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雅丽
内容摘要:本文由大量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现象入手,分析了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结构模式;从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的个体性、地域差异性、技术创新性、对传统语言的冲击性等方面指出了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的文化意义。
关健词: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 结构模式 文化意义
中国网络文学语言最初出现简化和缩写的形式是为了节省上网时间,提高打字速度,节省经济付出。今天很多人在上网时为显示自己并不是新手,就不仅要知道一些特定网语的意思,而且要会在恰当的时机运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在经历了自身的发展、融合、淘汰之后,在网民群体中形成了独特的结构模式和文化意义,同时对大学生这个网民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结构模式多样,一般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谐音型:很多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的出现是由于网民打字时多用拼音输入法,所以出现了同音词、近音词替代现象,这些网络词语带有极大的諧音特点。如米=没,米有=没有;驴友=旅友;斑竹,板猪=版主;野猪=业主……
符号型: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中,经常出现本身无任何意义的符号叠加在一起,表达出各种各样的实在意义,成为情感符号。例如:“(-_-)”表示神秘笑容;“: - ”表示平淡无味的笑;“^-^”表示咪着眼睛笑;“<@-@>”表示醉了……
英文术语型:在网语中夹杂一些英文术语和句子是一种网上时尚。例如:why?(为什么?); nice to meet you.(能见到您真高兴)……。自创英文极简缩略语更是网友之间的密语。例如:IC(我明白了。全文是I see.);IDK(我不知道。全文是I dont know.);TKS(谢谢。Thanks)……以上是能猜出意思的极简缩略语。而有些是很难猜出意思的,除非事先知道其意思。例如:MorF(是男还女。全文:Male or Female等等。
拼音缩写型:网语中自创拼音极简缩略语(尤其是用于人的称呼上)颇具人情味。例如MM(妹妹)、JJ(姐姐)、GG(哥哥)、DD(弟弟);PMP(拍马屁);BD(笨蛋);RMB(人民币)……
数字型:用一连串的数字的谐音或转意来作数字密码表示各种意思是另一类发明。例如:886(拜拜了);7456(气死我了);9494(就是就是)……
造型语型:有些汉字,本应该属于冷僻字,但是由于其字形的特殊性,在网络上转换意思后重新流行开来。如:“囧”及与“囧”形近的汉字,这些汉字在网语中已经失去了本来的含义,演变为一种奇特的网络文化现象。囧,读作jiǒng,本义是“光明”的意思。但这个字,网络上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或者极为尴尬的心情。网民把“囧”字看成是一张人脸,“八”就是两道因悲伤和沮丧而下垂的眉毛,“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而“囧”字的发音和“窘”完全一致,在网语运用者眼中简直再完美不过了。甚至一些与“囧”形近的汉字也有了新的含义。如:崮的意思是囧国国王;莔的意思是囧国皇后……
还如“ORZ”,这并不是英文或汉语拼音的缩写,指的是网络上流行的表情符号:_| ̄|○。它看起来像是一个人跪倒在地上,低着头,一副“天啊,你为何这样对我”的造型,虽然简单却很传神。有人发现用简单的三个英文字也可以表现这个动作,于是orz就开始流行了。
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结构模式逐渐稳定下来之后,其背后所具有的文化意义逐渐凸显出来并影响深远。
首先,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突出的个体性特征。这种个体性特征不仅仅体现在每个网民自身的网语特色上,也体现在不同的网群语特色上。网络给了每个人张扬个性、释放自我的独特空间,有些网民创造出一些独特的词汇,在网语风格上独树一帜。
其次,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网民都在增多,网上地方方言的运用使网语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四川网友经常在打出一句话后加上一个“三”字或者“撒”字,来表明自己的方言特点。有的网友会用汉字谐音性的特点来表达自己所属的方言区,如:介个人似碎?(这个人是谁?)就是非常典型的辽宁方言。
然后,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独特的技术文化特点。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毕竟是一种伴生于网络技术的文化现象,因此具有非常独特的技术性。
最后,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带有极强的冲击性。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的冲击性主要表现为对传统语言的冲击。很多网民在上网时发现,如果从传统语言的角度去理解网语,经常会出现难以理解或者干脆不知道对方在讲什么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针对网语的专门性字典已经编纂出版。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8/07/23/5233.htm,2008
[2]刘海燕.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