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 玲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上锦分院 血液科, 四川 成都, 610031)
循证护理在预防多发性骨髓瘤的毒副反应中的效果观察
赖 玲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上锦分院 血液科, 四川 成都, 610031)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行化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及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对照组45例。评估2组化疗期间睡眠、疼痛、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疼痛等级为轻度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 且毒副反应为Ⅰ~Ⅱ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健康共5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多发性骨髓瘤; 询证护理; 化疗; 毒副反应; 生活质量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易感、环境污染等因素相关。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化疗,虽然有效的化疗可控制病情并延长患者寿命,但化疗可引发一系列药物毒副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药物毒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不再满足于化疗效果,而是要兼顾患者的生活质量[2]。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制定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3]。鉴于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期间具有较高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尝试采用循证护理理念指导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并与常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以期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化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 患者神志及精神正常,可进行有效沟通。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 合并严重活动性感染; 合并恶液质; 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依据化疗期间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及对照组(常规护理)。共纳入观察组42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55.6±6.3)岁, BMI (22.5±1.3) kg/m2, 吸烟史25例,饮酒史19例; 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56.5±6.8)岁, BMI (22.8±1.5) kg/m2, 吸烟史22例,饮酒史20例。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药物使用指导、饮食指导、一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
1.2.1 加强健康宣教[4]: 向患者详细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背景及肿瘤防治知识,让患者充分了解到化疗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化疗可能达到的疗效及可能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让患者对潜在的化疗风险有足够的认识。
1.2.2 心理护理[5]: 恶性肿瘤患者一般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疾病的恐惧感,护理上应组织有经验的护士详细向患者解释该疾病可通过化疗达到的临床疗效,亦可召集相同疾病的患者进行患者间的交流,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更加积极接受治疗,此外,通过说教、交流及转移兴趣等手段将患者的注意力从化疗中分散。
1.2.3 加强饮食指导[6-7]: 化疗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恶性呕吐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嘱咐并监督患者不吃刺激性食物,多吃含丰富维生素(黄瓜、西红柿、胡萝卜等)食物,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可根据患者的口味需求并兼顾营养价值制定个体化食谱[8]。同时因注意在化疗前2 h避免进食,对于胃肠道反应剧烈的患者可给予阿扎司琼等中枢性止吐药物。化疗后2 h可考虑就餐,应做到少食多餐,进餐后可取坐位或半卧位,或配合散步等避免食物反流。
1.2.4 预防口腔溃疡[9-10]: 嘱咐患者采用含氟牙膏每天至少于清晨及睡前刷牙,并于每次进餐前后采用含有碳酸氢钠的漱口水漱口,尽可能减少口腔有害菌。化疗期间可口含冰水混合物,以减少口腔充血。如发生口腔溃疡,应局部喷涂西瓜霜或采用利多卡因局部涂抹。
1.2.5 脱发: 部分患者可因化疗而导致脱发,要告知患者化疗所导致的脱发是一种可逆性脱发; 同时嘱托患者停用具有刺激性的洗发液,可更换为含有生姜成分的洗发露。
1.2.6 感染: 及时发现患者的 感染症状并告知医师,嘱咐患者勤洗澡换衣,保持大便通畅,坚持运动。
1.2.7 预防出血: 化疗期间避免患者剧烈活动,减少可能存在的意外磕碰或跌倒,采用软毛牙刷、不使用牙签、不挖鼻孔,大便时勿过度用力,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帮助排便。
1.3 评价指标
睡眠情况: 记录入睡时间及夜间睡眠时间; 疼痛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化疗期间的疼痛情况,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7分,重度疼痛8~10分; 毒副反应: 采用WHO推荐的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评价标准评估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包括Ⅰ、Ⅱ、Ⅲ、Ⅳ共4级,等级越高毒副反应越强; 生活质量: 采用见面健康量表(SF-36)评估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共包括总体健康、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5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2.1 2组患者化疗期间睡眠、疼痛及毒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而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疼痛等级为轻度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 且毒副反应为Ⅰ~Ⅱ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比较±s)[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后药物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健康共5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后药物依从性比较±s)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直接杀灭处于增殖活跃期的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是延长肿瘤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方法[11]。但无论何种化疗药物均对正常人体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因而化疗的不良影响不可避免。许多患者因严重的化疗不良反应而被迫中止化疗,这对患者的预后会产生不利影响[12]。护理工作是提高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及提高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医疗措施。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频繁,最能够及早发现不良反应线索。因而,从提高护理治疗及护理规范性的途径上,可有效改善化疗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循证护理的重要思想是将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转向以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的现代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采用先进的理论发现结合临床实践成果,为患者提供最为恰当的护理服务[13]。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循证护理情况下,其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疼痛情况等均优于接受传统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这提示循证护理在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上具有切实的效果。
实施循证护理过程中,广泛阅读文献,以发掘国内外最为先进的护理理念及护理方法; 在新的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护理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护理方案制定; 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转换,要足够认识到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是获得患者最大支持的保证,也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关键途径。
[1] Hale D A, Krause J R. Plasma cell myeloma with lymphoplasmacytic morphology and cyclin D1 expression, an uncommon variant[J]. Proc (Bayl Univ Med Cent), 2017, 30(2): 192-194.
[2] Camargo F C, Iwamoto H H, Monteiro D A et al. Assessment of an intervention for the diffus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a teaching hospital[J]. Rev Gaucha Enferm, 2017, 37(spe): e68962.
[3] 孙波. 循证护理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 16(14): 215-215.
[4] 王超. 优质心理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14): 30-32.
[5] 马淑英, 高淑荣, 张莹. 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21(33): 293-294.
[6] 郭苗苗, 袁玲, 李善萍, 等. 胃肠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12, 27(19): 30-32.
[7] 章文娟. 肺癌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6): 1219-1220.
[8] 顾玲俐, 李静.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评估和管理的循证实践[J].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20): 1877-1880.
[9] 黄肖梅, 廖瑞梅, 周慧梅. 化疗性口腔溃疡的口腔护理方法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1): 155-156.
[10] 蒙莉萍, 张宏玉. 循证护理与标准化口腔护理预防化疗口腔黏膜炎[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9): 1732-1733, 1736.
[11] Thoennissen G B, Görlich D, Bacher U, et al.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Multiple Myeloma in the Era of Novel Drug Induction: A Retrospective Single-Center Analysis[J]. Acta Haematol, 2017, 137(3): 163-172.
[12] Aisa Y, Mori T, Nakazato T et al. CD52 Is Not a Promising Immunotherapy Target for Most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J]. Int J Hematol, 2005, 82(3): 248-250.
[13] Boscart V M, d′Avernas J, Brown P et al. Changing the Impact of Nursing Assistants′Education in Seniors' Care: the Living Classroom in Long-Term Care[J]. Can Geriatr J, 2017, 20(1): 15-21.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ing in prevention of toxic and adverse effects in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LAI Ling
(DepartmentofHematologyofShangjinDivision,HuaxiHospitalof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3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ing in prevention of toxic and adverse effects in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chemotherapy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42) with evidence-based nursing and control group(n=45)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sleep quality, pain degree, adverse reac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uring chemotherapy.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fall-sleep time but longer sleeping hour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proportion of mildly pain patients, and higher proportion patients withⅠ~Ⅱ grade of pai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the somatic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the overall health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for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during chemotherapy, so it deserves clinical application.
multiple myeloma; evidence-based nursing; chemotherapy; toxic and adverse effects; quality of life
2017-04-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302048)
R 473.5
A
1672-2353(2017)16-024-03
10.7619/jcmp.20171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