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乐学习和演唱过程中的吐字

2017-09-13 14:13卢忠智
魅力中国 2017年31期
关键词:吐字声乐

卢忠智

摘要:所谓的吐字,就是指根据我们所要发出的字音的需要,使我们的喉、舌、齿、牙、唇等发音器官处于正确的位置,形成合适气阻力度,将字头正确、清晰地表达出来。在正确的气息的支撑下,按所发字音的要求,有控制地调整发音器官的姿态和气息的强弱,合理地把握字头、字腹、字尾各音段的时值长短及其音响的轻重明暗、相互间的圆滑连接和声调的高低抑扬,将字音正确、清晰、完整地发出来。

关键词:声乐;学习和演唱;吐字

一、吐字的重要性

歌唱是通过与音乐的结合把含义表达出来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歌曲中的歌词,是歌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歌唱表达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歌词的清晰度。所以吐字的清晰对于歌唱者是很重要的。严格地说,演唱艺术对演唱者的要求是很高的,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先生把演唱艺术归为七个字,即“声、情、字、味、表、象、养”。其中的字,就是指吐字不但要清晰,还要把歌词的内涵表达出来。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鲁索认为:“清晰的吐字,绝对不会对声音有害处,相反会使声音更完美、更集中、更柔和。”加尔希亚认为:“发声法正确的同时,吐字良好,是一种罕见的优点,而一名成功的演唱者,首先必须做到发声和吐字的完美结合,也就是用优美的歌喉和清晰的语言向观众表达歌曲内容”,这也充分说明了吐字的清晰对于歌唱者的重要性。

二、怎样练好声乐学习和歌唱过程中的吐字

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认为在声乐歌唱中,发声方法是否正确才是最重要的,而吐字并不是重要的。所以往往一首歌唱下来总觉得有的地方缺少点什么。因此在歌唱中,要把一些重点表现情感的字意表达准确也是不容易的。有的要根据汉字的语言和语义的特点做特殊处理,有的还需要地方方言的吐字。比如,陕北民歌《兰花花》就具有典型的陕北风格,其中的歌词“青线线儿”“蓝线线儿”“蓝花花儿”就是用儿化音来演唱的,这就要在演唱过程中喉、舌、唇、齿因字的不同,而变换着力点。不同的歌曲,对歌曲中吐字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由于有的声乐教师太过要求学生吐字要清晰,所以有时会使学生产生误区。事实上也并不是一定要把字咬得越清楚越好,我们在歌唱的过程中吐字要清楚这一点是肯定要做到的,因为吐字的清楚能丰富歌曲的感情,同时也便于演唱者抒发感情。但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个尺度,如果字咬得过于清楚,就会失去了生机显得死气沉沉,使音乐缺少连贯声音缺少统一性,破坏了音乐的旋律美与歌曲的感染力,甚至会产生字把声给包住了的毛病。在声乐演唱中,每个人都想把字也咬得很清楚同时声音也很漂亮,大家也都清楚这是最好的结果,但有大多数人都过于重视这个结果,所以经常会忽略了过程。我们都应该要知道,把字咬清楚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难就难在声音出来的时候是漂亮的。若要唱出来的声音是好的连贯的,而且字也是咬得很清楚的,那就更难了。所以在声音训练的过程中,理想的声音效果没有形成的时候,要光吐字清楚还是不行的。要必须有正确的训练,而正确的正确的训练是:一定要在唱的过程中吐字,而不是在吐字的过程中来唱,要在我们的声音松弛和通畅、音乐线条连贯的基础上吐字,把松弛的声音作为语言的载体。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在作进一步的阐述。

(一)前与后的结合。

前后是指吐字发声时口腔的着力点的位置。字头的发音部位靠前,字腹的发音部位靠后。一般来说,歌唱时的吐字的着力点都要比说话状态靠后些。一般情况下,歌唱时,吐一个字要求一是前短后长,就是声音要短而且准,字头占的时值相对来说短,韵母占的时值相对来说长,比如说如发“la”时,“l”很短,占半拍或再短一点;二是前小后大,指口咽腔的状态,口腔前半部主要是发声母,而声母的发音特点是唇、舌、喉、鼻、牙五个部位,開的机会不多。而唱韵母时咽喉要保持打开的状态,相对的开得比前边大;三是前松后紧,前松是指歌唱时,唇、舌、牙、喉、鼻等部位要放松,只有在前松———咬准的前提下,才能使字音发的准,动得快,变得多。

在歌唱时,要保持抬软腭,挺后咽壁,放下喉头,使喉头稳定,做到这些,需要一部分神经和器官的肌肉控制、拉紧,才能保持稳定。尤其是后咽壁,只有“紧”,才能保持稳定,能使肌肉从比较松的状态变成紧张状态,起到共鸣的作用,所以说要后紧;四是前变后不变,因为歌唱中的吐字是不同的,所以口咽腔前面吐字的部位要经常变化;因为咽喉部位始终要保持开的状态,以确保声音的圆润、通畅,这就要求口咽腔后面在打开的基础上要少变,最好是不变,或者尽量不变。

(二)横与竖的结合。

美声唱法在歌唱训练中,以“a、e、i、o、u”五个母音做为基础,声音以“竖”为原则。它要求口形要竖,后咽要竖,声音要竖,但是,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常出现“重声轻字”、“吐字不清”,把握不准风格的问题,特别是民族唱法由于语言的原因,声音“扁而尖”。

在汉字的发音中,根据十三辙发音,口形分类为:横口形:一七、发花、乜斜、江阳、人辰、言前,这种字发音靠前,用力在唇齿、牙、舌;竖口形:姑苏、中东、梭波发音在后用力在喉;综合口形:怀来、灰堆、由求、遥条,这种字横竖交替,变中有形。由此可见,横口形加上综合的口形,在歌曲吐字中占统治地位。所以说,字与声结合的重要一项就是“横”与“竖”的结合。

(三)松与紧的结合。

由于歌唱和平时说话不同,它要较大的音量和宽广的音域,并需要把声音稳定在高位置上变化和延长,因此就需要均匀有力的气息支持。这就是所谓的气息双向运动的感觉。这中感觉不仅保证了气息对高位置声音的支持作用,也保持了各共鸣器官充分打开的作用,因为没有各共鸣器官的打开也不可能获得高位置的声音,所以说“气息是歌唱的动力,高位置是歌唱的保证”。这种气息的运动和共鸣器官保持扩张状态的感觉,是一种神经兴奋,部分肌肉高度紧张的状态,这就出现了一部分肌肉需要紧张,另一部分肌肉需要放松的问题。

“松”与“紧”的状态不仅相互对立也相互制约着,两者要巧妙合作,就是松中有紧,紧但是不僵,紧中带有松,松但是不懈。

三、结语

关于吐字的很多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强调是科学技巧的自然进行,这些技巧要学会并不难,但要做到真正正确的理解和灵活自如的应用就非常困难了,这就需要我们持之永恒的重视和训练,坚持不懈,不断实践,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声乐之路。

参考文献:

[1]徐开美. 民族声乐歌唱者学习美声唱法的实践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2]王丽婷. 歌唱中如何表现中国作品的歌唱语言[D].西安音乐学院,2016.

[3]王珊. 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J]. 邢台学院学报,2014,(01).

[4]孙彬. 美声唱法演唱汉语声乐作品咬字吐字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吐字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绕口令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谈声乐表演艺术中咬字与吐字的关系及训练
科学演唱基础核心技术研究之一
浅谈语言在歌唱中的作用
歌唱语言中的咬字吐字探讨
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