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

2017-09-14 08:08
大社会 2017年7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攻坚总书记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

不忘初心 使命担当

2012年12月29日,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40多天的习近平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赶赴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河北省阜平县。他踏着皑皑白雪,走进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这两个特困村。在村民家中,他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们手拉手,嘘寒问暖,了解他们日子过得怎么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这是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进军令!

回望来路,脱贫成绩举世瞩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组织大规模有计划的扶贫开发,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前瞻未来,脱贫攻坚依然面临任务艰巨紧迫的形势。按照新的扶贫标准,2012年扶贫对象仍有1.22亿人。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农村水平的六成。贫困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6个百分点。

而此时,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8年时间。

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怀着对这片土地最深的爱,怀着对人民最浓的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我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地。”习近平总书记曾满怀深情地说,“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4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30多次到国内各地考察,几乎每次都提到扶贫。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习近平总书记几乎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连续5年,每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要专门看望贫困群众。2016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井冈山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在茅坪乡神山村,他一边看规划、看手册、看记录,一边询问村民们生活情况,还给贫困户送去年货。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会上,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党中央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在此基础上,省、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

“五级书记抓扶贫”,这是中国的特色,更是中国的决心。

2017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

“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这“七个强化”和“五条经验”,是以战略思维谋大局,以系统思维汇合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

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指挥下,全党全社会广泛动员、合力攻坚的局面迅速形成。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成为指导脱贫攻坚的纲领性文件。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细化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中办、国办出台11个配套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出台118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全国各地相继出台和完善“1+N”的脱贫攻坚系列举措……

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农村危房改造、土地增减挂钩、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因地制宜,种种“加强版”“创新版”的脱贫攻坚方法不断推出,很多“老大难”问题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今天的脱贫攻坚道路上,一套中国特色、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等四梁八柱性质的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基本完成,一块块硬骨头正在啃下来:

——2013年至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每年都减少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

——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

3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翻山越岭来到湖南省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走进多个低保户、特困户家,仔细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成为扶贫工作的基本方略。

为什么讲要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手榴弹炸跳蚤”是不行的。抓扶贫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要一件事一件事做。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当中国全面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号角时,这一理念上升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对农村扶贫开发的瞄准机制、扶贫手段、组织体制等都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对精准脱贫、摘掉穷帽子,习近平总书记具体提出了四点要求:

——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

——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

——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

——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人大代表讨论时再度强调,当前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2014年4月至10月,全国扶贫系统组织了80万人进村入户,共识别12.8万个贫困村、8962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录入信息,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把真正需要扶贫的人扶起来。

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全国扶贫系统又动员了近200万人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补录贫困人口807万,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识别精准度进一步提高,精确锁定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不久前,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各地对2016年脱贫真实性开展自查自纠,245万标注脱贫人口重新回退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使我国贫困数据第一次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

各地还总结出诸如“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四看技能强不强,五看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等评定程序,让扶贫工作更具操作性。

——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在党的各级干部。

2016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从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合力攻坚、奖惩等方面对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全面作出安排部署。务实有效的扶贫管理体制安排,让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传导到最末梢的基层干部。

为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党中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2015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首次组织开展了对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工作成效的试考核,根据试考核情况对中西部20个省份开展了督查,对2个省份开展了巡查。

2017年元旦后,又组织开展了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工作成效正式考核。476名司处级干部组成交叉考核工作组分赴各地,对22个省份的2016年脱贫攻坚成效进行综合分析。

为了使脱贫成效更客观真实,2017年1月,有关机构组织了1756名评估人员,对1500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和6600个脱贫户开展第三方评估。

——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这是精准施策、全方位出击的基本战术。

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统领下,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用多种手段,一系列脱贫创新实践正在各地蓬勃开展,众人拾柴汇聚起澎湃的“巨能量”。

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承担了重要使命。在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2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

此后,东西部扶贫协作向纵深推进,东部发达地区267个经济较强县市区结对帮扶西部地区406个贫困县,并实现对30个民族自治州全覆盖,增强了扶贫的针对性有效性。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效。2016年我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40万人,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第四年减贫超过1000万人。

要坚持“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这是两个意义深远的节点——

2017年2月26日,江西井冈山宣告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向长眠在这块红土地上的4.8万多名革命烈士奉上最好的告慰。

一个月后,河南兰考也宣布摘下贫困的帽子。曾经的风沙盐碱地,如今经济社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昔日最苦最穷的革命老区、黄河滩区,如今率先脱掉了贫困帽。探究两个地方的脱贫密码,最根本的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党员干部冲在第一线、干在最前列,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改变命运的斗志和力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就是党支部。”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考察时说,“派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这些举措都有了,关键是要夯实,发挥实效。第一书记要真扶贫,扑下身子在这里干”。

党中央要求,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要实现全覆盖。截至2016年末,全国共选派77.5万名干部驻村帮扶,选派18.8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

2016年4月,中央组织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的通知》,明确贫困县党政正职在完成脱贫任务前原则上不得调离。脱贫摘帽后,仍要保持稳定一段时间。830个贫困县党政正职脱贫攻坚期内保持稳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社会扶贫也快马加鞭推进。全国17.68万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加,帮扶覆盖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68家中央企业开展“百县万村”行动,全国工商联动员2.65万家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

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即使相距千里、山水相隔,人们却因一个共同目标心手相连,改变着共同的命运。扶贫协作道路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再也没有比幸福的追求更能凝聚巨大的热情与能量。

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没有什么力量比上下同欲更为气势磅礴。

党的十九大将要召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近在眼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华民族必将在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中书写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新华社、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攻坚总书记
时局图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隐形贫困人口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