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瑞+郑延芳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态度,为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职业态度量表对我校的300名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态度进行调查,包括为什么选择护理专业、对护理人员的认知、对未来职业的态度等。结果:结果显示刚入学的大一学生的职业态度较为良好,对职业前景也充满信心,而大三实习后的许多学生表示不看好护理职业。结论:学生实习后由于护理工作压力较大,因此对护理专业前景信心不足。需要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就业观念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念,进而保障护理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职业态度;护理专业;高职高专;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8-164-01
随着人们医疗需求的不断提升,对护理人员的素养要求也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在校学习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护理技术的过程,也是其护士职业心理形成的过程。因此在校园教学中,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职业心态变化,才能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情感,提高学生护理工作质量。[1]在本文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研方式,对学生护理职业态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校护理专业在校生300名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6名,女生274名。
1.2 研究方法:采用自制調查问卷,问题通过了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专家的评审,主要包括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动机、对护理人员的认知、毕业后从事护理职业的态度等。调查中由笔者制作了300分问卷,采用现场发放的形式对大一、大二和大三(临床实习半年)的各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回答时间为20min;问卷共回收300份,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本文数据主要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问卷中主要对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动机、对护理人员社会地位的认知、职业认知态度以及对护理专业发展前景四个方面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从调查问卷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在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动机上,大部分的学生是主动选择的,综合三个年级的学生,大约有78%的学生是主动选择的,说明在择业前大部分学生是看好护理专业的。其他由父母决定和迫不得已选择较少。其次是在学生对护理人员社会地位与社会职能的认知统计中,大一的学生对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能比较认可,62%的学生认为护理人员社会地位较高,选择一般和不高的仅占38%,73%的大一学生认为护理人员在社会中非常重要;大二学生认为护理人员社会地位一般,但是55%的学生认为社会中对于护理人员是非常需要的。大三学生由于在医院实习了半年,因此他们对护理职业的认知和体会更加深刻,也更能够反应护理人员的真实情况。在调查中,仅有27名同学表示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较高,与之相对的是65名学生表示护理人员社会地位一般。在社会职能中,大多数同学也表示社会对护理人员属于一般需要。但事实是社会上急需大量护理专业人才,而且存在明显的缺口。第三在职业认知与职业前景的调查中,大一学生对护理职业前景信心十足,但是认知态度中表示非常满意的仅有44名同学;大二学生虽然对职业前景不太看好,但是对护理职业却非常满意,人数为53人;与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大三学生对职业不太满意,对于护理职业前景也不太看好。
3 护理毕业生职业态度与培养策略分析
3.1 护理专业毕业生职业态度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选择专业入学时,大多数学生是自主选择的,说明学生对于护理职业前景是看好的,也可以说是十分喜欢护理专业。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尤其是大三学生实习之后,认为护理人员社会地位较低,而且工作压力较大,因此对护理职业的前景发展不看好,难以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之外;更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人道主义价值观念,激发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之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2]
3.2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培养策略:护理专业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过程,也是形成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过程。尤其是护理这样服务一线的专业,更是要着重突出职业态度的培养,但是职业态度的培养并非一早一夕能够完成的,应该在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结合护理专业的人文特色,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
具体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情感,让学生体会到护理专业的人文性与高尚之处。护理专业最终是服务与人民,与人的生命、社会文明等息息相关。但是在社会大潮的影响下,许多学生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护理专业的认知也变的扭曲。导致社会上护患关系紧张,生命的尊严被肆意抹杀,原本关爱人的护理人员将工作建立在金钱至上,严重的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形象。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必要要从培养职业情感入手,建立具有护理道德的专业课程体系,在教授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渗透正确的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教育。[3]
其次要根据社会需求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高职高专是为社会培养专门职业技能人才的摇篮,培养人才的目的就在于就业,因此要求学生职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统一,同时学生愿景也要与社会需求结合。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还要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与职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求来开展自我评价,在实践护理工作中更好的实现自我,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完善。
最后针对大三学生实习后对专业前景不看好,丧失职业信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以改善实习环境为关键,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一般来说高职高专学生实习即意味着学习生活的结束,需要在社会中完成工作,实现一个护理人员的职责。实习对于她们来说,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也奠定了学生坚定职业态度的基础。如果实习过程中出现医患,或者其他影响学生实习的事件,那么肯定会让学生产生动摇,成为学生实践知识和技能的障碍。因此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要明确规定实习医院的医护责任,并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消除实习中的紧张情绪。其次也要争取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和谐的实践环境,树立学生的职业信心。
4 小结
护理职业人员的培养与其他技术人员培养存在本质上的差别,既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这也决定了高职高专护理人员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因此针对学生职业态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社会提供技术过硬、品德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华.护理专业毕业生职业态度调查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11,24:42-44.
[2] 孙鸿燕. 用人单位对护理毕业生职业道德需求的调查分析[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06:690-692.
[3] 石淑宵,张吉英. 护理专科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4:83-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