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艺术如何融入当代美术教育

2017-09-11 06:32李丽莎
祖国 2017年15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美术教育文化自信

摘要:随着美术事业的发展,民间艺术与美术教育的相互依存性倍受学校关注。传统民间艺术是美术教育中取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发展当代美术教育不仅要借鉴西方先进的美术教育经验,更要立足于本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树立并提升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将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引入课堂,与学校教育融合,对当代美术教育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民间艺术 美术教育 文化自信

一、改观对当代美术教育的认知

当代美术是涉及人类社会生活全方位的生命教育课程,它是以人为中心创造独特“意义”的视觉艺术,以独特的呈现方式解释世界。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家长乃至老师仍片面地认为美术教育就是教会学生绘画,间接导致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时常处于被动状态,丧失主观能动性,致使原本具有天赋的同学逐渐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因此,人们必须对当代美术教育的认知有所改观。当代美术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绘画技法的传授,其真谛应来源于生活。如果美术教育一味脱离生活,那么所谓的美术教育就会变成严重缺乏综合多样性的教育方式。当代美术教育应在情感体验的生活中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增强领悟能力与艺术创造力。

民间艺术源于生活,它与民俗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形式丰富多样,如面花、剪纸、刺绣、染织、年画、皮影、木偶、风筝、纸扎与灯艺、民间社戏脸谱、民间棋类拼板、民间陶瓷、民间雕刻和民居建筑等。从一定意义上讲,美术是从民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艺术形式,它与民间艺术相互依存,民间艺术由于美术的欣赏性不断发展进步,其美学价值和文化自信也促进了当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应在提高对当代美术教育全面认知的基础上,加强对民间艺术所传承的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视。

二、重視民间艺术的美学特征

中国美术始于民间艺术,美术教育深受民间艺术美学特征及审美价值的影响,且当代许多艺术家也逐渐把民间艺术中生动的形象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作为创作目标。民间艺术通常以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意愿作为审美判断的标准,将其诉诸于审美形式。真、善、美通过长期的文化积累与民族审美心理调试辩证自然地统一在民间艺术中。民间艺术中所追求的“至善”则源自于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无限憧憬。其中真和善为美提供良好保证,这让民间艺术通过直觉感受“尽美”的意味,在“至善”中抵达“求真”的境界,真与善在辨证统一中传递了美的价值,而美则启示真,挖掘善,最终使真、善、美统一于富有韵味的民间艺术中。

民间艺术的生产方式是自发的,它的存在形态常常与现实生活重合,这便是民间艺术质朴的“原发性”,它通常反映出劳动者对生活实践的需求,而不仅是纯粹的审美创造。民间艺术家在进行审美创造的同时,凭借自身智慧和技法对生活原型进行想象加工再创造,这使民间艺术比其他艺术门类更贴近生活。

与此同时,民间艺术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及多样化也从侧面反映出不同民族和地域之间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风俗、审美观念以及对艺术、情感生活的追求。传统的地域性艺术文化在塑造民族民间艺术性的同时影响、制约人们的生活风尚,也构成了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不同的民族民间艺术在内容上,用直观的艺术语言表达天然的情感。在形式上,用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传递审美理想和美学价值。

三、坚定民间艺术的文化自信

在当代美术教育中树立民间艺术的文化自信离不开民间艺术的价值表达。对于大多数劳动者而言,在创造美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实用价值,其次才是用来满足精神生活的审美意义,因此实用性是民间艺术的第一性,美则从属于实用性。民间艺术是依据人们对民俗生活的需要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物质性与精神性达到辩证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确立的人生价值理想,既在尽性又在尽意。民间艺术除了体现实用价值外,还担任启蒙教育的任务。它把思想理性的内容以及传统文化内涵融入艺术形象中,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启迪影响人们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以及审美趣味,这也是民间艺术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它相对独立发展的内驱力。在民间艺术作品中,往往把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或戏曲人物等作为表现主题,宣扬忠孝贤良、圣贤风范等题材占据很大比重,借助审美力量、榜样示范等方式宣道施教,传递文化价值。故而民间艺术教育不失为一种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良好形式。

民间艺术在审美特征中表现为真、善、美的辩证统一,其独特的造型规律、质朴的艺术风格,和它所承载的民族风俗、审美内涵、社会道德也为当代美术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并启发、影响着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

四、把民间艺术带入美术课堂

民间艺术丰富的艺术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侧面折射出中国本原文化的哲学、艺术、造型和色彩体系,它深刻体现了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原美学观与民族精神。当代美术教育事业离不开这样的文化根基,传统民间艺术应被作为美术教育的途径,并将文化自信始终贯穿于当代美术教育中。

学校可将民间艺术元素融入美术教育中,以民间艺术为美术教育的抓手,把具有广泛群体性且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民间艺术,譬如剪纸文化、风筝文化、皮影戏文化、脸庞文化等引入美术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接触传统民间手工艺,增强学生对美术色彩的把握,和对美术人文内涵的认知。

现行美术教材中应尽可能多地涉及民间艺术课程,并结合实际情况,将当地的民间艺术种类带进美术课堂,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民间工艺的学习制作。如在学校开设剪纸艺术课程,剪纸作为中国重要的母体民间艺术在当代美术教育中更具独特意义,它让学生通过剪裁的形式代替画笔去表达美好事物,最终进行艺术创作,这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全新艺术创作理念的引进与更新。

只有民间艺术完美融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民间艺术的文化自信深深根植于当代美术教育事业中,才能形成独特的美术教育体系,在对传统华夏文化传承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艺术创造力。

(作者简介:李丽莎,研究生,单位: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课程与教学论。)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美术教育文化自信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