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中“雨”意象探析

2017-09-13 23:21杨秀科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人生观情感

杨秀科

内容摘要:“雨”是苏轼词中常见的意象。苏轼用“雨”这个意象表达了对亲朋好友、黎民百姓及其自身的各种情感,也逐渐体现出苏轼由宦海沉浮到超然物外这一人生观变化过程。

关键词:苏轼词 雨意象 情感 人生观

苏轼在其词里常用到“雨”这个意象。笔者对《苏轼词编年校注》[1](下文为了方便,简称《校注》)进行了统计,发现包含“雨”字的词有77首(不包括他集互见、存疑、和误收入的词)。而我只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8首来进行文本分析。将通过“雨”意象结合时代背景和经历来简单探讨苏轼的情感、态度、人生观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方便,我根据苏轼在词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将本文分成了三大部分。

一.悲苦之雨

在人们共同认知里,雨总是伴随着忧郁、哀伤、苦闷等负面情绪,古时候的诗人词人也是如此。在苏轼词中,悲苦之雨的例子是比较多的。这类雨的特点是:以秋季为多,时间主要是黄昏和夜晚。

1.离别之悲

古时候的交通很不发达,两地间的交流很困难,“生离”往往就意味着“死别”。因此,古人们很重视友情,在离别时最是不舍。苏轼当然不例外,试看看《诉衷情》这首词。

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浙江西。 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校注》第69页)

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写于迎杨绘(字元素)送陈襄(字述古)之时。上阕对陈襄进行了高度评价,此时迎接杨绘的先驱官员们已到了钱塘江西,离别已无可奈何。下阕则描叙了萧索的离别场景,“雨”和“凄凄”的连用,则将哀苦之情刻画到了极致,这里的“雨”可能不止下的雨,可能暗示了苏轼流出的泪水。最后两句是说“我”哪敢面对新官,向着旧官的背影哭哭啼啼。将复杂难堪哀伤之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类似的词还有《菩萨蛮·西湖送述古》,此词也是抒写送别陈襄的感伤情绪。

2.为处于苦难中的自己而哀

众所周知,苏轼一生伴随党争起起伏伏,命运何其坎坷。在身处艰难困苦时,苏轼不得不为自己而哀伤。例子见下:

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幾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满江红·东武会流怀亭》,《校注》第168页)

此词于熙宁九年(1076)三月三日在密州所作。结合其注,可知这首词作于南禅小亭,基调是“觞”。苏轼和朋友沿着江边去寻找春天的痕迹,但是树枝上的花儿都落了,于是苏轼感叹:“春意只有三分之一了”。此时他开始感慨官场的苦恼和人生无常。官场生活让苏轼感到厌烦,他发问:“什么时候是个头呢?”风里来,雨里去,晴天太少了,自己开心的事儿也太少了。

苏轼在此用“雨”来表现自己处在一种危难和恶劣的处境,他当时由于和新党政见不合而自动请求调到地方,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于是感叹:“风雨外,无多日。”官场太危险,他自己也是如履薄冰,在密州之后,他开始用“风雨”来形容这种危难困苦的处境。

3.思念亲人而悲

我们再看看苏轼对其弟的思念之情。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校注》第741页)

此词于绍圣元年(1094)八月,在万安县造口写下。是要寄给苏辙和张庭坚的,怀人之情很是明显。上阕开篇就给我们描绘了凄凉之景。雨打梧桐、寒秋之气、蟋蟀的鸣叫声,怎能不让人愁肠百结,思绪万千?苏轼在梦里回忆起了过去的点滴,想起了在江亭饮宴歌舞的场面,对苏辙的思念一发不可收拾。而此时苏轼也已经57岁了,官场让他疲惫,和弟弟回乡归隐是他此时最大的心愿,但此时他孤身一人,兄弟何时能重聚呢?不得不让他黯然神伤。

这首词中,“梧桐”“雨”等意象使用;梦境和现实,过去和现在的交叉运用。渲染了词人强烈的苦闷情感,突出了其孤独,表现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除了这三首词,苏轼表现悲苦之雨的词还有《江城子·黄昏犹是雨纤纤》,《南乡子·送述古》等等。

二.喜悦之雨

如上文“悲苦之雨”所说,下雨总是伴随着忧伤等负面情绪,但这毕竟不是绝对的,杜甫在《春夜喜雨》[2]就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表达对“雨”的喜爱之情。苏轼也一样,苏词的这类喜雨词的特点是:以春季为多,多是“雨过”,“雨晴”,“细雨”,“微雨”等词。

我们看看《望江南》、《浣溪沙》、《江城子》三首词。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望江南》,《校注》第166页)

此词是熙宁九年(1076)在密州时所作的。上阕“春服”就用了《论语·先进篇》的典故,表达一种等待难耐的心情。之后的“舞雩”“酣咏”给读者带来一片闲适、欢乐的景象。下阕开头就写到微雨刚过,人们开始躬耕的热闹场面。我们都知道,春雨对于农耕和万物生长来说十分重要。苏轼刚到密州时,农作物多年歉收,旱灾、蝗灾严重,苏轼也带领官员抗旱,灭蝗。苏轼写此词,体现了他对人民、农活的深切关心。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浣溪沙》,《校注》第237页)

此词于元丰元年(1078)初夏在徐州所写。有词序云: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endprint

根据傅藻《东坡记年录》可知,当时徐州春旱,苏轼在石潭祈求降雨,下雨后又到石潭谢神,道中作五首《浣溪沙》。这雨后清新美丽的景象,却让苏轼产生归隐、躬耕于陇亩的感情。表明了苏轼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对农民身份的认同。

纵观苏词,是从徐州开始表现出告别官场,退隐田园的倾向,可看出苏轼心境的变化。在密州、徐州,他为人民奔走,和人民打成一片,归隐意愿越来越强烈,源于他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也是他热爱劳动人民的体现。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江城子》,《校注》第352页)

而在此《江城子》词中,苏轼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倾倒之情,陶渊明是苏轼的偶像,苏轼甚至认为陶渊明就是自己的前生。走遍人间,苏轼依然选择躬耕,春雨下得很足,使得词人开垦的荒地“东坡”得到灌溉,甚至让乌鹊都感到欢喜。我们可以从这首词感受到苏轼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对退隐归田的愿望,对春雨的深深感谢!

除了以上两首,表现喜雨的还有《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等词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三.超然之雨

本部分的超然之雨,与“乌台诗案”的影响很有关系。“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苏轼由当初的‘奋厉有当世,‘致君尧舜,转变为‘聊从造物游的艺术人生。”[3]造物游,是说苏轼的寄托从名利事业转移到了大自然上,变得旷达、超然物外。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主要是黄州及之后的诗词。

本部分主要结合“雨”的意象来分析苏轼达到的这种旷达的人生境界。我们来欣赏《定风波》、《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校注》第356页)

其词有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这首词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在黄州作。苏轼要去沙湖相田,但在道中却下起雨来,此时却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弄得很狼狈,为何狼狈?因为心里已经被雨给打乱了,他们想:“我的衣服脏了,鞋子脏了”[4]唯独苏轼自己没有这么觉得。

上阕就提醒人们不要被穿林打叶的雨声影响到,“穿”“打”这两个强烈的字眼,对苏轼不起威慑作用,他已有超凡的定力。道中遇雨,实则是写他面临人生的艰难困苦和打击挫折体现出来的一种境界。有什么能妨碍自己且吟且歌且呼啸地慢悠悠地踱步呢?持着竹杖,穿着草鞋却感觉比骑马还轻松。“谁怕?”是说自己没有马,没有雨具,没有好的条件,却不受这些事物影响,坚持自己的步伐。“料峭”是形容春寒的,由于这阵寒冷,使得苏轼酒醒,但此刻阳光的“斜照却相迎”使得苏轼感到温暖。苏轼这时回首自己走过的地方,不是很萧瑟很凄凉吗?指自己受到的打击和挫折。最后一句写得极好,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下雨了不用惊慌,天晴了不用特别欢喜。如上面所说,风雨暗喻人世的苦难劣境,晴则象征着幸运顺境,意即不管幸或不幸,都已经不介意,都不能动摇、改变苏轼坚定的心。因为此时的苏轼已经超然物外。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校注》第358页)

这首词也是元丰五年(1082)三月去沙湖相田的时候作的。

此处我们着重分析“松间沙路净无泥”一句,虽然萧萧地下着暮雨,但松间的沙路干干净净,没有泥土。下雨使道路泥泞这是常理,但苏轼表现为“净无泥”。由此我们想到禅宗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苏轼此时已经达到超尘脱俗的境界,所以“松间沙路”是没有世间污垢的,即使被雨淋湿也不会泥泞,不会弄脏。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一致。[5]

经过上面几首词的分析,我们可以见到一个越来越年长的苏轼,也越来越旷达、超然的苏轼。关于超然之雨,还可见《满江红·忧喜相寻》,三首《南歌子》,《西江月·重阳栖霞楼》等词作。

四.结语

通过这三种“雨”的意象,我们能够从词中真切感受到蘇轼对亲朋好友、对劳动人民的深厚友谊和感情,体会到苏轼退隐躬耕的意趣,也能体会到苏轼超然物外的旷达人生观。这几种思想似乎冲突矛盾,但苏轼却很好的把它们统合在了自己身上,正是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合流统一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967.

[3]王洪.苏东坡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1998:54.

[4]叶嘉莹.北宋名家词选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8.

[5]保苅佳昭.新兴与传统——苏轼词论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05-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生观情感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情感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情感移植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阅读理解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