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的学校课程微创新实践研究

2017-09-12 06:10唐丽
广西教育·D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实验学校评价学校

唐丽

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就义务教育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明确提出了以下管理要求: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便利实用的教学资源。从此,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无法回避的工作。如何改变学校长期以来在课程面前缺乏建设性变革的“忠实执行”状况,成为教学一线一个亟待研究解答的新课题。2015年,我们立项了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B类重点课题“基于技术的学校课程微创新实践研究”。我们认为,学校课程建设是一个探索验证、长期积淀的过程,与学校办学哲学、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特色文化息息相关,因此,“技术创新、本土挖掘”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关键。所谓“技术创新”,首先体现为学校在创新思路上的技术特征,具体表现为校长和教师有关课程建设的理念创新、专业创新和方法创新;其次才是彰显于学校课程中的创新智慧和文化品位,而我们目前所谓的创新其实是指学校在原有课程文化基础上的课程微创新。所谓“本土挖掘”,指的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道路选择必须是基于本土、发于本土、适于本土的,特别要适合本校学生、教师及学校教育资源的实际。秉持“技术创新、本土挖掘”的研究思路,我们市级课题组集结了柳州市小学教育领域的优势力量,带领一区(鱼峰区语文团队)七校的校长和全体教师,凝心聚力,团队协同,紧紧围绕学校课程规划、实施、管理与评价,学科课程课堂改造,学校教师课程领导力建设等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展开了扎实的实践研究,蹚出了一条深化小学课程改革、加强小学课程建设的技术道路。

一、凝聚共识:厘清学校办学哲学,注重课程建设的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

遵循柳州市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一贯主张,我们把教科研一体化發展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行动指南,让基于学情、基于校情、基于技术的行动研究成为每一所实验学校、每一名实验教师的工作常态。市级课题组具体负责课题实验的顶层设计和各实验学校课程建设的规划指导。在实验之初,市级课题组重点引导各实验学校遵循以下学校课程微创新三维设计思路(见图1)去搭建本校课题实验的基本框架,并完成相关子课题的申报立项(见表1)。

在指导各实验学校选择本校课程微创新子课题研究方向和展开相关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市级课题组要求各实验学校在课程教学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务必对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加强研究,力争实现课程建设中的理念创新、专业创新和方法创新。市级课题组特别提醒各实验学校:开展“环境分析”,务必通过对现有环境及本校课程文化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明晰学生所需的课程资源范围及为实现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所需准备的物质条件;设计“课程目标”,务必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不同的学生群体,确定具有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实施,务必要结合教育场所及教育资源的实际,针对不同学生群体不同的教学目标,将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时间安排等编制成相关的学生活动指导手册;设计“课程内容”,要求相关的课程资源尽可能地与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相衔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并且要有文本、视听资料及教学、活动案例等;实施“课程评价”,主推过程性、目标导向性评价,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精细考察学生在活动中发生的变化,反思教学效果,特别是反思课程目标的合理性、课堂组织的恰当性、课程内容的适宜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几个方面。在市级课题组的技术指导下,各实验学校通过以上系统化的梳理和顶层设计,对课程结构性建设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认识,校长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及课程领导能力初步得到了加强。

(一)厘清学校办学哲学

学校的办学哲学,英文为school philosophy,是指一所学校信奉的教育理念,它是学校全体成员的教育信仰,主要体现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愿景和育人目标〔1〕。而学校的理念文化是由全体教职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教育观念、教学理念、思维方式等,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教育教学观、发展观、价值观、人才观、科学与研究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是学校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学校的特色标志。

课题实验学校柳州市柳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柳南实小教育集团)早在集团成立之前的2007年,该校校长、特级教师黄萍便创造性地提出了“美的教育”办学理念,将“美”视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归宿,将培养“能说会写、爱美善思”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美,千学万学学做美人”的学校核心文化。柳南实小教育集团成立之后,黄萍总校长带领班子成员面对新形势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要求,审时度势,决定把“美的教育”作为学校办学哲学的起点,重新规划“以美启德的学校德育、以美促智的课堂教学、以美怡情的教师管理、以美育人的学校课程”办学体系,把“遇见最美的童年”作为学校课程理念,架构起柳南实小教育集团“美的教育”办学哲学框架图(见图2)。

(二)研制学校课程计划

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依赖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是育人的蓝图,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系统〔2〕。学校的课程思想,包括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教育规律、遵循教育原则、凝练课程特色、解析课程目标等;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基于实际,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的多个向度而组织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等。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对课程的适应性功能,自觉行使对课程的决策权、开发权和实施权,对课程进行系统化建设,并着重从课程价值观重建、课程结构重组、课程管理程序再造、课程文化重构等方面,通过全面系统的改革,最终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深度融合。学校对课程的适应性,应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发展为目标,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资源,开发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各类课程,丰富学校课程的教育内涵和发展功能,进而制定自身的课程计划。endprint

学校课程计划可以充分体现学校课程有效整合与个性化实施的过程,是学校执行课程的方向和行动指南。按照上海市教委韩艳梅博士的观点,学校课程计划是对学校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整体规划,它是国家课程计划的校本化体现,是学校文化和学校课程领导力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3〕。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是一个系统思考、群策群力、凝聚智慧、动态生成的过程,必须举全校之力,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的课程研究团队,动员校级、中层、教师、家长、学生以及校外专家与专业人士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对学校课程的价值走向、实施策略、管理评价等进行共同思辨、共同开发。有了之前市级课题组对各实验学校子课题申报过程的课程建设指导,各实验学校“心中有底”,在编制课程计划的过程中,更加精准地了解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资源与环境、文化与内涵。

柳南实小教育集团在“能说会写 爱美善思”育人目标及“遇见最美的童年”课程理念指引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效统整,加强课程与环境、课程与技术、课程与项目学习、课程与艺术的融合,构建起“天地和美、人文雅美、科技智美、生活趣美”四大板块的课程框架,重组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形成了“以美启德、以美促智、以美怡情、以美育人”的“美的课程”体系(见图3)。

(三)编制课程实施纲要

杨四耕教授指出,课程纲要是教师依据本校课程计划和相关课程标准撰写的、包含一门学校课程生成所需的各种课程元素的计划文本,是学校课程开发的核心产品。编制课程实施纲要,不仅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确定满足课程实施的具体条件,而且有利于学生明确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有利于学校对课程进行审议、管理和评价。因此,市级课题组要求各实验学校教师在编制课程实施纲要的过程中,必须立足本校课程计划和课程资源的实际,按学科、年级、主题、学期等做出课程实施的整体设计和安排,包括设计课程背景(课程教师、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学习时限、授课对象、选修或必修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模块或单元、主题、主要内容及课时数)、课程实施(课时安排、课程资源、实施策略),着手课程评价(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结果)等。

课题实验学校柳州市柳石路第二小学立足课堂主阵地,关注课程的整体推进和个性实施,强调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各学科知识的内在统整,要求每一个教师每学期按照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及课程的简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要素编制本学科课程统整的课程纲要(见表2),以此引导教师从单元、学期甚至六年一贯学科素养培养的角度来审视和重组教材。这样的课程统整,抓住了学科之间知识的勾连,让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有了知识的连接点,让同一学习内容的素材有了不同的视角和深广度,让教与学的研讨得到了更多的共鸣和创新。

二、课程建设:基于技术,凸显课程创新与设计;本土挖掘,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课程实施,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课程建设,必须使课程真正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学生成长的现实诉求。2014年,国家教育部首次举行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重庆市谢家湾小学“以课程整合促进小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获二等奖,在全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型学校文化战略课改实践,彰显出学校课程建设体系创新的力量。

(一)学校课程建设,体系设计和创新是前提

市级课题组要求各实验学校在“技术创新、本土挖掘”课程微创新理念指引下,严格遵循规范性、差异性、生本性、生成性四大原则展开课程体系建设。“规范性原则”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特别不能忽视技术类、艺术类、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差异性原则”要求因地制宜、因校而异,结合地方和学校特色,集思广益,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成长历程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设置多样化、个性化的学校课程;“生本性原则”要求课程建设围绕学校培养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兴趣特长发展和个性潜能发挥;“生成性原则”要求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须本着“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实践中创特色”的精神,分阶段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充分思考不同课程之间、同一课程不同模块之间、同一模块不同内容之间的合理整合,逐步建构起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

课题实验学校柳州市锦绣路小学早在2012年便立足教师特长和兴趣爱好开发了写字、阅读校本课程,将每周一下午设为锦绣大阅读时间,每天下午设20分钟午写时间。2015年走上课程微创新研究之路后,该校整合原有课程,放眼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了锦绣主题教育课程、锦绣主题班会课程、锦绣阳光大课间、锦绣大阅读、锦绣校本课程、年级主题课程等,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空间;2016年立项“锦绣主题课程微创新实践研究”课题以后,该校成立了由苏彦玲校长牵头的课改核心团队,再次认真梳理学校现有课程,按照市级课题组的指引,进一步探寻本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的共性,依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取校名“锦绣”的谐音,最终确立了“静以修身,秀以践行”的办学哲学和“教育让生活更美好”的办学目标,并以“能静会秀”为课程核心理念,建构起“身心雅健、敏思善行、秀美意趣、锦心绣口、秀行善理”的锦绣课程体系,使每个课程板块都同时包含有基础课程(国家课程)、锦绣悦读、锦绣微课、锦绣社团及主题实践活动等多彩的课程内容。

(二)学校课程建设,教师实践是关键

在学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依托自己对课程的独特理解,从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等维度整体规划师生的教育活动内容及具体的行为方式,成为促进课程动态生成的实践者,其本身的理念创新、专业创新、方法创新不仅影響其自身的课程质量,而且影响学校整体的课程创新品质。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即课程”。强烈的课程意识要求教师时刻把自己和学生看作是课程的主体,把自己和学生置于课程之中,通过反思性实践创造意义,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下重建课程。离开了师生对课程的重建与创造,即离开了主体意识的发挥,课程对人的发展价值便无从体现。endprint

课题实验学校柳州市柳石路第二小学校长付文英在2015年初立项了“基于生命教育环境下的‘健雅课程构建的实践研究”,提出“课程是第一领导力,学校建设必须从课程突破,以活动来推进,以班级创建为载体”的课程建设理念,之后成立了课程领导团队、课题研究核心团队以及学科教研团队、学科骨干团队等,集中力量研制出《柳石二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标准》。2016年,在进一步明晰“健雅”文化课程框架基础上,该校教师以“健学雅养”为逻辑线索,齐心协力创编教材,挖掘生命教育新内涵,研制出具有学校特色的三级校本教材,即特色主题教材《柳石二小生命教育校本教材》、学生辅助读本《心灵鸡汤》、基地及活动课程绘本《植园成长记》和《暖暖心绘本》。学校基于课程建设的需要突出了“两馆两带两台”场馆式课程,创建了爱心种植馆、动物养殖馆“两馆”,七彩书廊”“书香走廊”阅读带、护学通道导学带“两带”,文韵墨香书法台、健雅双修成长舞台“两台”,使学校课程体现出鲜明的“生命”特色。继之,该校以“追寻滋养生命的课堂”为宗旨,发展出“健雅四季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春生萌动,激趣与呈现目标;夏长探究,自主与合作探究;秋收交流,引思、善导、精讲、提升;冬藏拓展,学以致用于课内外),致力于打造“外显生命活力,内蕴学科素养,顺应学生禀赋”的学科生态课堂,从中探索促进生命成长的课堂元素,使师生关系从教师的霸权、控制转向师生的多元共生。

(三)学校课程建设,学生发展是核心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价值观重建需要从根本上摆脱应试主义教育的桎梏,落实“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受教育部委托正式发布其多年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内容,确立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六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并将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学校可据此实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本校解读。

课题实验学校柳州市东环路小学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人和教育”办学理念,以“和悦入心,和而不同”作为“和悦课程”的课程目标,采取“3364”策略让学生“站在课程的中央”,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大类别互为补充,“问卷星”即时分析、和悦教材实践开发、课程评价动态多元三个环节有序推进,悦身课程、悦心课程、悦艺课程、悦趣课程四大课程模块暨户外拓展、智能游戏、民俗文化、影视欣赏、科学实验和统整课程六个课程系列共同组成“和悦课程”的课程体系,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型课程知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发学生的潜能,培育学生的特长,将所有课程的育人追求均指向“人和”教育理念下的“品正悦心、身健悦体、乐学悦趣、志远悦艺”的预期培养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及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夯实国家课程,该校的“和悦课程”从“学科单向学习”逐步转向“学科交互融通”,实现了将国家教材、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的有机整合,并对微课程、微课堂、微作业进行整合研究,使课程学习回归学生的生活轨迹。

柳南实小教育集团以“美的教育”指导“美的课程”系统构建,设立了26个场馆实施课程,为学生开启探索、成长、生命之旅,让学生站在课程的中央,与“最美的童年”相遇:“墨香阁”“天籁之音”,让学生们在艺术的殿堂里尽情释放自我,得到美的启蒙;“种植园”“创客坊”,让学生们在生命环境中体验自然芳华,崇尚科学,追求真、善、美;“i空间”“科技城”,让学生们在科学的世界里遨游,激发创造乐趣,享受探索之美……。

三、课程管理:评价导行,以科学的课程管理确保学校教育理想和课程计划落地

课程评价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评价导行是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依据课程评价标准,通过系统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效果等做出价值判断即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课程改进的方式方法。评价导行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学校课程计划编制出台后,请专家、同行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即刻进行调整与改进;课程计划执行后,采取问卷、访谈、听课、评课、专题教研等方式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数据调研,包括对学生、教师、家长、社区、课程专家、教育部门等不同主体进行调研,之后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判断和诊断,进而修订和完善课程计划。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整合与重组的品质,是检验学校教育治理能力的一把新标尺,也是进行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一个理想的课程方案出台到课程的真正实施,正是学校教育理想落地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否达到规划预期,比如教学质量是否得到提升,学生发展是否得到保障,教师水平是否得到提高等,都需要一套科学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学校在课程评价方面要突破传统的评价模式,大胆进行课程评价方法的改革,改变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和过分注重分数、等级的做法,侧重检测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体发展水平,重视学生的体验和经历,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此,学校需要启用开放的评价方式,运用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等多种方式方法,对学生成长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此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建立自信、不断进步。

课题实验学校柳南实小教育集团的课程评价设计力求回归教育原点,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其课程创新性评价量表(见表3)关注教师的课程素养和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课程创新意识和课程创新能力两方面对教师课程实施的创新性进行综合评价。该校通常由学校课程委员会通过课堂观测、座谈访谈等方式采集数据,做出质性评价;评价结果一般用于学校对课程实施进行后续指导和改进,同时作为学校进行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调整的依据。

课题实验学校鹅山路小学教育集团实施的是三课三化体验式教育。所谓“三课”,指的是52010课堂、311课业和“1+1”自主课程。所谓“三化”,指的是活动主题化、评价多元化、管理自主化。所谓“体验式”,指的是动手实践过程中以体验为主。三课三化体验式教育遵循没有体验即没有教育的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关注学生的特长培养和潜能开发,运用课后教学达标检测的数据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是否有效的权威依据,引导学生和家长正视差异,合理安排业余时间,树立减负不降质、压力变动力的教育新思维。

课题实验两年余,“课改,可以改什么?我们想改什么?怎么改?”一直是市级课题组的核心议题。审视我们的研究历程和实验学校的实践过程,不难发现:目前的实验学校无论规模大小、学生多少,无论是课程目标重置还是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课程评价的变化,所有微小的改变都指向了学生,把学生放在了课程的中央,开始创造充满活力的课程奇迹。但是,局限和问题依然存在,比如教师的课程创新需要创新热情、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的大班额和课程体系、课程管理需要改善,学生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选择及自我能力提升等仍然有更高期待,等等。值得高兴的是,无论千难万险,老师们都愿意行走在课程创新的路上。市级课题组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与时俱进地设置课程目标,分层、分段推进学生培养目标,最终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融合性变革。

【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B类重点课题(批准文号:桂教科学[2015]11号,编号:2015B01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珊.构建基于办學哲学引领的特色课程体系研究——北城小学“心智教育”引领下的特色课程建设之路[J].小学教学研究,2016(17).

〔2〕郭元祥:学校课程再造——谈课程改革的深化[J].新教师,2016(2).

〔3〕韩艳梅.如何使学校课程从局部零敲碎打转向整体系统设计——学校课程计划的框架及实践分析[J].基础教育课程,2013(10).

(责编 白聪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验学校评价学校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实验学校
学校推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绵竹实验学校
大英县实验学校
自贡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