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论
摘要:国粹经典是教师非常重要的“精神食粮”, 一线教师通过学习孔子的《论语》,把先贤的智慧与经验运用到实际的德育工作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孔子;论语;德育
2011年我开始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从此我就和当时初一1班的这群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我也是从懵懵懂懂、跌跌撞撞走过来的,也真切感知了自己知识的贫乏,但是我想说这几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国粹经典《论语》是我非常重要的“精神食粮”,先贤的智慧与经验,让我学会了方法,学会了从容。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师德的些许心得、体会。
一、“仁者爱人,有教无类”
儒家理论的核心就是“仁”。孔子的学生樊迟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告诉他两个字:“爱人”。都说爱是无法平均分给每个人的,但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对待班里的这群孩子必须得让他们都感受到你的爱。也许有时我们会无意间忽视或者冷落某个孩子,但是待到察觉时一定要及时调整,及时送出关爱。只有体会到爱,才能对别人付出爱。比如:初三1班值周同学,非常准时到位,值周过程中非常端庄有礼,检查非常到位。特别是看到初一3班辜燊鸣同学在妈妈的搀扶下进入校园,初三1班值周同学走上去帮助辜妈妈背孩子书包,帮忙搀扶辜燊悦。又比如在三八节的时候,我们学生都亲自为我们所有的女老师设计感恩老师的幻灯片,收到这份礼物,我也觉得既欣喜又自豪。
同时,还需具有包容之心,在《论语》里孔子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就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 提倡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在工作中,我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顺眼”的学生,他们或这不好或那有错,总觉得他们是恨铁不成钢,其实,向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心灵深处更需要老师的呵护。比如我班的有同学,因为在新生军训时违纪被教官惩罚,一直有些消沉、学习也没有信心,成绩下降很快,我并没有因此而将它区别对待,反而努力开导他、鼓励他,并安排他担任值周班长的工作,很快他走出了阴影,把工作做的风生水起,重新赢得了同学们的肯定和认可,并被大家选为校优秀班干部。
二、“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因材施教,善于用人对于知识、道德、才能和禀赋不同的学生,我采用个性化的教育策略。比如:我班的何勇同学,刚进入初一的时候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在发现了他的体育特长后,我积极找他谈话,鼓励他培养这方面的特长,并向校队推荐了他,在自己的实力得到发挥后,他的自信心渐渐树立起来了,并且越战越勇,在学校的支持下,老师们的培养下,最终成为校队的骨干力量,并在2016年广州市田径运动会中取得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校争光。刘宇奇和王莹莹同学,性格外向活泼,于是我常常安排他们主持班级的主题班会课,经过一年的锻炼,刘宇奇同学在艺术节中荣获“金话筒”主持人比赛获奖,王莹莹同学成了每周国旗下讲话的主持人;有幾位女同学喜欢绘画和设计,甚至有时在上课的时候也“不务正业”,被我发现教育后,结合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安排他们进入宣传小组,现在已经是班级不可或缺的宣传骨干了。根据每个人的长处分配适合他们的任务和工作,更能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1]。
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孔子善于接受学生的意见:“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可以看出他对后来人的无限信赖和希望。在《论语》里也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同学生谈心,要求他们各抒己见,师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和谐融洽的。
我刚开始接触班级管理的时候更多的是去教学生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形式和内容单调,班主任的权威是有了,但学生的个性和思路却被压制了。后来,能不能给学生更多建言献策的机会呢?或者在发现学生做错后,我们是不是先给学生解释原因的机会,而非先一顿劈头盖脑的训斥呢?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和管理有更多新的思路呢?如何创设真正教学相长,师生平等的关系,我一直在反思,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反思自己的教育结果,更要反思自己在育人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否正确,是否恰到好处。
其实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曾经刚进入初一的时候,第一次黑板报评比,我担心他们不会出,或者质量不高,一直都亲自把关,帮他们找资料,帮他们设计,自己累的不行,而且学生没法完全领会我的意思,出出来质量也不高,后来我抱着试试的心态,说明要求后,索性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设计,不再插手,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还一举获得了那次的板报评比第一名。后来,他们还陆陆续续自己设计了班服、班帽、班徽等等。特别是在教师节的时候,学生们已经能够自导自演了10部小短片献给每一位老师,可见适当的放手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2]。
四、“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与家长,因为共同的教育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虽然刚开始接手的时候,有个别家长比较担心,觉得我太年轻了,是不是真的能够带好这群孩子,但是很快他们的疑虑打消了,因为我用实际行动取得了他们的信任,比如,我时常和家长进行走访和电话沟通,定期对家长进行互教通留言,让他们及时了解孩纸在校的情况和班级的工作了。曾经有一个学生上课的时候突发疾病,家长在外地赶不过来,我亲自请假送她去医院,因为送诊及时,病情得以及时控制;又有一次,两个学生的冲突矛盾,波及的到双方的家长,僵持不下,我在李主任、田级长的指导下,有效地与他们进行了沟通和调节,最终大家握手言和。正因为,我注重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
回顾我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历程,我会永远记得一句话:生活中充满了问号,生活永远是个逗号,生活要永远追求感叹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在经典的指导下,更加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更加谦虚的向他人学习,更加真诚地对待那群孩子!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刘胜利译.论语[M].中华书局,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