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慧敏
暑假刚结束,全校教师在会议室里进行了为期2天的课程培训。谢家湾小学的课程融合、南科大附小的统整课程案例、学科课程纲要的专题培训……一场接一场。校长的要求很明确,这个学期,我们要做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每一个老师都要参与课程的建构,每一个老师都是学校独特课程的创造者和实施者。
“做课程?!那是学校领导和课程专家做的事,我们一线老师哪里会做!”“要我们自己制订课程纲要也太不严谨了!”老师们反响强烈。
校长不予回应,依然按部就班地借助微信平台、大小会议向老师们传送着做课程的各种信息……
开学以后的三个月,老师们在培训、反思、讨论和“试水”中跌跌撞撞地完成了学科课程纲要的编制,又在朦朦胧胧间将自己对学科统整的理解写成了教案。虽然上交的东西良莠不齐,但积极参与的过程终究唤醒了老师们的课程自觉,讨论课程、订制属于自己的课程开始变成一件挺时髦的事儿。
學校层面的课程变革顶层设计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不知何故,老师们竟自觉地参与了进来。“能不能主推生命教育主题课程,把学校校本教材的内容深化为专题,又把专题编排成系列活动,再将活动形成品牌?”“我们是否可以挖掘学校内涵,在‘健雅二字上做文章,把书写的、诵读的、体艺的东西规划起来,做一个全局性安排?”……老师们关于学校课程的讨论,每天都在进行,总有一些新点子、闪光点。但是,学校课程中心组迟迟不能做出决策,因为缺乏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依据:到底用什么将这些课程建议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可以闭合的课程生态圈,从而建构起一个像模像样的课程体系呢?
校长请来了主持课题的唐丽副所长。“聚焦儿童成长,让课程回归原本的属性!”“课程不再是孤军作战,关联与整合将成为课程实施的常态”“我们应该建构起一种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图谱”……在一个个观点和实例的冲击下,我们突然意识到,“将儿童置于课程的中央”便是我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课程统整的依据。当我们把儿童中心的观点立起来的时候,所有的思考便串成了一条条因果分明的路径。
按照学校课题组分工,我试着把原来构想的学校课程进行了梳理:因为儿童中心,我们需要构建的是一种课程服务,它基于学生需求、关注生命成长,与我校培养“健雅”学子、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因为儿童中心,我们把学生培养目标立起来,再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合为健学、健行、雅德、雅艺四类课程,使其培养目标更聚焦也更明晰;因为儿童中心,我们把学科的课程内容做一个统整,建立起更多的勾连,让学生可以得到更愉快的学习体验,也节约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大道至简,有理乃明!于是,学校的课程框架顺利地搭建了起来(如下图)。
基于儿童中心,我们又将课程做了如下分级订制:
第一级,依据学校文化和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学校订制,设立“健课”和“雅课”。“健课”侧重文化积累、方法技能和心理课程的构建,包括健学课程和健行课程,主要借助校本主题、基地实践等课程模式助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验责任与担当;“雅课”包括雅德和雅艺两种课程,强调学生的行规养成和生活态度,力求用“雅”的文化去熏陶润泽,用巧的学思去影响促就。
第二级,遵从个体差异对课程进行学生订制。无论是“健课”还是“雅课”,在实施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采用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操作模式。如校本主题课涉及行规、习惯、礼仪、态度等,是校本育人目标的一个独特载体,必须要求人人参与;而基地实践课程、项目课程及课程超市,有不同的场馆和教师执教,学生可依据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自主选择。课程的学生订制体现了我们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程学习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第三级,考量教学内容对课程进行学科订制。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聪明,我们还将所有学科、所有学段、所有教材的内容做了一个系统分析,成立了项目统整年级组,对学段重复的教材进行梳理,让其相关内容形成逻辑链,并大胆地做了学科统整的学习订制,建立了更好的信息网络,为学生的学习节约了更多宝贵的时间。
第四级,综合师资特点对课程进行教师订制。这来源于我们对教师的课程培训,也得益于老师们的课程自觉。我们将每一位教师都视为珍贵的课程资源,依据师资特点开设了18门才艺课程。这里是学生的乐学课堂,也是教师的雅教园地。走进魔术、石画、英语小品剧、纸的技艺这些多彩的课堂,你会发现课程的教师订制看似老师们的才艺展台,但它更是惠及学生、服务学生,真真正正由目标引导的特色课程。
无论是学校的、学生的、学科的还是教师的,所有的订制课程,都是基于儿童中心的理念。在这样一个朴素理念支撑下,我们做实课程,做好服务,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学校课程的“订制时代”。
(责编 白聪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