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外弓治疗后磨牙空间变化的三维数字化研究

2017-09-13 12:42车锋哲表艳刘盟盟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上颌磨牙宽度

车锋哲 表艳 刘盟盟

133000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

口外弓治疗后磨牙空间变化的三维数字化研究

车锋哲 表艳 刘盟盟

133000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

目的:通过三维数字化测量的方式研究口外弓治疗后磨牙的三维空间变化。方法:收治上颌轻度前突的恒牙早期骨性二类患者6例(上颌第二磨牙未萌出),全部采用口外弓颈带牵引推磨牙向远中的治疗方法。在矫治前、后取研究模型,经扫描、重叠、测量,明确后牙在三维空间的移动量。结果:6例患者磨牙均远中移位,达到中性偏近中,平均疗程10个月。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上颌第一磨牙矢状向、垂直向移动的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宽度变化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结论:口外弓治疗是推磨牙向远中的一种有效的正畸矫治方法;对宽度狭窄的病例建议先扩弓,再推磨牙向远中;颈带牵引会同时引起磨牙的伸长,高角病例慎用。

口外弓;推磨牙向后;三维变化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3年起在本院正畸门诊经常规诊断后的恒牙早期骨性二类患者6例,性别不限,平均年龄11岁。上颌轻度前突伴轻中度拥挤,下颌牙列整齐,磨牙为远中关系,上颌第二磨牙未萌出,根形成不到1/2。

矫治方法:6例患者全部取治疗前研究模型(硅橡胶),上颌第一磨牙分牙,选择合适的预成带环常规黏固,弯制口外弓,使内弓平面与平面平行,使口外弓上缘与上切牙下缘平齐并离开切牙唇面≥10 mm,全部采用颈带牵引,力量控制在1 500 g左右,每天戴用≥12 h。每次复诊观察磨牙的松动度、覆合覆盖的变化、磨牙近远中关系的变化和磨牙近中间隙的变化,每次注意口外弓内弓宽度的调整。直至磨牙关系变成中性偏近中时停止口外弓治疗,取研究模型(硅橡胶)、拍摄颌面像、曲面断层片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取工作模型制作Nance弓,黏托槽,移动双尖牙,排齐牙列,使尖牙中性,减少覆合覆盖,完成矫治。

研究方法:将采集的矫治前、矫治后的研究模型,经激光三维扫描仪(Orapix,Seoul,Korea)扫描后获得数字三维模型,见图1、图2。在第三方软件(Rapidform)中,将治疗前后的三维数字模型,以硬腭区为中心重叠,以矫治后的上颌平面为基准平面(以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和中切牙切端中点构成平面)。选择重叠率最好的左上腭第三腭皱襞近心端为原点,与基准平面平行的宽度向为X轴,垂直向为Y轴,长度向为Z轴,建立三维坐标系,分别测量治疗前后上颌左右磨牙近中颊尖三角嵴中央窝起始部顶点的三维坐标值[2]。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患者矫治前后三维方向的变化,测量结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6例患者口外弓矫治平均疗程约10个月,均达到第一恒磨牙中性偏近中的关系,X线片示双侧上颌第一恒磨牙没有出现明显的牙根吸收。双侧上颌第一恒磨牙矢状向和垂直向均有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2。

治疗前后患者磨牙间宽度也有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说明口外弓矫治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明显有远中移动且有伸长,也存在一定的颊向移位,见表3。

分析治疗前后侧位片下颌平面角的PP-MP、MP-SN矫治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口外弓对上、下颌骨的生长及下颌平面的旋转无显著影响,见表4、表5。

图1 治疗前、后数字三维模型

图2 数字三维模型重叠后图像

表1 矫治前后左右上颌第一磨牙三维坐标Z轴向(矢状向)的数值变化(mm)

表2 矫治前后左右上颌第一磨牙三维坐标Y轴向(垂直向)的数值变化(mm)

讨 论

骨性二类病例的牙列拥挤一般多出现在下牙列,上颌前突、下颌正常的病例一般不伴有牙列拥挤,上颌前突伴上牙列拥挤的病例一般是由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近中移位造成的,如果该病例同时处于恒牙列早期,第二磨牙未萌出,下牙列整齐、无拥挤时临床多采用不拔牙矫治,如口外弓、摆式矫治器等。其中口外弓治疗技术要求低,弯制方法简单,力量易于控制,比较适合于农村和基层社区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本研究中磨牙在三维坐标Z轴向(长度向)上有变化。统计学结果表明,口外弓治疗是可以使磨牙显著性远中移动的治疗方法。临床观察发现前磨牙区出现间隙,尖牙低位正在萌出的拥挤病例会出现拥挤自动解除、尖牙自动调整到位的现象,还有唇突度和覆盖明显自行变小。磨牙明显向远中移位,磨牙关系也由远中关系改变成中性偏近中的关系,磨牙前段牙弓在自行调整后还有富余间隙,以便二期治疗时进一步地减少唇突度和覆盖。刘敏[3]、李晓彦[4]等的研究结果相同,不只解除拥挤,还可以解决突度。磨牙在三维坐标X轴向(宽度向)有变化,统计学结果是磨牙宽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李晓彦等报道口外弓可使上颌磨牙远中直立,可为上前牙提供向后移动的间隙,上前牙的排齐进而使唇突度改变,上、下牙弓尖牙宽度明显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磨牙宽度基本不变。与该研究结论略有不同,本研究结果显示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是说磨牙颊向有移位,说明口外弓治疗对后牙弓有一定的扩弓作用,但不显著,提示临床对于需要大量扩弓的病例,应辅以其他扩弓的治疗手段。经课题组讨论认为存在差异的原因为本研究是在不粘托槽、没有弓丝的情况下单纯使用口外弓推磨牙向后的,有弓丝的束缚肯定会影响磨牙宽度,也可能由测量方法和精度不同引起,具体的内在影响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磨牙在三维坐标Y轴(垂直向)上有显著变化,说明口外弓颈带牵引可以使磨牙伸长,虽然PP-MP、MP-SN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应用口外弓治疗后,垂直向骨面型没有显著变化,下颌骨没有明显旋转。章利等的研究显示颈带口外弓治疗后下颌平面角没有显著改变[5],下颌骨没有显著旋转,在下颌骨变化方面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其研究中上颌骨的改变磨牙伸长<1 mm,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认为没有临床意义,也就是说口外弓颈带牵引不会引起磨牙伸长,因此上颌骨变化方面与其研究结果不一致。魏明贵等的研究显示应用微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治疗都会引起磨牙伸长[6],且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是由于磨牙伸长变化显著,临床上对高角患者应用颈带牵引时仍应慎用,至于磨牙伸长而垂直骨面型没有变化的原因,笔者认为可能与上颌磨牙伸长影响下颌的生长方向或前颅底平面有增龄性改变有关,这些需要进一步研究。

表3 矫治前后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三维坐标X轴向(宽度向)的数值变化(mm)

表4 矫治前后PP-MP值的变化

表5 矫治前后MP-SN值的变化

[1]赵迪,曹军,李小燕,等.骨性二类错合患者上、下颌骨矢状结构病因机制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7,23(1):95-97.

[2]胡炜,艾婷婷,任翀,等.使用改型腭杆辅助压低过长后牙的临床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2,19(1):2-5.

[3]刘敏,刘太琪,刘博文,等.口外弓矫治伴轻-中度牙列拥挤安氏Ⅱ类错合的临床体会[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3,35(1):18-20.

[4]李晓彦,徐娟,刘永召,等.口外弓推磨牙远移治疗安氏Ⅱ病例Ⅲ度深覆盖临床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28(12):755-757.

[5]章利,骆英,王仁飞.颈带口外弓与下颌多用途弓联合应用对牙颌骨垂直向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10,19(4):383-386.

[6]魏明贵,吕得志,王国世.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治疗上牙弓前突的疗效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2011,32(5):52-57.

北京7月手足口病环比增七成

2017年8月8日,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2017年7月1-31日,全市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20种13 264例,死亡15人。乙类传染病报告环比下降5.52%,同比上升11.48%;其中痢疾环比上升18.17%,猩红热环比下降47.01%,肺结核环比下降11.66%。丙类传染病报告环比上升35.52%,同比下降14.76%;其中手足口病环比上升74.14%,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环比上升17.20%。

通报称,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数位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痢疾、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和猩红热,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3.06%。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7.05%。

(据www.news.cn)

The clinical digital study of 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 by molar distalization with face-bow appliance

Che Fengzhe,Biao Yan,Liu Mengme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bian University 1330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3D space change of molar after the extraoralarch treatment.Methods:Six patients of maxillary mild protrusionwith skeletal ClassⅡmalocclusion(maxillarysecond molar was not erupted)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molar distalization with face-bow appliance.The result was evaluated by measure the three-dimensional changes of model.Results:In all cases,the molars were displaced in the distal part,and the median duration of treatment was 10 months.Using paired t-test,we confirmed that left and right maxillary first molar mobility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length,vertical aspects(P<0.01)and in the width aspect(0.01<P<0.05).Conclusion:Face-bow molar distalization therap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orthodontic treatment.The cervical traction belt will cause the elongation of molar.The cases of high angle should be caution.

Face-bow;Distalization of molar;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

10.3969/j.issn.1007-614x.2017.24.44

科研项目 吉林省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13S006)

Fund projectJilin Province faces rural and urban community health appropriate technology extension project(2013S006)

猜你喜欢
上颌磨牙宽度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
为什么有人睡觉会磨牙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