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认知行为干预在提高白血病患儿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研究

2017-09-12 07:18程丽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6期
关键词:白血病依从性化疗

程丽萍, 张 莉

(解放军第101医院 儿科, 江苏 无锡, 214044)

家长认知行为干预在提高白血病患儿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研究

程丽萍, 张 莉

(解放军第101医院 儿科, 江苏 无锡, 214044)

认知行为干预; 白血病; 治疗依从性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出血、感染、贫血以及各器官浸润等症状。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手段,但化疗的毒副反应较多,带给患儿的痛苦加大。白血病患儿由于年龄小,领悟能力和配合性均较差,治疗态度也不积极。家长是白血病患儿的经济来源和主要照顾者,其对白血病的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无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1]。因此,对白血病家长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提高家长的对患儿治疗与护理的有效性与适宜性,对于促进患儿治疗的顺利进行是有积极意义的。选取本院80例白血病患儿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分析家长认知行为干预对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5年2—12月收治的80例白血病患儿,纳入标准: 均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诊断标准[2]; 生命体征稳定; 均为初诊患儿,年龄2~14岁; 无血管外科手术史、凝血功能异常; 预计生存期均>3个月,KSP≥70分; 均有家长陪护,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 父母年龄≥18岁,均有读写和理解能力。排除标准: 预计生存期限<3个月; 合并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疾病; 合并感染; 家长文化程度小学以下; 患儿有精神、心理疾病; 决定放弃治疗的患儿的家长、复发患儿的家长。将该组患儿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男21例,女19例,年龄3~12岁,平均(8.2±3.5)岁;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5例,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25例; 父亲16人,母亲24人。对照组患儿男23例,女17例,年龄2~12岁,平均(7.4±2.8)岁;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2例,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28例; 父亲14人,母亲26人。2组的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2组患儿基本采取相同的化疗方案,对照组按照白血病的类型不同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包括基础护理、环境护理、导管护理、治疗性操作以及常规健康教育,结合宣传资料讲解白血病的相关医学知识以及化疗的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采用集中式干预的方式进行。

1.2.1 认知干预: 每周三下午的15: 00—17: 00在病区活动室对患儿家长进行集中式认知干预。邀请白血病治疗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采用多媒体讲解的形式,结合影像资料、健康手册讲解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常见症状、诊断依据、治疗进展、化疗方法及预后等,重点强调白血病并非不治之症,已有以化疗为主的许多有效的对应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纠正患儿家长的错误认知[3]。告知家长化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措施,强调长期、规律化疗的重要性,规律服药、定期复查的重要性,指导家属监督、鼓励患者治疗。使患儿家长明确患儿复诊及住院治疗时间、院外用药。指导患儿家长之间进行相互交流,针对患儿家属的疑问进行当场答疑。每次复诊前提前通知患儿家长。

1.2.2 行为干预: ① 告知患儿家长不良心理不利于白血病的治疗,向其强调心理对患儿的影响。鼓励家长参与到患儿的护理中,在患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要多与患儿沟通和玩耍,在治疗结束的闲暇时间可进行散步等简单活动。可利用患儿感兴趣的奖品激励患儿配合治疗。指导患儿家长多督促患儿,不迁就患儿的不合理要求。通过夸奖、表扬、安慰等方式提高患儿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鼓励患儿多与玩伴、同学联系,可设法让患儿的好朋友或同学来医院探视患儿,减少患儿的孤独心理。对于学龄期的患儿,鼓励患儿的家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克服治疗时的情绪。② 饮食干预: 建立白血病患儿家长的微信群,命名为“爱心群”。让患儿家长加入,方便患儿家长之间、患儿与医护人员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每日定时发送白血病治疗、护理的相关内容,对家长照顾患儿的方式进行指导。如让家长知晓白血病患儿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以素食为主,荤素比例为3: 7。制定饮食计划是要结合患儿的口味,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适当增加西红柿、胡萝卜、菠菜、花椰菜等抗癌食物。化疗前让患儿处于半饱状态,时间选择餐后的3~4 h, 以减轻化疗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教会患儿家长运用一些食疗方,如燕窝雪耳蜜以减少体质虚弱。让患儿睡前引用蜂蜜水,以减少便秘和神经毒性的出现。③ 并发症预防: 亦通过微信推送。如让患儿采用软毛刷刷牙,以减少牙龈出血; 采用含氟牙膏,按时刷牙和漱口(碳酸氢钠、生理盐水),以预防口腔感染[4]。每日对患儿的口腔和咽喉部位机械能见擦汗,采用制霉素甘油涂抹预防鹅口疮。顺时针按摩腹部,保持大便通畅。患儿便后采用1: 5 000高锰酸钾坐浴,保持肛周皮肤干爽[5]。注意对患儿的保暖,接触患儿的所有物品、器械均应消毒,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化疗期间不能用力喷嚏、手抠鼻孔、牙签剔牙等,减少磕碰等。

1.3 观察指标

1.3.1 知信行行为: 采用白血病KAP问卷调查研究方式,以KAP理论框架设计知信行各模块量表,设计完成后分组进行干预研究,之后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把白血病及其治疗的相关知识、相关的态度以及与相关的自我行为共3个维度,分别有15个、10个、6个条目,共31个条目。以调查白血病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治疗应对态度、应对方法以及对患儿的护理等措施。

1.3.2 患儿治疗适应性: 根据患儿的表现采用4级评分法,分为适应、轻度不适、中度不适、重度不适,计分1、2、3、4分。得分越高越不适应。

1.3.3患儿治疗中的表现: 内容包括5个方面,即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情绪性、活动性、易激惹性、语言表达以及家长作用,每个方面均采用5级评分法,评分15分,除易激惹性外,其他分数越高,表明项目越好。

1.3.4 患儿治疗的依从性: 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分别为完全按照医嘱治疗,按时复诊; 大部分时间按照医嘱治疗,成完成大部分的复查,存在延期复诊; 差为偶尔治疗,复诊次数少。其中优和良计入依从性。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患儿家长的KAP情况比较

观察组家长在态度、行为、知识等KAP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儿家长KAP情况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儿治疗适应性及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适应性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表现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情绪性、活动性、语言表达以及家长作用评分高于对照组,易激惹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2 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依从性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的表现比较±s)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白血病是血液科的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和身体健康。临床上对白血病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缓解率已经超过95%,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缓解率为80%[6]。但一方面化疗的周期较长,患儿要经历诱导缓解、早期强化、巩固治疗、延迟强化、维持治疗几个阶段,周期较长; 另一方面化疗的同时会对患儿的正常细胞造成损害,其所带来的副反应比较严重,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也比较大,以上均不同程度影响了患儿治疗的依从性。而且有些患儿家长缺乏对白血病及化疗的认知,认为白血病为不治之症,且担心治疗效果,惧怕高额的花费而放弃治疗。调查研究[7]显示,白血病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不足的,但其对疾病知识的需求却是比较强烈的。护理人员应该重视患儿家长的需求,安排符合家长需要的健康教育形式。

认知行为干预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的护理干预方法,可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本研究将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的家长与常规护理的家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认知行为干预后患儿家长的知信行得到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适应性和依从性显著提高,而且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表现程度也较好。家长是患儿的主要照顾者,承担着持续照顾患儿的重任,其较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的护理更加密集,也更容易被患儿所接受。在白血病患儿漫长的化疗期间,家长是患儿最坚强的后盾。文献[8]报道,提高白血病患儿家长的疾病护理知识和照顾患儿的能力,不仅能够减轻患儿的痛苦,而且也能够减轻患儿家长的精神负担。本研究通过认知行为干预对患儿家长对疾病和化疗的认知、行为两个方面双管齐下,通过集中干预的模式进行认知干预,让患儿家长了解患儿所患白血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手段、预后的可能性,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消除患者的各种疑虑,增加了对化疗的治疗信心,为患儿的遵医嘱长期治疗打下基础[9]。通过患儿父母间的经验交流,使其学到了与患儿沟通、鼓励患儿的方法。

通过微信群的方式进行行为干预,一方面,提高家长对患儿心理状态的重视,改善患儿治疗期间的表现。另一方面,增加了患儿家长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能力,增加了患儿对化疗的适应性,减少了毒副反应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此外,饮食干预中增加了食疗方和抗癌食品的摄入,这对于改善患儿化疗期间的免疫力具有积极意义。微信平台是目前延续性护理常用的健康教育APP,集合了图、文、音、视频等几乎所有的受众接受信息方式,信息可以及时传送,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患儿家长对白血病健康知识能够反复浏览和学习,打破了护患之间的隔阂,使得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关系[10]。整个认知行为干预中以家长为中心,实现医护、家长共同促进患儿康复的目标。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白血病家长的知信行行为,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和适应性,值得推广。

[1] 李静. 综合护理对白血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舒适度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 21(12): 1501-1504.

[2] 顾龙君.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J]. 中华儿科杂志, 2006, 44(5): 392-395.

[3] 张凤伟, 陈小萌.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7): 755-757.

[4] 王秋菊, 尹俊. 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昆明医学大学学报, 2016, 37(1): 148-150.

[5] 杨淑芳, 杨莉. 健康教育对提高急性白血病患儿家庭认知度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5): 755-756.

[6] 王春立, 王莹, 吴心怡, 等. 白血病患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9): 4-7.

[7] 张红. 患病儿童家长对儿童白血病认知度的调查分析[D]. 山东大学, 2014.

[8] 赵佳莉. 信息支持对白血病治疗期患儿父母焦虑情绪的影响[J]. 护理管理杂志, 2014, 14(9): 659-660.

[9] 兰恒平, 吕玲, 朱振华.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J]. 安徽医学, 2014, 35(6): 846-847.

[10] 吴丽芬, 刘恋, 李慧, 等. 护患QQ群在白血病患儿延伸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26): 3355-3356.

2017-03-15

R 473.72

A

1672-2353(2017)16-214-03

10.7619/jcmp.201716076

猜你喜欢
白血病依从性化疗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跟踪导练(二)(3)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阅读理解Ⅰ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