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余
摘要: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积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和引导作用,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保证。
关键词: 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目前在职业院校一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学、不会学、学不会的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生素质较以往有一定下降外,在教学改革、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在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仍然采用以我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脱节,教学效果难以提高。这种问题的存在,与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存在一定关系,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性
1、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需要。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具体地说,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知能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好的教师和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却把课堂当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是片面的完成“教”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状况,这样就可能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把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内化于学生的认知,外因最终要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双边互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2、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能力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教育更重要。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里的“发展”不仅是学生现在的“掌握知识为升学,掌握技能而就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未来的终身发展,是学生未来的诸如适应社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接受社会发展挑战等生存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維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不难想象,如果我们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他们的潜能得不到应有的开发,那么学生能力培养便无从谈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发展主线”的主体性教育思想,顺应时代要求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发展我国现代教育的一种必然选择。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好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当前仍然是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不同于实习教学,学生主动性、体验性环节较少,往往容易造成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过多,只注重“教”的环节,忽视学生“学”的效果。教师要想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应当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怀疑、提问、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帮助学生不断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是需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做好课程准备,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1、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设计教学过程。教材内容是不同于教学内容的,而教学内容又要与适当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同时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要做到备好课,在“备教材”的同时,还需要认真“备学生”。教师在授课前除了下功夫分析吃透教材内容,还要分析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研究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景,努力做到教学过程中目标明确,主次分明,因材施教。其次要选好教学方法。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研究熟悉教材内容,还要研究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前要精心设计好怎样引入课题,怎样解释概念,怎样突出重点,怎样突破难点等问题,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多采用联系实际、启发式、设疑式、双边互动式、主动探索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三,精心设计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创设情境”法,利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和演示等手段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利用电视、录像、录音、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教师可能有些误解,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重点。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过精辟的论述:“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如”,可见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引导启迪,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课堂决不应该成为老师表演的舞台,而应该成为师生思想交流和知识交流的场所。教学过程更不能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从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自主发现的引导者,从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转化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效果的裁决者转化为合作探究的激励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
3、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台上独讲,学生被动静听,因而常常是“有教无学”、“教多学少”,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就成了学习的“奴隶”。教师在知识传授中,应努力与学生自己的生活、今后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和当前社会应用和今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让学生觉得知识重要,学的有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最好的学习动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一旦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被激活,他们就会表现出渴望求知的迫切愿望、主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就会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总之,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邵登高.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新课程改革引起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2] 杨洪成. 从教与学的关系浅谈网络环境下教学[J].华章杂志,201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