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 静, 山 曦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5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及干预策略
苌 静, 山 曦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52)
老年人; 2型糖尿病; 运动状况; 干预策略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 40岁以上人群为高发年龄段,老年群体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群体[1]。与1型糖尿病相比, 2型糖尿病患者并非完全丧失胰岛素分泌能力,部分患者甚至存在着胰岛素分泌过多情形但利用率极低,所以其体内的胰岛素处于一种相对缺乏状态[2]。运动疗法是目前糖尿病治疗的最基本疗法之一,通过持续的运动锻炼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变体脂分布以及能量代谢来提高胰岛素利用效率。然而,现有研究证实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不佳,给予其有效的运动干预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围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及干预策略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16例; 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2.25±1.13)岁; 病程时间1.5~8年,平均病程(5.20±0.20)年; 临床表现: 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减轻)54例,疲乏无力6例。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颁布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以下内容: ① 具有糖尿病症状且随机血糖≥11.1 mmol/L; ② 空腹血糖≥7.0 mmol/L; ③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2 h血糖≥11.1 mmol/L[3]。纳入标准: ① 临床依从性好者; ② 无其他全身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③ 既往存在运动禁忌证者。排除标准: ① 1型糖尿病者; ② 年龄≤60周岁者; ③ 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本研究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的调查,采用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分布5选项法调查表进行评估, 5个阶段依次为运动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运动阶段、维持阶段[4]。结合患者机体实际情况并依据上述5个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运动干预对策,运动方案包括30s内连续坐位站起、座椅体前伸中指触脚、30 s内伸屈臂、抓肩背膀伸展、6 min步行距离、6 min内折返走。① 运动前意向阶段: 以健康宣教为主,着重向2型糖尿病患者强调运动疗法的重要性,并将具体的运动形式告知患者及家属,积极督促其围绕既定的运动方案开展运动锻炼活动。② 意向阶段: 着重向其阐释上述运动方案的对血糖、血脂控制的作用机理,促使其提高主观认知程度。③ 准备阶段: 对此阶段患者以患者自觉运动为主、督促为辅,定时与患者沟通并了解运动锻炼成果,依据其情况动态调整运动频率及运动量。④ 运动阶段、维持阶段: 鉴于患者依从性较高,此阶段护理干预重在促使患者养成运动习惯,通过与患者家属展开沟通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监督合力来促使患者养成合理运动锻炼的习惯。
1.3 观察指标
① 不同时间段运动状况比较,依据阶段改变模式理论,利用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分布5选项法调查表进行评估; ② 功能性体适能,包括下肢肌力(30 s内连续坐位站起次数)、下肢柔韧度(座椅体前伸中指触脚)、上肢肌力(30 s内伸屈臂次数)、上肢柔韧度(抓肩背膀伸展)、有氧耐力(6 min步行距离)、灵活性/平衡性(6 min内折返走平行位移); ③ 血糖和血脂,其中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予以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2.1 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运动状况比较
护理干预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占比较干预前降低,而运动阶段、维持阶段占比则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干预前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功能性
体适能比较
护理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指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干预前后患者血糖和血脂比较
护理前后患者血糖和血脂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1 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运动状况比较[n(%)]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表2 干预前后患者功能性体适能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表3 干预前后患者血糖和血脂比较±s)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既往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多集中在饮食和用药依从性以及干预上,以其血糖、血脂控制效果,为治疗取得理想疗效提供保障[5]。然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是经过了饮食及用药干预后血糖、血脂的控制效果依然不理想,使得病情出现反复,进一步加剧了当前紧张的医患对立形势[6]。运动干预逐渐步入临床视野之中并成为2型糖尿病最基本的疗法之一[7]。
本研究通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展开调查后,发现其存在着普遍性的运动状况不佳情形,处于运动阶段的患者仅占1.7%。而在经过运动干预后,此种情况得到了改善,运动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占比降低,而运动阶段、维持阶段占比则提高。在功能性体适能指标比较上,下肢肌力、下肢柔韧度、上肢肌力、有氧耐力较干预前提升,而上肢柔韧度、灵活性/平衡性下降,表明其功能性体适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血糖和血脂指标比较中,除了糖化血红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外,其余指标均提升。上述各观察指标护理前后数值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依从性,养成科学、合理运动锻炼的习惯,同时还能够提高身体素质、控制血糖和血脂,有助于病症治疗以及康复效果的提升。分析其原因则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从拒绝接受运动干预到积极开展运动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属于一个渐进性过程,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条件下患者自身的依从性往往处于较低水平[8]。而通过对其运动状况进行调查,明确其所处阶段后制定针对性的运动干预策略将有助于激发患者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的积极性[9]。同时将患者家属纳入到运动干预工作中,形成了护理干预的合力,为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监督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得到全方位的监督,为运动干预取得理想效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0]。
综上所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普遍较差,予以积极的运动干预有助于提高其运动状况、调节血糖血脂数值、提高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1] 徐杰, 王艳.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清胎球蛋白A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6, 13(4): 55-57.
[2] 明月, 贾囡, 程淑华. 动机性访谈及跨理论模型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25(15): 3671-3673.
[3] Hye-Kyung Chung, Yu-Sik Kim, Ji Sun Nam,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and 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 differs according to gender and menopausal status in Korea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 Clinica Chimica Acta, 2016, 10(4): 1256-1260.
[4] 赵文州.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改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27(22): 153-155.
[5] 常利侠, 刘国荣, 张文丽. 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能力与心理情绪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 10(8): 1235-1238.
[6] 林允照, 冯晨, 刘敏, 等.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33(35): 4157-4162.
[7] 罗晓玲, 李东锋, 朱树贞. 社区集体运动功能锻炼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预后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5, 17(10): 1196-1199.
[8] 李蕊. 步行加Buerger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症状表现和下肢血流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15, 10(7): 47-49.
[9] 廖华英. 个案管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4): 27-29.
[10] 赵军勤, 赵清, 张滔. 过渡期运动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适能及体脂的影响[J]. 现代医学, 2016, 10(7): 1027-1029.
2017-03-17
R 473.5
A
1672-2353(2017)16-148-03
10.7619/jcmp.20171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