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红 王龙
摘要:双辽市地处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植被覆盖较少,特别是近几年,由于铧式犁和旋耕机的频繁使用,导致大量农田裸露,多风少雨,农业生态环境较脆弱,土壤所受风蚀、水蚀严重,沙尘暴频发,耕地有机质逐年下降,土壤板结,肥力降低,耕层变浅,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这是落后的传统种植方式所致,造成地上水下不去,地下水上不来,双辽市粮食的稳产、高产受到严重制约。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实施
中图分类号:S23373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09.049
1保护性耕作技术简介
自2010—2016年,我市承担了国家和省玉米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保护性耕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是通过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和秸秆留茬覆盖还田,控制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节水能力,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有秸秆全部覆盖地表、高留茬等地表未耕整地块,机器一次进地就完成侧深施肥、清理种床秸秆、种床整型、播种开沟、覆土、镇压等作业,实现省时、省工、省钱的目的,使大多数农民从劳动中解脱出来,最终达到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2我市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基本情况
自2010年起,承担国家及省秸秆还田暨保护性耕作项目推广实施开始,对部分乡镇进行免耕播种实验示范,市农机局组织专家、技术骨干走村到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对参与的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等重点示范户进行专门培训。2012年以后利用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对农机操作手进行集中办班培训,大力宣传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
2013—2014年得到国家保护性耕作项目的一部分扶持免耕机具购置的资金,这样使农机大户能够买得起免耕播种机。通过厂家和单位技术员下乡指导,推广免耕播种机播种技术,2014年新增免耕播种机550台,保有量968台,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7万hm2。我市免耕播种机总量和保护性耕作面积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各县市区首位,取得了巨大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2014年全市仅秸秆焚烧就减少了20万t,近50个规模在100 hm2以上的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参与了这项技术推广实施,为农民增产增收达到21亿元。
2015年免耕播种机新增600台,保有量1500台左右,深松机新增40台,保有量50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0万hm2,其中进行秋季深松作业2万hm2,减少秸秆焚烧30万t,为农民增产增收3亿元。
2016年全市牵引式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到1500多台,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50万亩,占全市玉米耕种面积的71%;经过多年的卓有成效的示范和推广,双辽市的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已经日渐成熟,农机部门推广力度大、农民认识高,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推广氛围。
2017年免耕播种机保有量将达到1700台,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玉米价格下调,保护性耕作面积140万亩,占玉米面积的76%;农机深松机具达到650台,作业面积达到100万亩;预计到2020年免耕播种机保有量将达到2500台以上,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80万亩,占玉米面积的95%左右。届时,全市农业生产将基本走上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道路,将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3实施办法
(1)杜绝秸秆焚烧,保证秸秆覆盖。严控秋季秸秆焚烧行为,每到秋收时,一些人为了方便捡拾农民落在地里的玉米,到处点火放荒,有时没有收获的玉米地也难幸免,造成秸秆大量损失和空气污染,而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各乡镇街领导要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周密安排、严厉打击,确保我市2017年秋季杜绝秸秆焚烧,达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果,使农民放心种地。 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耕作观念,改变每到秋季催促农民净地灭茬做法,保证耕地的秸秆覆盖,鼓励农民秋季深松作业。
(2)保证补贴政策落实。市农机局负责保护性耕作相关农机具的落实,2017年对农民购置深松机和配套的12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给予优先补贴。对秋季深松补贴资金,市农机局将积极争取,保证秋季深松作业的农民得到补贴,并严格按程序操作,保质保量完成我市秋季深松工作,为明年春季免耕播種打下坚实基础。
(3)积极争取项目。我市秸秆还田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已经达到全省乃至全国第一的水平,被吉林省农委确定为唯一秸秆还田试点县市,市农机局将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相关项目扶持,促进我市秸秆还田暨保护性耕作技术进一步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