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刚+廖开明+魏君
摘要:当前智慧教育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智慧教育的发展依靠大数据网络资源,能够适应网络教学资源与网上学习环境,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的支撑下能够满足教师、学生、科研工作者、社会公众等多方群体的智慧需求。智慧教育是在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智慧教育正慢慢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智慧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智慧教育环境作为智慧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智慧教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从智慧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入手,通过对智慧教育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系统分析智慧教育环境模型状况,希望能够为智慧教育环境模型的设立和完善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智慧教育 信息化 教育环境 模型
教育是关乎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头等大事,是维持国家昌盛的根基。我国的教育起源于古代选拔制度,与欧美国家的国家教育制度差距很大,广受批判。著名哲学家亚斯贝斯就曾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被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这种教育思想就是为了唤起人类心灵深处的灵魂,而并非功利性的。在传统教育目标与方向与现实需求走的越来越远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育的受众不在受到限制,受教育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这种新型的教育就被称之为智慧教育。智慧教育就是把传统的“是”改变成“为什么”,把传统的“填鸭式”改变成“启发式”。智慧教育由多个方面组成,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教育服务、教育评价、教育模式等多个方面,以上提到的是教育理念方面,本文主要谈一下教育环境方面,教育环境作为教育的空间支撑,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下,其面临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情况。在国外研究中就把智慧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智慧教育1.0版本,目前已经升级为2.0版本,智慧教育2.0是在1.0版本的基础上进行建构的信息时代的教育新秩序。智慧教育环境作为智慧教育的基础,在智慧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称之为智慧教育的源头,可以为智慧教育的发展提供依附的环境。
一、智慧教育的概念内涵
智慧教育(Education for Wisdom)是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智能化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在此生态系统中通过各相互主体之间的智能化交互过程,使学习更加自主、内容更加适配、效率更高,从而获得多种智慧以满足自身和社会的需求。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法(Smart Pedagogy),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Smart Learning),從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High-Intelligence)和创造力(Productivity)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其核心思想就是教育经过“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过程,依靠数据和信息掌握和了解以往的经验,依靠学到的知识能够对事物进行智慧判断或决策。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一种高效且公平的教育系统,能够孕育卓有成效教育绩效。
智慧教育的发展本质就回到了教育的实质——唤回学习者的“智慧”,这种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智慧教育环境作为智慧教育发展的支持系统,内容也很复杂,涉及到的相关主体也比较多,不仅包括智慧学习环境、智慧教学环境、智慧管理环境,还包括智慧学校、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其存在的实质就是为学习者智慧学习的产生与发展提供可以感知的服务。
二、智慧教育环境特征
智慧教育环境是信息技术支撑下形成的,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发展形势,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融合的产物。就如上文中提到的智慧教育是一种教育生态系统,智慧教育环境就是把智慧学习环境、智慧教学环境、智慧管理环境连接起来的物质场,是一种复杂的系统,系统内交互主体间的关系复杂,难以清晰划分。智慧教育环境是支撑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智能化空间条件,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技术实现主体间的相互交互,最终促使交互主体实现“智慧”。
智慧教育环境的基本特征就是智能感知。现有的信息技术可以支撑智慧教育通过RFID、HRS、QRCode等技术以及各种传感器、嵌入式设备,对教育环境进行物理感知(包括教育活动地点的温度、湿度、光照、声音、空气等)、情境感知和社会感知。智慧教育环境的范围不受地区限定,最初的智慧教育环境限定在校园范围内,后期演化到智慧城区,扩展到能够满足居民终身学习的范围,包括智慧图书馆、智慧文化宫、智慧美术馆、智慧科技馆,等等,而且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展、延伸、演化。智能化的协同服务是智慧教育环境的另一特征,智慧教育环境能够为学习者准确提供搜索内容,准时提供学习引导,对学习者需求进行准确分析;可以把教学者的思想按时推送出去,准确到达指定群体,使得智慧教育环境更具灵活性和智能性。智慧教育环境还强调多元化的学习资料与群体,以保证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多元化学习资源的实现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撑,顺应深层开放与共享教育大趋势,将学习资源与群体进行整合优化,并创新再生,形成一个具有多元性广阔性创新性的学习环境,最终指向为学习者提供具有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也就是说每个人所面对的资源与群体是具有差异性的,是适合个体发展的,并且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贯穿学习诊断,根据个体差异选择不同资源,引导学习者全面自主地进行学习。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还应注重交流与信息共享,以便审视自己的学习状态,出现问题及时寻求解决。智慧教育环境能够改变传统的教育环境,传统的教育环境是一个多变的复杂体,多种多样的问题会导致教育系统失衡,智慧教育环境可以随时进行调控,防止失衡情况的发生。
三、智慧教育环境模型构建
现有的智慧教育环境主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上的教育环境,现有的教育环境还不够“智慧”,为了提高智慧教育环境的智慧性,需要认真考究智慧教育环境模型的构建。智慧教育环境中涉及到的参与主体较多,有学习活动、资源、设备、工具、学员、管理者、教育者等。其模型构建要素包括智慧学习共同体、智能物化形态环境、智能技术资源环境(包括智慧技术与智慧教育资源)、智慧教育人文环境四部分。智慧学习共同体是其中最活跃的主体,模型构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使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智慧教育提供技术服务,根据学习者的自身需求为其提供智慧资源、智慧信息、智能服务等。智慧教育环境中还存在智慧评价部分,这部分能够及时反馈学习者的接受状况,能够准确反映智慧教育进行状况,更好地实现可视化管控和远程督导(其构成模型如图1所示)。 智慧教育环境中涉及的参与主体较多,各主体之间相互交互,相互作用,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通过虚实融合、系统集成、联接社群、无缝切换、多终端访问的方式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个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学习者、教授者、管理者的目的得以实现,更好地防止三方之间信息的失衡。
参考文献:
[1]任柏成.谈智慧教育的必要性与基本要求[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2.
[2]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理论探索,2012,(12):5-12.
[3]赵秋锦,杨现民,王帆.智慧教育环境的系统模型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18.
本文为2016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移动互联传播视域下智慧教育模型设计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6B-213)和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度科研项目“微课资源开发及应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6-YB-03)的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