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媒介:电视的未来

2017-09-13 16:28徐守锋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4期

徐守锋

摘 要 文章的重点是基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论,对于当下电视媒介经历变化后所表现出来的未来电视媒介形态进行“冷”“热”属性的判定,以期为电视发展趋势的认识和理解提供参考。

关键词 麦克卢汉;冷媒介;未来电视;互联网电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4-0095-02

作为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的一代宗师,麦克卢汉充满预言和洞见性的媒介理论在当今的数字网络时代一一应验。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中最具影响力和为人熟知的包括:“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和“热媒介”等。较之于前两者,“冷”“热”媒介理论在学术界一直饱受争议,尤其是对于麦克卢汉将电视划分为“冷”媒介的质疑和争论更是从未停止过。当然,冷热二分法并非僵化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尺度,媒介也并不具有什么永恒不变的形而上的冷热属性。但作为一种考察和理解媒介的工具,其效度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我们在媒介剧烈变革、新媒介层出不穷的时代中认知媒介更是如此。

1 电视“冷”媒介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麦克卢汉提出电视“冷”媒介的概念,最初是针对广播、电影等其他媒介而言的。相对于电影而言,电视的高参与度、鼓励互动和深度卷入等特点都是麦克卢汉认为电视属于“冷媒介”的原因。麦克卢汉所处的时代,电视发展刚刚起步,电视屏幕上雪花点的效果也对应了“冷媒介”低清晰度的特征,当然麦克卢汉理论的低清晰度的所指绝不仅仅只是屏幕效果的清晰程度,更应是媒介提供信息连续性、充分性以及观众参与互动的程度。

2 电视媒介形态的发展与未来

电视媒介发展到今天,仅从物理形态方面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黑白到彩色,从“雪花点”到高清4K。电视媒介发展除了物理显示技术发展带给我们屏幕效果的不断提升,更需引起我们关注的是电视媒介形态的演变。

电视媒介形态和业务模式出现颠覆性转变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渗透而来的。尤文奎、胡泳的论文《电视的未来》中系统的总结了电视遇上互联网之后,电视面临的挑战与转变,并且直言互联网电视才是电视的未来。互联网电视(OTT TV)的概念从2009年开始传入国内,指的是通过公共互联网提供视频服务的电视形式。我国目前的电视形态从传输技术上划分还有另外两种形态,一种是由来已久的有线电视(DVB),另一种则是最近几年迅速发展的由电视运营商主要推动采用电信虚拟专网传输的IPTV。尽管其他两种电视形态尤其是有线电视在目前阶段市场份额和用户数仍占绝主要地位,但与尤文奎、胡泳文章《电视的未来》中的观点一致,笔者也认为互联网电视代表了未来电视发展的主流和方向,本文接下来关于未来电视属性的探讨也基本依赖于两位学者相关的论述展开。两位学者在文章中详细论述了互联网电视在我国的发展和现状,指出了电视未来的八大转型即“电视頻道转变为产品、也就是转变为视频App”“电视观众转变为用户”“传播转型为运营”“渠道转变为平台”“客厅转型为移动”“孤立到社交”“终端从功能转向智能”“传输渠道从专网转变为公共互联网”,并预测了未来电视发展的几个重要趋势,包括“互联化、泛在化”“终端智能化、电视机显示器化”“移动化、社交化”等。借助两位学者对未来电视转型和趋势的画像分析,我们对未来电视日益清晰地互联网化趋势不难达成共识。在互联网使整个文化环境“温度”下降的背景下,未来电视的“冷”媒介属性就不言自明了。

为了更充分地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回到麦克卢汉“冷”媒介判定的标准对未来电视的“冷”特性进行探讨。

3 未来电视“冷”媒介属性的分析

麦克卢汉对冷热媒介的划分做过如下阐述:“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具有高清晰度。电话是一种冷媒介,或者叫低清晰度的媒介,因为它为耳朵提供的信息少得可怜,大量的信息还得由听话人自己去填补或完成。热媒介要求的参与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显而易见,麦克卢汉对于冷媒介标准的判断有三个,即:媒介对人感官延伸种类的多少、媒介的清晰度、受众的参与度。当然,如今电视和其他媒介的发展状态与麦克卢汉做出论断时所处的状态已今非昔比(麦克卢汉时期的电视是黑白画面且有雪花,电影还处于默片时代等),但通过对于麦克卢汉关于冷热媒介判别本质的把握,依然可以借助这一工具对未来电视的“冷”性特征进行理解。

1)媒介对人感官延伸的角度。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是运用电子技术传递声音、图像的一种传播媒介,是将图像、文字、声音等形式齐聚屏幕,以全能语言的方式让人同时可以接收声音、图像和文字传播,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未来电视的形态将与传统电视形态迥然不同,电视功能多样化,电视将成为未来家庭的智能显示终端,当然视频收看仍将是未来电视的主要功能之一。电视同时延伸了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属于“冷”媒介的论断依旧成立。不仅如此,媒介之所谓冷,就是说他邀请人去补充细节,并不是取决于它启用的感官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它使用感官的烈度。未来电视视听传达技术和互动控制技术的改善以及体感、VR等功能的加入,电视对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感官调动的“烈度”将大大提升,未来电视的“温度”进一步被拉低。

2)媒介提供信息清晰度的角度。媒介清晰度的高低是麦克卢汉提出冷热媒介判别的直接标准。清晰度高低的标准在当时论断的原意当然首先是屏幕效果的清晰程度,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电视的画面清晰度和显示技术已与电影画面和显示技术基本同步。我们主要从媒介提供信息的持续性和受众信息补充、参与以及卷入程度进行考察。仅从视频收看这一功能使用来说,未来电视的使用形态与传统电视的线性直播形态有很大不同,未来电视为使用者提供了包括直播、点播、回看、搜索等一系列的视频观看选择。传统电视频道的产品化乃至App化更增加了电视使用者片源选择的烦恼。电视用户需要在未来电视系统所提供的诸多选择中自主选择需要播放的视频。从打开电视机到视频播放,未来电视的使用者面临着与电视进行沟通选择的必要性,纵使未来电视功能不断优化和智能,在这一过程中电视受众信息补充、参与以及卷入的程度都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未来电视的收看将更加自主化,甩屏功能和移动化趋势使未来电视可以在家里的任何一个地方观看,电视的暂停播放功能也可使电视观众随时从电视内容中切入与切出,电视提供信息的非连续性和非充分性特征更加突出,未来的电视的“冷”性特征进一步突显。endprint

3)受众参与度的视角。笔者一直认为受众参与度可以算是冷热媒介区分最为有效的标准。按照麦克卢汉的解释,冷媒介所容许的参与度比热媒介要多。电视媒介容许的参与度随着技术条件的发展呈现逐步深入的趋势。从早期电视台的观众来信、热线电话到后来短信参与和社交媒体互动,电视的传者和受者始终保持着交流和互动,电视媒介容许的参与度由弱到强。进入互联网时代,代表着未来电视发展方向的互联网电视最终将传者和受者的界限打破,未来电视具备的互联网属性将使传者和受者的地位改变甚至翻转,参与者的介入和建议将会影响电视内容的播出甚至决定最终的结果,这种现象在当下的电视媒介中已初见端倪,例如国内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選秀节目,场外观众通过微博、微信和手机App发表对于节目的看法,并投票支持选手,可直接决定选手的去留。未来电视受众深入参与的程度可见一斑,未来电视“冷”媒介的属性也由此确定。

以上结论由互联网电视的各项特征得出,但目前其他两种电视形式DVB和IPTV同样具有互联网电视的绝大部分功能,包括点播、回看、互动、社交等,存在差别的只是背后的传输渠道和运营者,而以上功能无不凸显着电视媒介的“冷”性特征。

4 结束语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到来时,电视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网络媒体对以前各种媒介形式的融合与渗透,不仅改变了众多传统媒介的形式,也使各类媒介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对于电视媒介来说,尽管从麦克卢汉最初判定的“冷”媒介性质开始经历“温度”变化和“升温”的过程,但在互联网“寒潮”的侵袭和浸润下,电视媒介的“冷”属性将持续和更加凸显。对于传统电视的从业者而言,及早认识到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千纪指南[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郭桂萍,牛任重.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中的“冷”电视探讨[J].科技传播,2016,8(1).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4]余志为.新媒体:最“冷”的“冷”媒介[J].编辑之友,2014(8):66-69.

[5]尤文奎,胡泳.电视的未来[J].新闻爱好者,2014(7):1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