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是自己给的

2017-09-12 19:22叶春雷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尊严感权势专题片

叶春雷

我们常常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尊严是别人给的,因为别人尊重我,我才有尊严。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真实的情况是,因为自己有尊严,别人才会尊重我。

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一部叫《先生》的专题片,该片有一集讲的是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1948 年,解放军占领张家口,即将进入北京。梅校长选择离去,他到了美国,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的庚款奖学金。美国人曾经返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奖学金,帮助成立清华大学,并资助清华大学的优秀学生到美国留学。据专题片介绍,梅校长是出了名的“老抠”,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他给自己定的薪水是月薪300元。当局觉得过意不去,要求梅校长将其提升到月薪1200元,但是遭到梅先生的拒绝:“我自己定下的规矩,怎么能自己改动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梅先生的清廉,还有他的慎独精神。手中握着这样大一笔资金,随便手松一点,就可以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而且政府也开了口,何必如此自苦?但梅先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仍然严苛地对待自己,实际上,正是因为他让自己活得非常有尊严,才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尊重。

一个人的尊严,不是别人的恩赐,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是道德自律的自动生成物。像梅校长这样有慎独精神的人,尊严感也就随之产生。而且我还想强调的一点是,不是我有钱或者有权势,我就活得有尊严。尊严来自一个人的道德自律,和你的财富与权势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一个有钱有权势的人,为什么大家都会来奉承他,他不是很有尊严吗?我想说的是,那不是尊严,那只是一种威压。这种威压随金钱和权势的累积而不断强化,也会随金钱和权势的消减而消减。当我们抱怨世态炎凉的时候,其实只是在抱怨我们丧失了金钱和权势的威压,所以大家不尊重我们了。如果我是一个靠道德自律赢得自身尊严的人,我就不会抱怨世态炎凉。 因为这种尊严一旦形成,就永远不会丧失。梅校长临终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个有相当社会地位的知名人士,居然没有什么积蓄。我想,大家绝不会说:“梅校长真是穷困潦倒啊!”大家只会说:“这是一个多么有尊严的人啊!”

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对尊严的理解过于世俗化、物质化,以致将一个人的尊严等同于金钱和权力。当一个人拥有了足够的金钱和权力时,我们就觉得这个人活得有尊严,反之则没有尊严。这样看待尊严,是亵渎了尊严。尊严不是靠外在的金钱和权力累积起来的,尊严只能来自一个人的道德自律,来自慎独精神。

当我们明白了尊严不是金钱和权势的附属品,尊严只能是道德自律的衍化物时,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 即使我不名一文, 即使我毫无权势, 我也是有尊严的。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了。他虽然穷困潦倒,但依然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人一旦活得有尊严感,那即使瓮牖绳枢、瓦灶绳床,也可以怡然自乐,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一样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靠金钱和权势来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这种尊重一定不会持久。真正保险的,是给自己一种靠道德自律赢得的尊严。一旦这种尊严感树立起來,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受到他人的尊敬。

点评

构思新巧是本文成功的关键。首先,本文题目所传递出来的观点就令人耳目一新。其次,作者用了“树靶子”的开篇技巧,针对“尊严是别人给的”的错误认识提出“尊严是自己给的”的观点,从而照应了文题。继而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事例去诠释这一观点。尽管作者没有列举更多的事例,但正如“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作者将这一个例子深入解读,避免了大多数人写作议论文大量用例却又常常流于蜻蜓点水般泛泛而谈的通病,深入挖掘而让读者内心产生震撼,从而收到了以少胜多的绝佳效果。如此行文,不落窠臼,新人耳目,值得借鉴。endprint

猜你喜欢
尊严感权势专题片
权势中的部分等同关系——高等学校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的批评话语分析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
给学生一份信任,回报你一片精彩
给学生一份信任,回报你一片精彩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尊严感: 群众利益的核心构成
狐假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