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艳芳, 许小梅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 1. 骨科; 2. 重症医学科, 陕西 榆林, 719000)
路径化护理措施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疼痛改善及功能恢复效果研究
郝艳芳1, 许小梅2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 1. 骨科; 2. 重症医学科, 陕西 榆林, 719000)
目的 探究路径化护理措施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疼痛改善及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3例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路径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的改善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第3天2组患者的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最为严重,VAS评分达到最高水平,观察组在术后第1、3、7天的膝关节肿胀及疼痛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同时观察组在术后第1、3、5、7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主动抬腿时间、肿胀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同时其膝关节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 术后, 2组患者的K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逐渐上升,观察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K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期间实行路径化护理干预,能够使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得到尽快改善,对于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均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路径化护理干预;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肿胀、疼痛; 膝关节功能恢复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膝关节屈曲、畸形的常用膝关节重建手术,能够帮助膝关节疾病患者缓解关节处疼痛,纠正膝关节畸形,使其膝关节功能得到有效修复和改善[1-2]。由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且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患者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肿胀和疼痛,对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造成一定影响[3]。为此,本院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引入路径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本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9例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以及创伤性关节炎,行单侧、首次全膝关节置换术; 入院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肿胀、疼痛、畸形,膝关节功能严重受限。排除标准: 需行双侧膝关节置换者、膝关节感染、既往有髌骨切除史者; 心、肝、肺等重要器官有严重病变者; 伴有全身性感染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者,伴有外周性神经萎缩无法进行康复恢复者; 无法准确表述疼痛,伴有精神障碍、认知障碍以及语言表达障碍者; 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批准审核后,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按入院先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为(57.48±5.17)岁。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6.87±5.22)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期间给予常规护理配合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配合医师完成对患者的术前检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给予必要的术前心理辅导,消除负面情绪,并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术中积极协助主治医师完成手术; 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做好临床用药和引流管的护理工作,引导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膝关节功能恢复锻炼; 并在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及时了解患者在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
1.2.2 观察组: 患者则给予路径化护理干预,结合实际情况由相关科室制定详细的临床护理计划。经主治医师与相关护理人员讨论协商后制定路径护理表,具体内容包括临床诊断、入院检查、饮食计划、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手术方案、用药方案、病情监测、术后疼痛护理、膝关节功能恢复锻炼、出院宣教及术后随访的护理措施,路径护理表有具体规范的执行方式和执行时间。患者入院后,可根据每名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路径护理表的部分内容,护理过程中按照路径护理表的流程进行临床护理,每项操作完成后均由执行护理人员进行签字,对于护理期间无法按照路径护理表执行的项目需注明原因,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将路径护理表统一收回,组织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分析整理,对路径护理表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
1.3 观察指标
于术后第1、3和7天分别对2组患者发生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的比例进行比较,其中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在0分以上的均为膝关节疼痛,同时采用VAS评分对2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疼痛感进行对比性评价,分值在0~1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膝关节疼痛越显著。就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包括主动抬腿时间、膝关节肿胀持续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住院时间。术后第1、3、6个月应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4]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比较,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膝关节功能越好。同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从进食、入厕、穿衣、洗澡、行走、上下楼等日常生活技能以及膝关节活动能力评估(包括膝关节主动和被动运动界限)等方面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进行对比,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2.1 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
术后第3天患者的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最严重,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7天膝关节肿胀及疼痛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术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情况
2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术后第3天达到最高水平,观察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主动抬腿时间、肿胀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则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1 术后2组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比[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术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情况比较±s)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术后2组患者的K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
术后,2组患者的K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呈上升趋势,观察组在各时间点的K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术后2组患者的K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全膝关节置换术作为当下治疗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膝关节屈曲、畸形以及膝关节功能障碍在术后均能够得到有效改善[5]。但由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等情况较为显著。若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不能得到及时缓解[6],不仅对患者的预后恢复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临床护理干预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以及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7-8]。
路径化护理措施的实行,为患者提供了较为严谨、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措施,通过制定路径护理表,能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较为详细、具体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步骤,使临床护理效果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9-10]。本院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给予路径化护理措施,结合实际情况由相关科室的主治医师和护理人员,从临床诊断、入院检查、饮食计划、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手术方案、用药方案、病情监测、术后疼痛护理、膝关节功能恢复锻炼、出院宣教及术后随访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路径护理表,对围术期间的各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归纳、罗列、细化[11-13],对临床护理的具体执行方式和执行时间做出准确规定,使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中能够按照路径护理表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护理。护理期间严格按照路径护理表的流程进行临床护理,并在每项操作完成后由执行人员进行签字,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避免了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因经验不足、个人疏忽等原因导致护理不当等情况发生。而医护人员通过参与路径护理表的制定和编写,提高了护理人员对于临床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临床护理人员认识到临床护理不仅仅是简单的、机械性操作[14], 使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得到有效加强,实现了医患之间的有效互动,医患关系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使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改善[15]。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在术后第3天最为严重,其VAS评分达到最高水平。行路径化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的膝关节肿胀、疼痛率以及VAS评分均低于行常规护理的患者。同时,其主动抬腿时间、肿胀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也均低于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路径化护理干预的实行,使临床护理的各项工作较常规护理更加到位,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使患者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的缓解速度快于常规护理。
此外,行路径化护理干预的患者,在出院后各时间点的K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也均优于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这一结果不仅体现了路径化护理干预在住院期间的良好效果,在对患者的出院随访工作以及日后的健康知识宣教上也能够发挥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
[1] 苏惠仙.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循证护理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7): 868-870, 871.
[2] 周永, 李兴全, 黄力, 等. 术后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恢复情况的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5, 12(5): 118-120.
[3] 孟涛, 石辉, 刘明廷, 等. 快速康复外科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5, 23(19): 1768-1773.
[4] 朱玉霞, 卢小芹, 陈敬珍, 等. 规范康复护理程序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8): 2103-2105.
[5] 贺葵, 申利英, 郭雪梅, 等. 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及恢复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6): 135-137.
[6] 蒋嘉, 温洪, 周权, 等. 不同镇痛方法对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 30(5): 437-440.
[7] 张锐, 王飞, 肖岩, 等.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6): 1359-1361.
[8] 周燕, 安丽红, 耿爱华, 等.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效果探讨[J]. 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20): 3161-3163.
[9] 刘淑华, 王伟, 孙光亚, 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9): 2342-2343.
[10] Donec V, Kriiūnas A. The effectiveness of Kinesio Taping after total knee replacement in early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perio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Phys Rehabil Med. 2014, 50(4): 363-371.
[11] 林春霞, 朱海霞, 计薇, 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 江苏医药, 2014, 40(21): 2665-2666.
[12] 陈静, 张霞. PDCA循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患肢肿胀护理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33(2): 49-51.
[13] Jacobs C A, Christensen C P, Karthikeyan T. Subchondral Bone Marrow Edema Had Greater Effect on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Medial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Tha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 Arthroplasty, 2016, 31(2): 491-494
[14] 张丽峰, 李静. 个性化康复指导在老年病人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及护理[J]. 护理研究, 2015, 29(33): 4151-4152.
[15] Pua Y H. The Time Course of Knee Swelling Pos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Quadriceps Strength and Gait Speed[J]. Arthroplasty. 2015, 30(7): 1215-1219.
The effect of pathway nursing measures on swelling, pai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total knee replacement
HAO Yanfang1, XU Xiaomei2
(1.DepartmentofOrthopedics; 2.ICU,YulinFirstHospital,Yulin,Shaanxi, 71900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athway nursing measures on swelling, pai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Methods A total of 91 cases with total knee replace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given the pathway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pectively. The knee joint swelling, pain and the effect of knee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in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On the third postoperative day, the knee joint swelling and pain degre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most severe, and the VAS score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The knee joint swelling and pain rat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1 d, 3 d, 7 d after operation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VAS scores at 1 d, 3 d, 5 d and 7 d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had lower initiative leg lifting time, swelling dur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ange of motion of knee joi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operation, KSS score and Barthel score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1 month, 3 months and 6 month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athway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can cause postoperative knee joint swelling and pain, so it plays a positive role on postoperative knee function recovery and daily life ability.
pathway nursing intervention; total knee replacement; postoperative swelling and pain; knee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2017-03-16
陕西省科技厅技术攻关项目(2002K10-G1)
许小梅, E-mail: 809793589@qq.com
R 473.6
A
1672-2353(2017)16-075-04
10.7619/jcmp.20171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