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修复补植树种选择试验初报*

2017-09-12 22:26:12黄小兰
福建林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乌桕木荷枫香

黄小兰

(闽清县林业局,福建 闽清350800)

林分修复补植树种选择试验初报*

黄小兰

(闽清县林业局,福建 闽清350800)

通过选择山乌桕、枫香、檫树、火力楠、木荷、香樟、山杜英、闽楠8个不同的树种进行林分修复补植试验,造林5年后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相同营林措施条件下,8个树种的林分保存率相差不大,保存率在95.6~97.8%之间;树高、胸径、冠幅生长经方差分析差异极显著,其中平均树高大小依次为:檫树>山乌桕>枫香>火力楠>木荷>香樟>山杜英>闽楠。平均胸径大小依次为:山乌桕>枫香>檫树>火力楠>木荷>香樟>山杜英>闽楠。平均冠幅大小依次为:山乌桕>火力楠>枫香>木荷>香樟>山杜英>檫树>闽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因其生物学特性不同,生长量也各异。林农应根据不同的培育目标,依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不同的树种进行林分修复补植。

林分修复补植;树种选择

为了提高林分质量,调整树种结构,改善林相,2012年以来,福建省林业厅每年安排闽清县300多hm2以上的林分修复补植造林任务。主要在重点区位、生态功能脆弱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沿路、沿江、沿溪、县城周边等稀疏林地上种植阔叶树进行林分修复补植。闽清县用于林分修复补植的林地多为集体生态林地,植被多为稀疏的“老头林”及矮灌木。林相差,郁闭度在0.2~0.4。为提高林分质量需在这些林地上补植一定数量的乔木类阔叶林,使林木层次明显,解决好“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以到达绿化彩化目的,发挥林地的最大生态、社会效益。由于闽清县林农长期以来种植树种主要以马尾松、湿地松、桉树、杉木为主,对林分修复补植的树种选择较为盲目。为探讨林分修复补植树种的选择,根据树种适应的可能性、种苗来源难易、投资成本等因素的综合考虑[1],闽清县于2012年在梅溪镇樟洋村,选择香樟、山杜英、闽楠、木荷、火力楠、檫树、枫香、山乌桕对低质林分进行修复补植试验,通过对8个树种造林5a后的生长情况调查与分析,为闽清县林农林分修复补植的树种选择提供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闽清县(东经118°36′18″~118°36′35″,北纬26°22′5″~26°22′23″)梅溪镇樟洋村8大班5、6、7、8小班。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9℃,年降水量1300~1400mm,无霜期320~334d,造林地海拔320~512m,坡度20~25°,坡向由东到西,土壤为红壤,试验地处山体中上坡,顶部为18年生马尾松林,下坡部立地条件好的都被当地林农选择种植橄榄、柑桔等经济林。补植前植被状况:木本植物为2m以下矮灌和少量分布较为均匀的杉木残次林,密度约375株/hm2,平均树高3m。马尾松密度约120株/hm2,平均树高9m,草本植物多为芒萁骨,为典型的植被稀疏林地,郁闭度0.3。补植主要是在保留原有的木本植物的基础上对林中的空地进行“见缝插针”式补植套种。试验地面积18hm2。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林分修复补植时间为2012年1月,补植的苗木均为苗高≥1.5m,地径3cm左右的容器苗,苗木均来源于闽清县苗圃。

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设2个区组(重复),每个区组内的每个树种按地形走向依次排列,每个区组造林面积1 hm2。

2011年11月份对稀疏林地进行了全面劈草,林分修复补植密度830株/hm2,挖穴规格60cm×40cm×40cm,每穴下基肥2kg有机肥。补植时间2012年1月。补植密度830株/hm2,补植后连续3年每年4—5月,9—10月进行劈草抚育,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结合春季抚育进行追肥1次,每次施复合肥0.25kg/株。

2.2 调查及统计分析

2016年11月份,对每个区组内的每个树种补植造林的林分按中、上坡各设置25.82m×25.82m的样地进行调查。每个树种共有4个调查样地即4个重复。调查因子:林分保存率、胸径、树高、冠幅,对调查数据整理后进行方差分析[2]。

3 结果与分析

种植5a后8个树种补植的林分保存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的调查结果见表1。

3.1 不同树种林分修复补植保存率分析

香樟、枫香、火力楠、檫树、闽楠、山杜英、木荷、山乌桕8个树种种植5a后林木保存率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8个树种保存率差异不显著,说明选用的8个树种在本地气候和经营管理水平下均适合在稀疏林分下补植套种。

表1 8个树种林分修复补植生长量比较

表2 8个树种保存率方差分析

3.2 不同树种林分修复的生长量分析

香樟、枫香、火力楠、檫树、闽楠、山杜英、木荷、山乌桕8个树种种植5a后生长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8个树种的树高生长差异极显著,其中檫树平均树高生长最大,闽楠平均树高生长最小,平均树高生长依次为檫树>山乌桕>枫香>火力楠>木荷>香樟>山杜英>闽楠。8个树种胸径生长差异极显著,其中山乌桕平均胸径生长最大,闽楠平均胸径生长最小。平均胸径生长大小依次为:山乌桕>枫香>檫树>火力楠>木荷>香樟>山杜英>闽楠。冠幅生长差异极显著,其中山乌桕平均冠幅生长最大,闽楠平均冠幅生长最小。平均冠幅生长大小依次为山乌桕>火力楠>枫香>木荷>香樟>山杜英>檫树>闽楠。

表3 8个树种的生长量方差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1)在相同营林措施条件下,稀疏林分内补植套种香樟、山杜英、闽楠、木荷、火力楠、檫树、枫香、山乌桕8个阔叶树树种,套种5a的林分保存率和生长量调查分析表明:8个树种保存率没有差异,在95.6-97.8%之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生长差异极显著,其中平均树高大小依次为:檫树>山乌桕>枫香>火力楠>木荷>香樟>山杜英>闽楠。平均胸径大小依次为:山乌桕>枫香>檫树>火力楠>木荷>香樟>山杜英>闽楠。平均冠幅大小依次为:山乌桕>火力楠>枫香>木荷>香樟>山杜英>檫树>闽楠。

(2)该实验地8个树种进行修复补植后5a后调查发现:整个林分结构中杉木次生林和马尾松处于林分上层,8个补种的树种处于林分中层并成为林分的主要树种,杂灌处于林分下层,形成明显的复层林结构。这种的林分结构充分利用了林分营养空间,有利于林木的各自生长。由于对原有林分进行了修复性补植,从而有利于提高林地利用率和生长力,同时在补植过程中由于只进行劈草造林,保存原有林地内的天然生长的目的树种的幼苗、幼树,从而使林分的生物群落得到充分发展,林相整齐,最大限度恢复了森林应有的功能。

(3)稀疏林分修复补植与一般纯林造林最大的区别是稀疏林分修复补植是林冠下造林,目的树种的生长很容易受到原有林分的影响。8个树种中檫树因幼林喜光不耐荫,如果选择该树种进行稀疏林分补植时,应选择在矮灌林中用容器大苗进行补植,以免影响其胸径和冠幅的生长。如果培育目标是为了尽快达到绿化效果,根据试验结果表明应选择山乌桕、枫香、火力楠3个树种。如果培育目标是既要达到绿化又要彩化效果,应选择火力楠与山乌桕或枫香混交补植。如果培育目标是以珍贵用材为主,应选用香樟、枫香、火力楠、闽楠四种珍贵用材树种补植。总之林农应根据不同的培育目标和稀疏林分状况选择不同的树种进行补植。

(4)本次试验仅限于在Ⅲ类地进行试验,不同的地类适合哪一种补植及林分修复补植对原有目的树种生长影响目前差异性还不大今后对原目的树种是否有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随着林分郁闭度的提高,种间关系的加剧,补植树种的后期生长与存亡及其对原有树种的影响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观测。

[1]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0.

[2]洪伟.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1-25.

责任编辑/罗美娟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Tree Species Selected for Forest Restoration and Replantation

Huang Xiaolan
(Minqing County Forestry Bureau,Fuzhou Fujian 350800,China)

8 tree species,Sapium discolor,Liquidambar formosana,Sassafras tsumu,Michelia macclurei,Schima superba,Cinnamomum camphora,Elaeocarpus sylvestrisandPhoebe bournei,were selected for forest restoration and replantation.After 5 years planting.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five years later,and the results showed under the same forest manage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eserving rate among the 8 species with 95.6-97.8%preserving rate;there were gre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ree height,DBH and crown breadth among the 8 species by variance analysis.The average tree height from big to small wasS.tsumu>S.discolor>L.formosana>M.macclurei>S.superba>C.camphora>E.sylvestri>P.bournei,the average DBH from big to small wasS.discolor>L.formosana>S.tsumu>M.macclurei>S.superba>C.camphora>E.sylvestri>P.bournei,and the average crown breadth from big to small wasS.discolor>M.macclurei>L.formosana>S.superba>C.camphora>E.sylvestri>S.tsumu>P.bournei.There was different growth increment for different specie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he forest farmers should select suitable species for the forest restoration and replant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purpose and the principle of matching?species with the site.

forest restoration and replantation;tree species selection

S727.1

A

1003-4382(2017)06-0046-03

2017-03-25

2017-05-19

黄小兰(1972—),女,福建闽清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乌桕木荷枫香
檫木与木荷混交造林效果比较分析
枫香染
乡村地理(2022年2期)2022-05-30 10:48:04
已经谁备好了
散文诗世界(2022年5期)2022-05-23 02:02:55
山乌桕苗木培育技术
林业与生态(2022年5期)2022-05-23 01:16:51
乌桕赤于枫
枫香园四季
环境与生活(2021年5期)2021-06-24 18:09:52
修剪对木荷生长的影响及通径分析
乌桕大蚕蛾的生物习性之初探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8
山乌桕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
木荷苗不同年生移栽技术探讨
花卉(2016年14期)2016-07-31 18: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