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脑”强侦

2017-09-12 14:32
检察风云 2017年15期
关键词:天网反贪检察院

信息化构建

对反贪工作而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是把双刃剑。不断升级的科技化手段有利于提升破案效率,与此同时,犯罪嫌疑人也在这股趋势中,以先进技术来逃避侦查,给办案制造了不少阻力。为应对高科技犯罪,步入大数据办案,反贪系统的信息化构建由上而下全面铺展,办案理念和方法也随之进阶。

上海反贪系统的信息化构建在全国起步最早。这得益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全球化步伐,也与上海市检察院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化布局,密不可分。

作为我国恢复高考后上海第一届法律科班生,蔡国桢由一名怀揣理想的复旦学子,直接进入了上海市检察院,“我当时想,检察院是法律監督机关,对法治的要求更高,所以我来到这里,成为了一名检察官。”蔡国桢的初心很简单,他想为起步阶段的中国法治建设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为了这份初心,他奋斗了一辈子,没想过离开,也从不曾抱怨。

蔡国桢用“矢志不渝”的一生为反贪精神附上独一无二的注解。坚守与奉献,在他眼里,不过就是经历过动荡年代的人,更懂珍惜、不计得失的自然反应。他说,“我只想本分地把事情做好,再无其他。”

信息化构建=打造侦查“智脑”

上海市检察院反贪侦查指挥中心成立于2000年底,蔡国桢成为第一批“中心”成员。

2003年,蔡国桢判断信息化将是大势所趋,顺应这股浪潮,反贪也可以运用新的理念、模式和技术手段去指导侦查破案,提升反贪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研读大量参考资料后,他撰写了论文——《检察机关侦查信息化的战略思考》。至此,一鸣惊人。

此文围绕反贪侦查职能的业务、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战略思考。在全国检察系统反贪业务条线里,这篇研究论文最早提出了反贪信息化建设,并由此受到最高检反贪总局的高度赞扬,将其印发全国学习。安徽省院反贪局还专门发函邀请蔡国桢前往安徽为全省反贪局长轮训班授课。在随后最高检组织的全国反贪侦查信息化会议上,他又被推荐为授课老师,用PPT向与会人员演示侦查信息化建设的上海理念、设计和做法。

此后三年,蔡国桢受命承担了上海市检察院反贪局侦查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从接受任务的那刻起,他在涵盖调研规划、方案设计、组织论证和实施建设等全过程中,倾注了无数智慧和心血。在侦查信息化一二期工程中,他肩负着总工程师的职责,从《职务犯罪侦查信息系统》的设计形成,到按时保质完成指挥中心的硬件落地,处处都有蔡国桢忙碌的身影,不是在伏案研究、规划,就是在开会探讨、协调,并经常出现在施工现场,把握着工程进度和质量。

上海检察的侦查信息化建设吸引了最高检和全国同行纷至沓来,实地走访后,他们对这项思路大为赞赏,由蔡国桢主持开发的《职务犯罪侦查信息系统》软件框架,也令他们眼前一亮,兴趣浓厚。不少检察院回去后,纷纷来电索要上海侦查信息化方案和实施步骤的具体工作资料。深圳市院检察长还召集了党组会议研究上海考察报告,以部署该院指挥中心建设。

在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建设中,蔡国桢曾走访过很多研究所和部门,只要与信息化建设有关,且对此有益的,他几乎都走了一遍,并与市公安局技侦总队研究所和多家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单位进行了多次研讨和实地考察,他将收集的大量高新科技项目资料吸收、转化,充实着侦查信息化建设的“智库”。

他还按照侦查前置、中置和后置三个流程的不同需求配置,形成了包括侦查硬件建设和侦查软件建设两大部分的《侦查信息化二期建设实施细目》,进一步促成了市院侦查职能中,三大功能平台(信息查询、办案业务咨询、侦查指挥协调)的建设。

从0到1的过程总是异常艰辛,尤其是对一个有想法且深具责任心的人来说。如今,回头去看,这项“高屋建瓴”的布局不仅卓有成效,且助益长远。上海反贪侦查信息化建设也因此不断攀上新的高峰。

那段时间,只要提到反贪业务的信息化建设,“上海市检察院”和“蔡国桢”就会被最高检和同行提及,如同一个驰名品牌。为其对上海反贪侦查信息化的前沿设计,也为其对全国检察系统毫无保留的经验传授。

“这可能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辛苦,却很值得。”蔡国桢回忆说。

2013年5月,上海市检察院反贪局侦查指挥中心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心办”)组织机构转虚为实,开启了市院侦查指挥中心职能作用的一个全新征程。蔡国桢被任命为中心办副主任,兼任市院“天网”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协管中心办业务,主持“天网”行动日常工作。

在时任市检察院反贪局陆建强局长的直接领导下,蔡国桢先后完成了“公安专线”“信用专线”“银行专线”三大外部信息资源整合的正式签约,且对三大信息查询系统进行了使用规则制定、业务培训和指导应用。特别是在银行信息的侦查信息化应用方面,包括与15家银行建立“点对点”集中查询机制,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信息协作机制的创建等,都实现了上海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历史性突破。

这是你逃不开的“网”

似乎比起一名检察官,蔡国桢更像一名研究型学者。他尤擅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思考建议。他反复在实践中印证反贪业务理论,再由此反哺理论优化、升级,以优化上海反贪事业的整体能效。

蔡国桢经常研读有深度的理论文章。与反贪信息化建设几乎同步启动的,还有他对追逃机制的研究。在结合中心办开展专项追逃的实践中,他撰写了另一篇被广为传诵的专题文章——《论反贪追逃长效机制的构建》。

此文一经发表,不仅受到最高检反贪总局高度评价,蔡国桢也因此被抽调至北京参加全国检察机关境外追逃追赃调研组工作。其间,由他主笔完成的《全国检察机关境外追逃追赃调研报告》一文,再次被最高检反贪总局有关领导肯定。

自2013年负责市院“天网”行动以来,蔡国桢从不停歇的大脑再次发挥了作用,凭借多年追逃研究经验,他提出了许多具有借鉴意义的思路,并结合具体个案,为这类业务的规范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的流程机制。比如,有关案件与案犯的动态信息档案,包括一逃一责、一逃一档、一逃一策等策略,辅以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全方位掌控外逃贪官的情况,并在合适的时机将其抓捕归案或以各种形式劝返。endprint

2014年下半年起,上海市启动贯彻最高检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长久以来,检察机关国际追逃工作手段匮乏,途径不畅,基层院力量不足。面对这些困难,蔡国桢深入一线,调研起草了《上海检察机关“天网2016”行动推进方案》,报经市院领导小组批准后,在市纪委的支持协调下,促成检察与公安组成了“天網”联合行动小组,构建了资源整合、聚力攻坚、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的“天网”工作合力机制和新的办案模式,也扭转了“天网”行动实际存在的条线分割、上下脱节、力量分散的被动局面。

联合行动小组成立之后,蔡国桢带领黄浦、徐汇等区院反贪干警,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多方力量的高度融合。一方面,紧紧依靠市纪委支持,落实了对追逃案件关系人运用技侦、网侦、边控、出入境报备等有效办案手段。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公安大数据平台等资源优势,使“一案一档”基础情报更加夯实,“信息导侦”效率也得以提升。

此后,他重点提办和督办的一批案件都取得了进展,成效显著,在赴京向中央追逃办汇报时,得到了充分肯定和鼓励。

“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追逃追赃工作,在司法外交上也下了很大功夫。上海在追逃工作方面并非在数量上有所领先,但做法和理念却很先进。”对此,蔡国桢难掩自豪。

在反贪,行走一辈子

如果说,反贪侦查信息化建设及天网行动的指挥,是他职业生涯的后半段,那前半段则完全贡献于反贪事业的警示宣传。

他善于研究撰文,也有策划天赋。近二十年前,最高检就全国反贪巡展,广征方案,当时由蔡国桢设计的布展方案脱颖而出,最终,最高检递上了组展的橄榄枝。结果也令其满意,这场由上海负责筹划的全国反贪巡展,因在版面、形式、理念、方法等方面颇具想法、意境,吸引了全国各地检察院前往借鉴、学习。

那时,由上海检察院组办的反贪展览也享誉全国,其中许多展览的策划都出自蔡国桢的手笔。这还只是反贪宣传的其中一面,诸如上海检察工作的动态播报,电视专题片等检察影视工作也是蔡国桢负责的范围。甚至,在他的带头设计下,围绕反贪警示的上海土戏“滑稽戏”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演出,一时好评如潮。

往事种种从眼前掠过。

可以说,蔡国桢的职业生涯只做了“反贪”这件事,从战略层面的警示宣传到侦查信息化构建,从战术层面的协助办案到天网行动的指挥负责,他始终在那儿,目睹着我国反贪事业的发展、演变,直至即将到来的转隶。

对于这次改革,他内心有所期待。蔡国桢将反腐事业解构为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战术层面着眼于微观应用,成果会映现于每一起案件的侦办。战略层面则主张全局视野,整体设计,并最终散布于反贪事业的整幅图景。

“这次改革是典型的反腐战略调整”,蔡国桢说。以前反贪只管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这几大罪名,但这只是贪腐的一小部分。日后,腐败的所有层面都将被监察委所覆及。这对整个反贪事业而言都是一件益事。“就像,一只摊开的手掌,捏合成了一个拳头。”

在蔡国桢看来,所有反贪人将迎来一个三至五年的磨合期,但不要浮躁,潜下心来好好干。这件事于国有益,每个人都该摆正自己的位置,迎向这场全局性的战略调整,根据自身特点,各展所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天网反贪检察院
“反贪”系列电影最终章 《反贪风暴5》岁末上映
扶贫队“砸锅”——记山西省检察院扶贫队员武海龙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基层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之完善
未检工作与检察院组织法修改
反贪尖兵彭志军
乱象
英国军用通信卫星发展概况
佳作欣赏
关于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