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国
摘要:将产学合作项目融入课程教学改格,提供给学生实训的机会是教育部倡导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历年来举办的各类职业学院技能大赛,都将商业实战能力列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反映了社会及相关产业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期盼。然而,商业设计项目与课程如何衔接才能产生实质的效益,有其操作技术的难度与技巧。最常见的执行问题是企业与实训课程在时效对接上的落差、学生的不稳定性状态、利益分配比例与政策引导模糊性等诸多障碍。
关键词:产学合作;商业设计;课程融合;执行障碍
一、高职专业课改的技术壁垒
职业教育与国家的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在许多高度发达的国家,产学合作是衔接教育人力与产业资源的重要手段,产学合作因而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绩效和考察指标之一,实习实训及人才培养的做法也成了职业院校社会评价的重要项目。然而,产学合作规划与执行的难度远非产学案例数据的计量能反映的。在高职学院各专业规划中,每每列出漂亮的课程融入计划,列举了参与、受益的学生数量和比例,但实质上究竟如何融入,是否真有具体融入的操作,学生能否均能受益等都是潜藏在数字背后的问号。
二、实训课程与商业设计案例产学融入
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设置在高职学院里十分普遍,其专业特性较诸商贸、能源、信息技术等专业,其专业服务的可操作性、应用性更加鲜明,实训实践课程在设计学院的课程规划里所占的比例一般都超过60%以上,并且许多专业都有连续多学期的专业核心课程,代表着艺术设计专业所针对市场需要所做出的能力提高对策。就社会需求而言,产业技术升级整合了学术界、产业界的教学与技术资源,通过产学互利互惠达到学校培养实用人才,提供继续教育及产业关键技术知识。就设计专业来说,其专业里的关键技术含量远非其他专业类别可比。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方式,除了常规的契约型战略合作方案外,可能还包含许许多多的专业优秀教师,个人或团体参与社会企业产生的临时设计项目,将这些具有实战经验意义的商业设计项目融入课程教学,使学生真正受惠,并与产出与合作的企业互惠或将是新型的校企合作方式。
科学的校企合作实训课程能兼顾学生的学习与企业对人才的期待,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而能够无缝衔接这两种需求的媒介,无疑是同时既了解企业需求又熟知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教师。只有他们能够务实地在知识、技能、认知、态度等不同场景中培育学生。在高职学院的校企合作中,产生临时设计服务的项目较多,这类合作项目因为与教师专业、所教授课程符合,因此将企业需求融入课程教学,作为学生的专业考察是理想上的实训模式,让企业、教师与学生相互参与将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师操作的诸多设计项目中,并未有太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其中必然存在着操作上的难题。主要存在障碍可能有:(1)学院允许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有偿兼职的政策许可模糊;(2)企业项目时效性要求与课程节奏不能很好契合;(3)学生的专业素质状况阻碍了参与项目的可能性;(4)產生的利益分配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如果老师一个人单打独斗去完成设计案例,面对的问题其实非常简单也非常少,但是如果要把学生的教学拉进来当产学,面对的问题反而就变得复杂而难以解决。站在帮助学生更加贴近市场认可的角度上,商业设计案例对于学生而言较之一般作业更加具有激励性的预期效果,可是对于教师而言,其执行风险与成本远远高于一般课程。教师可能要面对无法结案或学生可能的不满情绪,而教师个人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必然高于其他一般课程。
然而,虽然面对的问题可能会一直存在,通过调查发现,资深的教师各有其应变之道,如有的教师将项目拆分为阶段,前期让所有课堂同学参与,而在要求较高的后期阶段则交给经验与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完成目标。综合性课程可以整合教学团队资源,由多个教师共同主持商业案例,将压力分摊到团队成员中。另外,教学计划也应该从整体课程规划层面来思考,鼓励教师设计不同类型的商业案例课程,做好学生整体实训的分工构架。如社区墙体彩绘项目适合低年级设计技法课程全班参与,而品牌形象设计类案例则更加适合高年级的实训课程,而竞赛类案例则可根据设计性质,通过几门课程来分阶段或根据赛事项目搭配,弥补某些案例必须由课余团队来执行的局限。让学生融入企业讨论及互动,教师居于辅导的地位才能落实产学合作的训练目标。对于时间因素,学生能力等问题而无法将产学实际融入课程执行,则应该私下自组团队,或利用毕业设计、工作组等方式来执行,也可以视为替代方案,虽然没有完全融入课程,但仍然可以起到训练学生的成效。
将商业实战设计项目融入实践课程的想法可能有些大胆,实践起来确实也实非易事,容易产生很多突发状况,因此,无论案例执行成效如何,整体过程都可以记录整理为教学案例或制定为校本教材,以此促进专业改革。更重要的是,应该有相关的引导扶持政策,鼓励专业教师发挥自身特长,勇于探索教育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环节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于彦荣.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