各级指导员的名称改掉,设立党代表制度,都由党代表担任支部书记,党代表在政治上负有全部的责任。”毛泽东激动而兴奋地说下去:“一个人活着要有灵魂,一支队伍也要有军魂!我们的魂魄就是各个党的支部,一定要把支部建立到连队一级!”endprint

9月29日晌午过后,从九陂翻过婆婆坳的工农革命军,开到了永新的三湾。

昨日停留在九陂的一天当中,他先后找了何挺颖、张子清、陈浩等人,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就是在上午的行军路上,他还在进行这方面的思考。思考的结果是作出了这样的决断:在这几天之内,一定要对部队实行一次整编,尤其是实施“支部建在连上”和“士兵委员会建在连上”的原则。

经过充分的酝酿,毛泽东在三湾开始整编部队。他把八百残军整编为一个团,原来的三个团整编成两个营,任命何长工等人分任营长或营、连党代表。连队建立支部,排设小组。为了使每个班都有党员,各营的党员做了调整。在营建立总支,团建立党委。团、营、连党代表兼任书记,部队的重大行动必须经党的组织讨论决定,党代表同样有带兵权,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部队中實行民主制度,规定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又在部队中建立了士兵委员会。

三湾改编是我军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军政改编。它的核心是如何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保证党对这支军队的领导。同时在军中建立肃清旧军队残余的民主主义制度。这两大举措,就像看不见的框架,构建了工农红军的“军魂”。这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建设自己的军队所进行的最早、最为成功的探索与实践,奠定了工农红军政治建军基础。

翻看1927年的陈旧黄历,从八一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至此,军魂的确立只用了短短64天。从中外历史看,有些国家,军队指挥官甚至一个中下级军官就可以把队伍拉起来造反。但在我军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支成建制队伍被敌人拉过去,也没有任何人能利用部队来达到其个人目的。即使是身为一大代表、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张国焘,在叛逃时也连自己的贴身警卫员都没能带走。

毛泽东不愧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缔造者。从工农革命军创建的第一天起,他就围绕着如何使这支军队置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这就是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为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奠定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又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统帅。在秋收起义部队屡受挫折的危难关头,他能够牢牢地统领部队,成功地解决了党指挥枪的问题。反映这支部队成长史的历史脚印,无一不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过程紧密相连。三湾改编、古田会议、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新式整军运动……而每一个深重的历史脚印,无一不在关键时刻为这支军队注入前进的力量,指明前进的方向。endprint

猜你喜欢
前委党代表指导员
陈毅、毛泽东与古田会议
瑶岗:见证指挥渡江战役的那些日子
觉 醒
“三注重”确保党代表发挥作用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南昌起义军事领导指挥机构初探
盼头
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
石正是最早传达贯彻“群众路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