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盈语言之根,绽放生命之灵

2017-09-13 10:03沈紫阳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4期
关键词:识字课文阅读教学

沈紫阳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进行理解书面语言(读)的训练,它对于理解口头语言(听)、运用口头语言(说)和运用书面语言(写)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阅读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素质,低年级阅读教学是起步阶段,更不容忽视。低年级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识字教学

在低年級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这个年段教学的难点。要阅读、要作文,前提就是识字,只有学好识字,才能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然而,一节语文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识字教学,我们的老师教起来比较累,学生学起来也会乏味。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任教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生字。

1.直观演示法

低年级学生往往好奇心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课文插图、教学课件、实物演示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有意识地进行记忆,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形象有趣,从而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例如一年级上册识字第16课,课文内容是学习“风、云、雨、电”这四个字。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观看这四种现象的动画效果,并配上声音效果,这样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通过实践证明,直观演示法识字,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记忆深刻,生字掌握正确牢固,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2.比赛法

爱表现、好取胜是小学生的特点,课上进行比赛,他们就特别起劲儿,所以在识字教学时,通过适当的比赛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火车快快开”:生字学完后,一个接一个开火车比赛,看看哪列小火车开得又对又快,就评出哪组获胜;又如“找伙伴比赛(组词)”:生字掌握了,进行生字组词比赛,比一比看谁组得对且多;再如说话训练时,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新词说话,看谁用到的新词最多。一系列的比赛设计,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得益彰。

3.情景法

创设情景在识字教学中用处不小,通过画简笔、体态、语言表达等,将识字与现实事物相连结,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果。如教“鸟”字时,学生往往会将它错写成“乌”。老师可以出示一幅“鸟”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鸟的样子。老师通过介绍实物与“鸟”字的相关特点,让学生明白一点如同鸟的眼睛,“如果‘鸟没了眼睛,可怎么生存呀?”相信这样的直观教学一定能让学生加深印象,把“鸟”牢牢记住。

4.自学法

语文教学最终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合理地运用所学方法去学习新知识。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我注意渗透给学生识字的基本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分一分等。当学生对这些方法基本掌握时,针对一些比较简单的生字,可以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学。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学,具体要求是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体会字意。在组内进行逐个发言,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如何去记住字形、掌握字义等等。这样小组内自学交流,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自由发挥,兴趣较浓,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重视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对此,我们要观念转变,从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转移到以学生读为主的教学中来。朗读教学要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

1.字字读正,将朗读的基本障碍扫清

在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发展中,字熟音准是基础。①一目上下行,借助好拼音,语言感知,朗读尝试;②读中圈画,自学生字,教师指导,读准字音;③初读练习,多练多读,熟能生巧(自由读、同桌互读,相互指点;交流朗读,教师点拨,学生评价)。

2.流利连读,基本意思通过语言感知

眼到、口到、心到,读正确、读流利,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中,低年级阅读教学尤为重要。①通过氛围创设,让学生大声朗读,由词组到句子,由句子到段落,朗朗上口;②在读的过程中,对于难读词句多次尝试,同伴互读请教,解决问题;③疑而再读,对于学生已努力读但还是没有读好的地方,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点与示范,学生体会,掌握方法;④读后反馈。互读、互听、互评、互促,提高学生语感的敏锐度,了解各段,概括课文大意。读时要求声音响亮,要读出自信;不能用手指读,也不能唱读。学会正确地停顿,基本能达到流利的朗读水平。

3.精读用情,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低年级有关阅读方面的教材中,有小古文、儿歌、诗词、童话、故事,这些教材大多文短但内容优美,富有儿童趣味,对于学生的朗读训练非常有利,可以从中不断提高并让学生养成有感情朗读的优良习惯。①根据所学课文特点,让学生明确朗读重点,优美的文字、富有一定的道理、人物间的对话、特别突出的句子等;②引导学生自主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将特定的情感通过读表现出来;③共读共品,教师要不断训练并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读与感悟,结合语境联系实际,启发想象,在读中悟,在读中学;④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出特点,读出文章的美,读懂作者的心。

4.熟读记于心,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优美的词句段篇要让学生从小积累,不断增加,学生必定会终身受益,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内蕴的基础。要根据教材特点,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同时加强记忆,学生自然能熟读成诵,“背”就变成一件轻松陕乐的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板书内容读背,通过多媒体演示读诵,通过学生表演读诵,通过老师引读抽诵等等,还可集思广益,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读诵等。这样,教师不提“背”学生已会“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背诵,教学效果水到渠成。endprint

三、加强听说训练

“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有趣多变的事物,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有意注意,更能激發儿童的学习兴趣。说话训练形式单一,就会因枯燥和重复而使学生产生厌倦,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说话训练因素,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1.看说结合

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较差。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主要的途径。低年级的课文大部分都配有形象生动的插图,这便于儿童观察和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和表达。教材将看图说话内容编人课文练习中,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而且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2.听说结合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特性,尤其是那些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的故事。教师可选择一些孝敬父母、诚实勇敢、勤奋好学等内容的故事让学生听,如:《要好好学字》、《劈山救母》等。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条理性差,如果要求他们把故事完整地复述,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清晰的条理让学生把复述(比如板书),让学生根据板书,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复述。这样的训练,不断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和表达力。

3.读说结合

训练学生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凭借教材的特点,增加学生掌握词汇的数量,积累语言,增强语感,逐步将文本语言的信息转化为个人的语言。①在读中练。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训练方法之一。由于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数都音韵兼美,朗朗上口,要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读出文章的美,读出文章的趣,读出文章中的语文味,进而形成通顺、合理、连贯的说话习惯。②在答中练。即在回答问题中训练说话,这是阅读教学中的平常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关键是要在“巧”字上动脑筋。如童话故事《狼和小羊》课文结尾有这么一句话:“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可在此空白处巧设“悬念”:“小羊最终怎么样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大胆想象,踊跃发言,将自己的观点都表达出来。

4.演说结合

生活是一本厚厚的书,让人无法读完;生活又是一份鲜活的教材,让人从实践中去体会。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训练,能将语文知识融人生动有趣的比赛、演示、练习之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口语表达训练。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口语交际《买文具》、《问路》时,就可以采用演说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达到学习使用礼貌用语,懂得言语交际的目的。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说说他们的内心想法,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有效地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识”、“读”、“听”、“说”等方面加强引导,绐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识字课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