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邬丽光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对工匠精神的诠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敢于创新是广东海事人对工匠精神新的注脚。
海事部门作为水上安全监管主管机关,肩负着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畅通、保护水域环境清洁的重任,人才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当前湛江海事局正大力弘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培积极育“海事工匠”,打造人才高地,全面提高海事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
“精品课堂”破解基层人才培养困局
基层一线执法人员是海事部门面向行政相对人的一扇窗口,其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代表着海事管理的水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业务培训是一线执法人员知识更新、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方式,但这种传统的脱产集中培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传统的脱产培训对于基层海事处来说有两大弊端,一是人手紧张和培训需求之间矛盾突出。一方面基层海事处对专业的知识培训需求很大,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受限于培训规模分配给各单位的名额较少,不能满足基层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基层单位人员紧张、工作业务量大,派出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期间单位的日常工作安排就捉襟见肘。二是重理论轻实践、覆盖面窄。集中培训往往在会议室进行,重视理论内容教学,但指导实践相对较少,对一线执法人员来说缺少直观性,且培训覆盖面较窄。
“有一次上级组织海事调查培训,机会难得,名额有限,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名额分配给我处,安排我去参加,但最后由于人员紧缺,工作实在安排不过来,不得已而放弃了!”湛江东海岛海事处小李回想起一次培训时无比遗憾。
人手紧张和培训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如何兼顾,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能否破解成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湛江海事局副局长袁扬伟向培训部门提出,不能禁锢于传统的培训模式,要开动脑筋,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可以借鉴远程教学的模式,在内网开设教学专区解决问题,让更多的人能够随时学习。在这一思路下,“精品课堂”项目正式开展,船舶安全检查和规费征稽业务作为首批“精品课堂”正式启动,“精品课堂”的制作以指导执法实践为导向,将培训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内容既涵盖业务理论又融合执法实践,教学团队还实地登轮“模拟执法”,将知识点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面前。
7月17日,湛江海事局“精品课堂”栏目正式上线,首批涉及船舶安全检查、规费征稽等业务的16节课程可供全体人员网络下载学习,这种培训方式改变了以往集中培训重理论轻实践、覆盖面窄的弊端,受到了一线执法人员的一致好评。接下来,涉及船员管理、危防管理、海事调查、通航管理、船舶检验等专业性较强的海事业务“精品课堂”项目还将陆续上线。“精品课堂”不但解决了人手紧张和培训需求之间的矛盾,针对一线执法人员强化了实践教学内容,还打通了各业务之间的壁垒,因为执法工作岗位往往涉及海事管理的各个方面,执法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实际需求和时间安排随时进行学习,执法人员综合执法能力将得以大大提高。
分层培养,人才梯队格局逐步完善
如果说基层执法人员需要熟悉各项海事业务的综合型人才,那么机关业务处室的主管人员以及特定專业执法资格的持证人员就需要成为本项业务的专业人才,成为本职岗位上的行家里手。
实践孕育人才,人才推动实践。湛江海事局注重在实践中锤炼专业人才。一方面通过参加上级专业培训、与兄弟单位交流学习、参与项目研究、定期研讨、参与现场执法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锻炼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针对辖区监管重点、难点,组织专人深入研究,先后完成了《琼州海峡客滚船安全监管指南》《粤海铁路火车轮渡安全监管指南》《大型油轮安全监管指南》《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海事监管指南》《粤西片区海域防治船舶污染应急处置资源数据库》《固体散货分类、装载及规费征稽工作手册》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他们在实践中得以快速成长。
人才培养不能满足于完成好工作的专业人才,更要培养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型人才。湛江海事局立足PSC(港口国监督检查)、海事调查、船员管理等与海事履约密切相关的工作,重点培养专家型人才。
2017年6月,湛江海事局PSC团队与日本船级社合作提交的案例在IMO(国际海事组织)海安会MSC98会议上获得通过,并将以统一解释技术通函的形式在大会决议中发布;湛江海事局多次派出人员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国际海事组织的会议;《中美两国海事调查比较》《分隔驾驶台舱壁防火门等级要求公约探源》《超大型油轮VLCC失控灯布置符合性探究》《防治船舶生活污水污染对策研究》《海上险情处置软件建设设想》等多篇论文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在全国海事系统PSC竞赛、海事公约履约竞赛、危防知识竞赛以及广东海事系统海事调查竞赛等各项专业赛事中,湛江海事局代表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虽然在全国海事系统有影响力的人才仍然不多,但湛江海事局在专家型人才培养方面已经起步!
湛江海事局在人才培养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坚持,逐步形成了基层综合人才、机关专业人才、系统专家人才这种层次分明、优势互补、逐级上升的人才梯队格局。
精益求精,打造海事人才高地
在海事管理实践中,如果说人才是基础,是硬实力,那么精神便是灵魂,是软实力。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正是将人才作用发挥到极致的关键所在,只有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才能把海事监管安全链条各个环节打牢打实。
海恩法则揭示出安全领域的重要规律,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工作粗心马虎、敷衍了事、不注重质量细节,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2016年3月,湛江海事局安检小组在对中国第一艘超大型油轮VLCC“新XX”开展船旗国监督检查时,发现该船舶组合式失控灯布置不够合理,但由于公约原文对此问题表述不够明确,能否作为安检缺陷处理成为一件棘手的问题,一方面从公约原文来看并不能认定其存在布置缺陷,另一方面如果不处理则会造成安全隐患,因为船舶失控时其信号灯的异常显示会导致周围船舶不能正确理解其船舶动态,由此造成船舶碰撞等安全事故的可能大大增加。为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不留任何安全隐患,安检人员从信号灯避免事故的设置目的出发,发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与船级社专家一道对信号灯的不同布置方式进行反复验证,最终认定该船信号灯的布置确实存在安全隐患,并提出了整改意见,避免了可能的事故,得到了船方和船级社的一致认可。但事件并未就此结束,湛江海事局安检团队第一时间将此项典型案例进行整理,通过对缺陷成因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相配套的国际履约提案,迈出我局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坚实一步。
海事监管是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一环,再高的业务水平如果缺乏精益求情、一丝不苟的精神就可能留下安全隐患,海事管理中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就会固步自封,无法跟上海事改革的步伐。
湛江海事局在落实直属海事系统海事监管模式改革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层级执法机制,按照执法类型和执法人员不同,将执法活动分为日常执法、专业执法、专家执法三类,既能最大限度发挥各层次执法人员的作用,又在最大程度上统筹全局的执法资源,使得海事监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
在人才建设中,湛江海事局在注重业务知识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敢于担当的工匠精神作为灵魂注入其中,积极培育真正的“海事工匠”,以此打造海事人才高地,为海事全面履职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