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智
【摘要】哮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主要发生在小儿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儿的成长发育,同时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中具有难以根治的特点。采用中医方式对哮喘患儿进行治疗,可以根据哮喘的病因病机,给予患儿辨证论治,相对于西医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小儿哮喘;缓解期;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8-250-02
哮喘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时期,患儿在临床上通常出现哮鸣气促、呼气延长等症状,同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根治的难度系数较大。患儿即使在缓解期间依然出现气道高反应性的症状,慢性炎症并没有全部消失,而这正是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所以在哮喘缓解期间应当注重预防疾病的反复性。相比于西医,中医治疗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对哮喘缓解期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现报告如下。
1 小儿哮喘缓解期间的中医辨证治疗
1.1 从痰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法:专家认为伏痰症状与气道慢性炎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气道有痰时,将会阻塞气道,使得气管变得狭窄,气道不畅,肺气不足,这种症状即气道高反应性,此时如果有外邪侵入人体,痰症加重,气道严重堵塞,两者相互作用时将会使哮喘发作。学者认为哮喘缓解期间,通常都是因肺卫不固,且风痰内盛引起,因此治疗时应当以注重补肺固表以及消风化痰。相关研究也表明了小儿的肺脏比较娇嫩,风痰内蕴的情况下,有风邪入侵将引发疾病,所以临床治疗需祛风化痰,采用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小儿哮喘,与采用西医治疗相比,治疗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从瘀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法:中医学者认为宿痰是哮喘发病的原因,而瘀血则是导致疾病恶化的重要因素,痰瘀相互作用将使疾病反复发作。因此临床研究认为在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中,需要同时考虑痰瘀的治疗,应当坚持化痰祛瘀的基本原则,研究中采用丹龙定喘丸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都得到了显著的下降,而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后以上指标并无明显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 从脏腑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小儿的肺脏比较娇嫩,脾先天不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液的正常代谢,导致三脏功能发生失调,痰浊产生后,久而久之成为哮喘发作的病因病机,因此在对哮喘缓解期的患儿进行治疗时,应当从肺脾肾三方面入手,以此彻底根除伏痰。
1.3.1 从肺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法:肺脏在发生病变的情况下就会诱发哮喘。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肺关乎着人体的呼吸功能,人体在肺气虚时,则表现为自汗盗汗,此时再外邪入侵等因素的影响下,将会导致哮喘。这些论证在《内经》中早已明确,当今一些中医学者也认为哮喘主要是因为邪气乘肺、肺气上逆而导致,患儿不仅是在疾病发作时存在肺不足的情况,而且在疾病缓解期也存在肺不足的情况,肺气虚损的症状非常明显。临床研究表明哮喘患儿通常出现肺不足的情况,在病情的缓解期间通常出现多汗易感、面色白光白等临床症状,这些都是肺气亏虚的表现,因此在对缓解期的哮喘患儿进行治疗时,应当注重肺脏调治。通过采用玉屏风颗粒对治疗组患儿进行治疗后,患儿多汗、面色白光白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而通过采用酮替芬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后,对照组患儿多汗、面色白光白等临床症状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好。这就表明在治疗中遵循补益肺气的原则,确实可以有效提升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疾病症状,进一步缓解哮喘的病情发作。
1.3.2 从脾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法:脾具有运化水谷的功能,调养好脾脏之后能够使三焦气机通畅,使五脏六腑能够发挥各自的功能。小儿脾脏功能本就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哮喘长期不愈的情况下,肺病延伸伤及脾,使得脾虚更严重,从而导致气不化津,机体出现更多的痰浊。因此在对哮喘患儿进行
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脾胃的调节。在《内科摘要》一书中,明确指出哮喘患者在久发中虚的情况,需注重补中气,充分表明了健脾的重要性。临床研究中认为脾虚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健脾治疗,研究中通过对采用自拟方健脾补肺活血汤对治疗组缓解期的患儿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显示为9.750%,通过采用酮替酚对对照组缓解期的患儿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显示为77.50%,这就表明了健脾的重要性。
1.3.3 从肾的角度分析治疗方法:缓解期的哮喘患儿通常表现出明显的肾气虚症状,我国中医史上就发现哮喘疾病与先天察赋禀赋有很大的关系,疾病主要发生在肾气不足的儿童,可以看出肾与哮喘存在着重要关系。中医学者认为哮喘患儿的本脏主要是在肾,而肾阳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原因,贯穿于哮喘疾病的整个过程中,因此在对缓解期的患儿进行治疗时,需要注重肾的调节。临床研究表明先天禀赋不足,肾阳亏虚将会使气道产生大量的痰,长久积留在人体后,就会导致哮喘疾病。研究中采用升阳益肾汤对哮喘缓解期的患儿进行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进一步改善了肺功能,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呼吸道症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 小结
当前临床对哮喘缓解期患儿进行治疗时,主要遵循补肺健脾、祛痰祛风的基本原则,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大部分的研究报道主要是经验总结,还没有制定出客观的指标,整体上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其次针对哮喘缓解期的实验研究相对比较少,缺乏科学依据,所以,临床研究中应当制定出统一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选择大样本进行试验,以此提高准确性。同时还要加大该疾病动物模型的实验探索,深入研究哮喘缓解期的中医防治,从而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3 小兒支气管哮喘辩证选方
3.1 发作期:①寒饮停肺:治法:温肺化痰平喘。方药:小青龙汤加减。半夏、赤芍各lOg,桂枝、干姜、生甘草各6g,炙麻黄3g,细辛1g。咳嗽剧烈加紫菀、冬花;喘重加地龙、苏子;鼻塞流涕加苏叶、辛夷。 ②痰热壅肺: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平喘。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生石膏15g,前胡、浙贝各10g,杏仁、生甘草各6g,炙麻黄3g。喘重加葶苈子、苏子;发热加银花、连翘、黄芩;大便秘结加焦军。 ③痰湿犯肺:治法:健脾益气,化痰平喘。方药:五味异功散加减。陈皮、茯苓、浙贝各10g,远志、白术、太子参各6g。喘甚加炙麻黄、细辛、地龙;痰多加半夏、瓜蒌;咳嗽重加紫菀、款冬花。
3.2 缓解期:①肺气亏虚:治法:益气补肺。方药:玉屏风散加减。生黄芪、白术各12g,怀山药、五味子各9g,防风、炙甘草各6g。气虚明显加太子参、茯苓;汗多加煅龙牡、麻黄根;四肢冷加桂枝。②脾气亏虑:治法:健脾化痰。方药:六君子汤加减。太子参、白术、茯苓各12g,陈皮、半夏、炙黄芪各9g,炙甘草6g,大便溏加葛根、炮姜;纳呆加砂仁、炒三仙;四肢乏力加薏苡仁、白扁豆。③肾气亏虚:治法:扶元益肾。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生地、山药、茯苓各12g,山萸肉、丹皮、泽泻各9g,炮附子、桂枝各6g。痰涎甚加陈皮、半夏;动则喘者加仙灵脾、锁阳;食少纳呆加鸡内金、建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