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水务局
元氏县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探索与成效
□元氏县水务局
实行水资源费改税对调节用水需求,抑制地下水超采,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元氏县在税改试点工作中,始终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紧紧扭住部门协作、联合控管、信息监控等工作环节,确保了改革试点工作科学、有序推进,取得初步成效。
周密部署,细化分工。制定《元氏县水务局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责任落实到位,为强化水资源税征收提供机制保障。
认真开展取用水信息移交核查。与地税部门联合,对全县取用水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逐户核实用水户取用水信息,做到“不漏户、不漏项、移交一户、核查一户”,确保了费税转换无缝对接,平稳过渡,移交非农取用水户82户,移交率和入户核查率均达到100%。
依法做好取水量核定。采取不同的核定方式,科学合理核定用水户取用水量。对安装远程实施监控系统的,按在线计量监控数据核定;对未安装计量设施的、计量设施运行不正常或逾期未申报的,按日最大取水能力核定。
严格依法取水管理。不断强化水资源监管,税改实施以来,共补办取水许可证27个,许可水量1938.10万m3;完善水资源监控系统,年取水量10万m3以上企业全部实现远程监控,水资源监控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密切部门协作,共建长效机制。建立财政、水务、地税等相关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召开联席会议20余次,联合部署了取用水户接收、下户联合核查、取用水量信息共享等工作,使水资源税改革有序进行。
进行联合执法,打击非法取水。制定了《元氏县打击非法取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县非法取水行为进行全面排查,联合执法以来,执法30余次,取得了显著成效。
依托互联网+,实现水资源税征管信息化。为方便纳税人核定取用水量,简化纳税申报流程,结合地税部门,联合实施了“元氏县水资源税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该系统通过设置水利端、企业端、短信催缴和税务端等4项功能,对纳税人取用水量信息进行了电子化、网络化、规范化、流程化的处理,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水资源税征管的信息化,形成了水利核准、纳税申报、地税征收、联合监管、信息共享的水资源税征管机制。
税改实施一年以来,全县已累计征收水资源税492.38万元,相比同期水资源费征收增长20%以上。纳税人节约用水意识明显增强,一些高耗水企业加大了节水投入,开始采取多种手段加强用水成本管理,部分用水单位主动关停了自备井,切换为南水北调水。2016年,全县地下水取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由2015年的79.2%降低至75%,税收杠杆引导企业节水用水、抑制地下水超采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国家财政部、水利部、税务总局和省财政厅、水利厅、税务局领导先后到我县调研,对我县水资源费改税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7月份,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号召全市推广学习我县水资源费改税工作的做法;8月9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11家国家级媒体,对我县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
201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