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伟+许静+陈婷婷+徐兵
摘 要:应用型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的立项资助已开展多年,在面向应用性科研发展中,校级科研项目资助体系存在不同项目类型间的界限模糊、资助体系与学校发展脱轨、向应用性科研方向转变力度不足等问题。建议高校优化资助类型,设置新起点项目、预研究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研机构开放课题、管理水平提升项目,并采取有关措施改进校级科研项目的管理现状,以增强应用型大学学术影响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 应用性科研 校级科研项目 项目资助体系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7(b)-0198-03
Abstract:School-leve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many year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research,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funding system of school-leve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such as blurred boundaries between different projecttypes,the funding system divorced from school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nsity of changing to application-oriented research is not enough.Thesuggestion is optimizing the projecttypes.The new-start project,pre-study project,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project, open topic project of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management level promoting project are subjected to be setted.We cantake releva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tatus of school-leve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Thisact will enhance the academic influenc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andcontribute to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Application-oriented research; School-leve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Projects funding system; Innovation study
科學研究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职能,科研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前景。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工作起步晚,与研究型大学相比科研基础较薄弱,在高级别项目竞争中处于劣势。但应用型大学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通过校级科研项目的立项资助,能帮助广大教师找准研究方向,积累研究成果,尤其是为中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桶金”,锻炼其科研实践能力,为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奠定基础,是走好应用性科研道路的重要环节。应用型大学如何建立更加规范合理的校级科研项目资助体系,发展应用性科研[1],最大限度发挥校内科研经费的使用效能,是关系到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讨论如何创新应用型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体系。
1 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争取校外科研项目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地方应用型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的立项资助已开展多年,资助类别逐年丰富,资助力度逐步提高,获得资助的教师数量不断上升。北京联合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在培养人才、营造科研氛围和孵化高水平项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1 不同项目类型间的界限模糊
北京联合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范围广,项目类型相对较丰富,但受历史因素和发展水平的制约,项目设置层次不分明,立项目的不明确,不同项目类型间的界限不清晰,某些项目的申报指南不规范或缺失,导致很多申报者对不同项目的定位理解不到位,出现盲目申报,甚至哪类项目的立项数量多就申报哪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即使成功立项,也往往无法得到立项单位真正希望达到的效果。
1.2 项目资助体系与学校发展脱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科技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多数高校的校级科研项目已存在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原有的资助体系多已不再符合当前科研发展需要,为了配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校级科研项目在定位、资助对象、类型设置和资助重点等方面均需做出调整,某些项目存在的意义已不大,需要进行优化整合,以发挥校级科研经费的最大效益。
1.3 向应用性科研方向转变力度不足
应用型大学的科研水平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有其自身特色,应发挥学以致用、研以致用的优势,在应用性科研发展方面寻找突破。北京联合大学现行校级项目相关政策老旧,研究成果多数没有得到有效推广,成果转化率低,这就需要决策者对项目的设置目的、申报指南、评审方式、管理办法等进行重新论证和修改,在管理层面突出对应用性科研的重视,给予应用性科研更多引导和政策倾斜,探索更加符合当前校情的校级科研项目资助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校内科研经费的使用效能,增强应用型大学科研竞争力。endprint
2 北京联合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类型设置建议
应用型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的设置应以学校科研发展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为指导,既保持和发扬原有科研优势,又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向高级别项目的要求目标靠拢,为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服务,为学校整体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服务。
与初设立校级科研项目时相比,北京联合大学校级项目分类已经有所调整,当前设置类型如图示,基于学校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发展定位,建议北京联合大学进一步优化资助类型,每类项目独立给予申报指南,明确项目定位、资助对象、资助条件、资助额度、预期成果及其应用等,资助范围不交叉,突出重点,同时不同类别项目尽量相互衔接,形成完善的校级科研项目体系(如图1)。
2.1 新起点项目
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缺乏科研工作经验和条件,但科研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应通过设立新起点项目,给予青年教师一部分科研启动资金,培养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为今后申报其他高水平项目积累经验。这类项目的申报条件应为没有独立承担过科研项目的青年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优先资助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项目的资助额度低,研究期限为1~2年。项目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组织校外专家评审,减少学校内部人情因素等主观意见影响,严进严出,真正选拔出科研素养较高、科研潜力大的年轻科研工作者,为后续开展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2.2 预研究项目
在学校每年申报的国家级项目中,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结合各学科发展状况,及项目的选题立意和发展前景等综合因素考虑,遴选出一批优秀课题进入学校高水平项目储备库,直接做为预研究项目立项,不再另行组织申报[2]。此类项目的设置目标是对有望获批更高级别项目的课题进行校内重点培育,扎实前期研究基础,争取国家或省部级科研计划的支持。设置预研究项目会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高级别项目申报的热情,提高申报文本质量,增加学校高级别项目获批率。此项目对申报人的职称、年龄和是否承担过科研项目不做限制,资助额度可以适当抬高,但预期成果应为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专著或发明专利等,并承诺将以此项目为基础成功立项高级别项目。
2.3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应用型大学应重点发展“研以致用”的应用性科研,转变传统的以项目或论文数量为科研考核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教师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使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3]。此类项目的资助范围应锁定已经有较好研究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的教师,通过立项资助,负责人将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甚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项目的申报由成果持有人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并作出成果转化承诺,学校組织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评审,资助额度和年限可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整,对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持续关注。
2.4 科研机构开放课题
依托高校管理的国家级、省市级科研机构拥有较优越的科研条件,把握自身研究领域的丰富资源,由学校委托科研机构设立的校级开放课题,可以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前沿的研究信息和广阔的发展平台,组织跨学院、跨学科的学术团队,促进其完成应用性较强的科研任务。科研机构开放课题要求自然科学领域研究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开拓思路,广泛交流,努力寻求突破和创新,人文社科领域研究应聚焦地方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力求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决策参考价值。
2.5 管理水平提升项目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提升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创新管理工作方法,能够促进学校各项事业顺利开展,提高教师和学生满意度。管理人员在校级项目的竞争中不占优势,但又有其针对本职工作进行科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因此设置管理水平提升项目,申报对象为管理岗位上无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自由申报,但选题应在自身从事工作范畴内,以期研究成果能真正应用到学校管理工作中,为学校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为向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转变提供新思路。
3 校级科研项目的管理改进措施
北京联合大学科研基础薄弱,相应的科研管理水平和能力也有待提高,特别是校级科研项目管理,缺少上级部门的政策指导和工作部署,在管理模式和力度上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尽快优化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者服务水平和教师满意度。
3.1 修订项目管理文件,提供政策保障
根据校级科研项目设置的新思路,结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首先应调整政策导向,重新修订原有的校级项目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强调绩效考评,并制定相关激励措施和保障制度,以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完善二级院系科研管理机制,为各学院、部门配备专职科研管理人员,使科研管理更加规范细致,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2 分类组织申报,严格立项程序
多数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项目的常规申报集中在每年年初,校级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应避开此高峰期,为教师预留充足时间进行积累和沉淀。所有校级科研项目均采取竞争机制,每一类型的项目应根据其设置目标制定专门的项目申报指南,并明确其绩效考核重点。组织申报部门应对申报文本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对形式审查不通过的项目取消申报资格,并在申报书中突出填写预期目标和承诺完成的任务,作为遴选立项的重要参考[4]。项目评审方式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确定,对未能入围但整体水平较高的项目可调整到更加契合的项目资助类型,将校内经费尽可能资助给有准备的人。
3.3 注重过程评价,规范验收标准
立项之后的过程管理一直是科研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但又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完成质量和效果,若能在过程管理中及时发现项目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对项目进行年度绩效考评和中期检查,定时监督项目研究进度,是加强过程管理的必要措施。
根据不同类型项目的研究期限,科研管理部门应统一组织验收结题,对照申报书或任务书检查项目是否已完成预期目标,亦可组织专家对项目能否结题和项目完成质量进行会审,给予结题结论。结题质量较高的项目,应有相应奖励制度,以激励项目负责人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无法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若有适当理由可给予一次延期机会,逾期仍未完成即予以撤项处理并追回研究经费[5]。
3.4 协助成果推广,鼓励后续研究
根据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需要,项目负责人应与学校积极配合,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区等组织的联系,积极推广校级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学校科研影响力。对成果显著的项目,学校可资助其继续开展后续研究,为申报更高层次的科研计划打好基础,也为更高水平的成果产出提供物质保障。
北京联合大学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体系的创新,能够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促进学校向应用性科研发展转型的进程,增强应用型大学的学术影响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 张波.应用型大学的科研评价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5(1):10-13.
[2] 孙站成.高校校级科研项目设置初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4):445-447.
[3] 李林.应用型大学科研管理工作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6(1):17-20.
[4] 苗亚静.校级科研项目资助体系运行现状及创新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4):379-381.
[5] 张莉.高校校级科研项目的作用及存在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0):200-2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