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全域城市化”战略进程中, 新区耕地数量和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农民参与现代化进程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为此,学校立足本地,以“城乡大课堂”平台作为农教工作的支点和纽带,以“田野科普行动”和“大生态基地”两个品牌带动了从布局调整、师资培训,到教学改革、新品种推广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使农民教育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打造三级平台,加强阵地建设
一是学校立足实际,加强大讲堂活动室建设,累计投入十余万元,配备了桌椅、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和各类实用书籍、光盘。完善《活动室管理制度》《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制度》等10余项农民教育制度,一把手负责管理,使培训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二是发挥涉农职校快捷、高效、实用的办学优势,以创建培训品牌为目标,以“送课下基层”为契机,以远程教育平台为抓手,以“城乡大课堂”为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三是各村校以创建新型职业农民特色品牌和“家庭学习中心户”为主题,布及各个行政村、自然屯,形成村、户两级教育学习网络。“家庭学习中心户”配有图书、报刊、桌椅及文体用品。
二、实施“双四”联动,拓宽服务模式
建立 “双四”联动科技教育服务新模式,即“四统筹”“四服务”。“四统筹”包括统筹相关站所的送教下乡;统筹“城乡大课堂”网上资源和兄弟学校科技资料;统筹涉农职校的工作评比和基地建设;统筹农科院的师资和技术。“四服务”包括实用技术送教下乡;涉农职校师资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技术引进实验推广。“双四”联动模式中,注重教师的创新思维、科学管理理念和市场化营销方式培养,注重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培养,注重对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将“面对面的‘教学做合一”培养与立体的“互联网+”培养结合起来,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效果非常显著。
三、加强队伍建设,实施网格化管理
利用“城乡大课堂”优势资源,组织各职校教师和由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参与职校培训。以民师主任为基础,吸纳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技术员、“田秀才”、“土专家”等做兼职教师,组建成人教育专家库,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乡镇职校资源,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重点加强职校专职校长培训,并赴青島农大、熊岳农专等地学习考察。开展农村示范乡镇职校和示范项目拉练展示活动,实地查看涉农职校的校舍、档案建设、实训基地、示范项目,详细了解每所职校发展建设情况。
四、引进推广新品种,开辟致富新门路
借鉴“城乡大课堂”所提供市场信息,把新品种改良、新技术推广普及作为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引进优质新品种,推广新型实用技术。先后引进英国“黑珍珠番茄”及芸豆“连农无筋2号”在涉农街道各个职校普及推广。2016年,购进大樱桃160棵、五味子700棵、草莓3000棵、蓝莓750棵苗木,建立大樱桃示范区、无土栽培实验区、蓝莓实验区、五味子实验区和草莓实验区5个功能区,移栽500多棵“白雪公主”草莓在各大职校的试验实习基地上育苗。每年的中国·大连国际樱桃节、辽宁金普新区草莓节、乡村蓝莓采摘季拉动旅游综合消费超过100亿元。
五、坚持学历并举,坚持送教下乡
探索涉农街道农民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融合实施新模式,以“城乡大课堂”社会教育工作者和特色农业、期货农业、观光农业、创汇农业等全新的概念与内容,突出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合作精神、绿色发展理念、信息化应用等综合素质培养,与金州电大联合办学开展“一村一大学生计划”,成功实施了农民培训工作与大专、本科“社会工作”专业衔接的学历教育试点工作;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先后与惠德食品、辽海MIC外语学校联合生,开设了“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探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强化实践教学,坚持按需施教,推行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教学,全面提升务农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经营能力。
六、推进教育科研,丰富农教资源
大力推动教科研工作,编写7本区本教材(出版发行5本),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专业标准和试题库,撰写10篇农教论文,科研课题立项并结题2项,“田野科普行动”“大生态示范”获得国家级品牌,指导大石棚村校参加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获“优秀学习型村居”称号。学校被授予中成协农村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国家县级工作站、全国优秀学习型部门、全国农教立项课题实验基地,10个项目获得全国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优秀成果;曲永栋校长和刘庆帮副校长获得“农产品经纪人”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宋万凯主任和韩李老师获大连市“最美农广人”称号;白世江等6名教师被评为省、市优秀职校教师。学校荣获辽宁省农民教育先进单位,4所乡镇职校被评为大连市乡镇职校示范校,4个村校被评为大连市村校。
借助“城乡大课堂”丰富的教育资源,使以农民科技培训为内容的“田野科普行动”、以农业新品种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为重点的“大生态基地”如虎添翼,在推动现代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取得明显成效。
1.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职校教师通过“城乡大课堂”平台,成为当地的技术权威。白世江老师成为七顶山大樱桃和桃树种植户的兼职技术员,并被当地街道政府聘为大樱桃协会会长;李传铮老师是当地科技示范户的业余联络员。
2.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农民培训工作借助“城乡大课堂”网上资源优势平台,各级培训指导活动、送科技下乡行动等培训形式由单一的课堂讲座、黑板多媒体演示延伸到了培训现场和田间地头。在职校指导下,大樱桃种植大户刘银河,引进试种新品种,每年的收入都在50万元左右,同时将自己栽培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当地的种植户。
3.打造出 “一校一品”的特色项目。目前,各校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特点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大魏家无土栽培、七顶山的大樱桃、登沙河的草莓和蓝莓,杏树的葡萄和五味子等,针对性强、效益高,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近10年来,共推广新品种34项,创经济效益260万元。
作者简介
刘庆帮(1969.08-),男,辽宁大连人,本科,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方向:农民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