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苍穹之下”的播出把雾霾推上了热搜话题,从而第二产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再次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报告是人们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渠道之一。文章以2015年20%第二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得分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当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其背后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 信息披露 第二产业 聚类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微观利益的倾向和弊端,暴露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职工利益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并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特别是第二产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2015年柴静的“苍穹之下”把雾霾问题推上了热搜话题,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利益,更需要注重能给社会带来的无形效益,特别是对生态环境应该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本文以第二产业20%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数据分析,从整体角度解释第二产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并进行聚类分析。深入分析当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不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一、理论回顾与研究设计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评价的研究现状
自从1968年美国会计学家戴维·林诺提出“社会责任会计”概念之后,学术界便展开对此话题的研究。Abbott and Monsen(1979)首次量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按照是否披露为标准进行打分,即有披露得1分,否则不得分,为以后信息披露指数化的应用开辟了先河。[1]Cambell(2003)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报告字数的多少来量化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程度;而Hanifa and Cooker(2007)在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时采用指数法[2]。虽然各学者在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研究上各有侧重点和不同点,但都包括如下五个大类:环境、能源、雇员、社区、消费者。
国内对社会责任研究起步较晚,但追随国际步伐,逐步加强相关研究,完善相關准则规定。李立清、李燕凌(2005)通过劳动者权益、人权保障、社会责任履行管理、企业商业道德以及社会慈善行为五个方面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这是第一个针对中国企业状况建立的全面评价体系。[3]随后,这种通过指数法来建立指标体系衡量信息披露的方法得到了学术界广泛接受。李正(2007)认为指数法是评价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最佳方法。[4]在2011年中央提出应该从9个方面来建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体系后,周苗苗(2012)简化为4个方面(投资者、政府、员工、消费者)来建议信息披露体系。[5]周浩(2013)通过从社会责任、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度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采用likert五级打分法建立金属行业的相关信息披露指标体系。[6]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构建,指数法在相关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通过指数化,把描述性信息数字化,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得有用信息。
(二)研究设计
1.样本来源。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5年沪深A股有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20%第二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一共有186个样本,分别取自采矿业13家、制造业148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5家、建筑业10家。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CSMAR和巨潮资讯网。
2.指标体系构建。本文依据第二产业的行业特征,综合侯艳楠和周浩的指标体系,认为指标体系不仅应该反映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还应该反映企业的环境责任以及企业的社会公益行为,故将从以下7个大类,21个分类来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指标,即股东权益类(研发投入、披露定期报告)、员工问题类(员工安全和健康、员工业绩评价标准、员工培训、员工其他福利)、消费者问题类(产品的安全与质量提高、售后服务及反馈问题处理)、债权人权益保护(债务本金及利息的偿还)、社区社会责任类(纳税贡献、公益慈善捐赠、本年新增就业岗位贡献、推动科技创新、安全生产、其他社会贡献)、环境问题类(控制污染、节能减排、开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其他环保贡献)、社会责任制度建设及改善措施类(不足之处、改善措施)。若没有披露相关信息计0分,有披露描述性信息得1分,有量化披露或者有具体实施措施记2分,故指标总得分最高为42分,其中股东权益类4分、员工问题类8分、消费者问题类4分、债权人权益保护2分、社区社会责任类12分、环境问题类8分、社会责任制度建设及改善措施类4分。
二、分析结果及评价
对186个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信息披露程度低。如表一,对所有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分为3类,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样本公司的信息披露得分总体上不理想,尽管属于第三类高得分的聚类,其得分也才19分,和总得分42分差距较大,而低得分和中等得分的比重高达78%,说明上市公司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程度较低。此外,只有18.6%的数据是进行了量化,而大部分数据只是简单的文字表述。
2.信息披露内容差异较大。笔者对第二产业四个行业各指标进行具体分析,各行业间披露指标得分差距并不大,几乎没有一家公司全面披露相关社会责任信息,整体总体得分偏低(采矿业13.31、制造业9.29、电力电热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40、建筑业12.50)。,此外由于第二产业行业特征,各公司对环境问题类的信息披露比其他指标较为详细。但对比各指标的最低分和最高分可知,各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和内容上偏差非常大。endprint
3.披露方式和内容较随意。样本数据中参照C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进行披露的只有30家,大部分公司都是主观上决定披露的内容和格式。此外,只有1家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有经过第三方机构审验,可见上市公司公布的社会責任报告缺乏权威性。笔者在收集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时,发现各公司信息披露的形式、内容及格式都没有统一标准,且各公司之间披露涉及的范围相差较大,例如采矿业没有披露债权人权益保护类的任何信息。
三、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环境,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广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薄弱,没有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的隐形收益,他们往往以牺牲利益相关者及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薄弱的社会意识必然导致他们不会主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即使披露,其内容的丰富度较低。这就要求从客观上建议一个法律氛围浓重的环境,完善与社会责任有关的立法工作,进而推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改变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消极状态。我国的政府部门及各相关部门应当针对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备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相关准则和指南。
(二)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制定相关会计准则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尚处于认识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因此无法有效地指导实务操作。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研究领域,目前我国缺乏从多学科角度来研究此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特别是在社会责任如何量化计量,以及如何准确报告上的研究不足,导致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缓慢,各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内容大相径庭。统一明确的相关准则或指导指南是企业处理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依据和原则,避免企业相关信息披露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三)完善审计制度,加强第三方监督
目前我国第二产业的所有行业接受第三方审验的比例极低,其披露的相关信息可靠性和可信度都较低,这就要求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应该同财务报告一样,主动聘请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其审验。第三方机构作为独立的一方,其出具的审计意见较为客观,有助于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促进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的实现。此外,完善的审计制度使得第三方独立机构在审验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时有清晰明确的执行依据,进而提高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规范性、公允性、真实性和可比性。
参考文献
[1]Monsen and Abbo.Modes of the corporate decision to disclose social information[J].Accounting,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 Journal,1979(7):112-113.
[2]Hanifa and Cooker.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social transparency.Harvard Law Review,1999(12):66-68.
[3]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6-29.
[4]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07):3-11.
[5]周苗苗.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完善——源于科斯定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2(27):181-182.
[6]周浩.金属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评价指标设计与应用[M].湖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黄雅玲(1993-),女,汉族,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