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学校课程的系统建构,还是打造某一类型学校核心课程,亦或是指导一线教师课程实践创新,这些都需要技术;做课程是一种技术活儿,一种附加在事业激情之上的技术,这种技术的核心动力是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放在课程的中央,立足学校实际培养学生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能力。
2015年,当教師“习惯于忠诚地执行课程”的问题再次重重地扣响特级教师唐丽的心扉,“问题即课题”“需求即追求”的研究惯性使她再次扬起组队开展教科研一体化研究的风帆,立项了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B类重点课题“基于技术的学校课程微创新实践研究”,带动柳州市一区七校的师生,牵手全国相关项目研究的知名学校,开始了基于学校、基于技术的课程微创新教改远征。无疑,强化校长和全体教师的课程意识,打造校长和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是顺利完成此次远征的关键。
“我们把生命化教育的‘健雅文化渗透在场馆课程学习中,把学校课程建设与场馆学习结合起来统筹规划,让校园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影响每一个师生的生命成长。”这是实验学校柳州市柳石路第二小学校长付文英的课程理念,她的生命化教育是要影响“每一个师生”的生命成长。
“‘锦绣围绕培养目标开设了5个模块课程,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梳理重组,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体系化,以‘能静会秀的核心理念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在所有的学科学习和活动中培养学生‘具有静的能力和秀的本领。”实验学校柳州市锦绣路小学校长苏彦玲对“静秀”文化情有独钟,她需要教师为“能静会秀”蹚路。
“十年做课程,蓦然回首,在我们的身后留下一串串清晰的印痕,我们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柳州市柳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特级教师黄萍回首来路,颇多感慨,从课程思想确立、课程体系建构,到课程实践创新,再到课程评价体系多维设计,这前进路上的每一步,都彰显了全校师生的智慧,凝结着她这个“总设计师”的心血。
阅读实验学校教师课程创新的每一个篇章,编者一再地被普通教师们在课程创新实践中的思考、建构、实践、反思、重构……深深地感动。正是这些奋斗在一线的普通教师,在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每一天,结结实实地影响着学生的未来。
本期专题,让我们走进该课题研究的微观层面,去体悟学校课程微创新的技术内涵。
(编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